帕特里克.懷特經典作品集 (全六冊) 帕特里克.懷特 9787533974787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浙江文藝
NT$3,091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5*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帕特里克.懷特經典作品集 (全六冊)
ISBN:9787533974787
出版社:浙江文藝
著編譯者:帕特里克.懷特
頁數:6冊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023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u 澳大利亞首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帕特里克·懷特因其「以融會了史詩風格和心理描寫的敘事藝術,將一座新大陸引入文學地圖」,而於1973年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
u 堪比托爾斯泰的悲憫心
無論一生中宗教觀如何變遷,懷特始終在小說中追尋他心目中的「善」,一種簡單的、純粹的善,接近於基督教意義上的慈悲。懷特以一顆堪比托爾斯泰的悲憫心,寫就發生在澳大利亞冷酷仙境中的田園悲歌。
u 史詩的語言
帕特里克•懷特堅持小說的長度、密度和難度,抵擋住了20世紀現代主義潮流的衝擊。現實主義的底色,古典的題材,現代寫法相結合的藝術風格,他的語言優美如詩,極富詩意,意象豐富,同時又十分克制。
u 現代主義技巧的融會貫通
懷特將現代主義小說中對人物心理描寫、內心獨白、時間和空間的交叉倒錯、意識流等技法運用自如,毫無斧鑿的匠氣與生硬,堪與福克納、貝克特比肩。
u 澳大利亞從此進入世界文學的地圖
懷特的小說總是以澳大利亞為背景,但其主題往往超越地域、民族和時間的界限,直擊全人類所共同面對和關注的根本問題。有對拓荒精神的描寫;有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探索;有百人文化與土著文化的衝突野蠻與文明在那片被遺忘的大陸上界限模糊,道德和倫理在那裡定義曖昧。懷特用小說講述只屬於這個國家、這片大陸的故事,把澳大利亞引入世界文學地圖。
u 對每一個讀者發出的閱讀挑戰
懷特是難讀的,他以讓人望而生畏的長度,爆炸性的詞彙量,現代主義的筆法,荒誕乃至佶屈聱牙的修辭讓許多人止步,但他的精彩又實在值得克服這些難關的努力。他用自己的方式對讀者提出要求,他要求讀者有足夠的知識儲備,靈敏的直覺,豐富的體驗,如果你是就那個讀者,不要猶豫,懷特就是為你而寫作。

內容簡介
《人樹》
《人樹》是澳大利亞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帕特里克·懷特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被譽為「澳大利亞的創世紀」。小說通過對帕克一家兩代人生活的細緻描摹,展現了澳大利亞拓荒者的生存狀態和精神面貌,並對人性、人際關係和個人信仰進行了深刻的探討。
最初,天地之間一片人類足跡所未及之叢林中,來了一個男人——斯坦•帕克。他砍樹搭棚,開墾出一片空地,又外出帶回一個女人——艾米做妻子。他們拓荒創業,生兒育女,相愛又疏離。帕克一家——固執沉默的丈夫斯坦,富於幻想的妻子艾米,暴戾不羈的兒子雷,上進虛榮的女兒塞爾瑪——的生活就這樣在洪災、大火、戰爭、疏離、背叛、孤獨、死亡中緩慢展開。
最後,男人在他臨終前吐到地上的一口痰沫中找到了上帝。而那塊由他最先開墾的荒地業已成為悉尼城郊。但歸根結底,仍有樹在那裡。一位少年——斯坦和艾米的孫子走進叢林,想要寫一首生命之詩。
《風暴眼》
《風暴眼》是澳大利亞首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特里克•懷特的長篇小說代表作,奠定了他文學巨匠的地位。小說以亨特太太生命垂危到下葬這一時段內的活動為故事框架,通過她的內心獨白和自由聯想,既敘述了她享樂放蕩而又充滿不幸的一生。
悉尼,腐朽的豪宅中,年過八旬的伊麗莎白•亨特抗拒著死亡的來臨。病榻前,一對受利益的驅使而歸來的子女,三個性格各異的護士,一個小丑般的管家,一位正直卻懦弱的律師,在這虛偽冷漠的家庭中,上演一出勾心鬥角、愛恨交織的悲喜劇。曾經美貌放蕩的伊麗莎白,貪婪地攫取一切,傷害著家人與朋友;死亡的臨近卻讓她在半夢半醒中,找到了終其一生都未能尋到的至善境界。就像多年前,伊麗莎白在海島上經歷過的一樣,痛苦的風暴會將虛無荒誕的生命蕩滌一清,帶來純潔、靜謐的風暴眼。
「懷特豐富獨特的語言,時而莊嚴,時而多變,總是湧現著諷刺的辛辣,讓這本巨著的每一段都值得細細品味很難用語言來描繪《風暴眼》的宏偉、睿智,以及對人類迷惘的忠實寫照。」
——《紐約時報》
《樹葉裙》
《樹葉裙》是1973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澳大利亞作家帕特里克·懷特的一部以女性為視角所展開的講述女性獨立與冒險的長篇小說。
一艘從澳大利亞開往英格蘭的帆船不幸觸礁。乘客艾倫和她的丈夫幸免於難,漂流至與文明世界隔絕的孤島。丈夫奧斯汀在與本地土著的紛爭中喪生,艾倫則淪為土著部落的奴隸。她歷經攀樹捕鼠、與狗爭食,甚至生啖人肉,被迫適應野蠻的生活。最終在與白人逃犯展開了一場「亞當與夏娃」式的逃亡后,艾倫迎來了回歸文明世界的曙光,然而身處野蠻與文明岔路口的她不知自己是否做好了準備
《探險家沃斯》
《探險家沃斯》是帕特里克•懷特以傳奇探險家路德維希•萊卡特的經歷為素材創作的史詩巨著。以萊卡特為藍本的主人公沃斯性格固執,陰鬱又不修邊幅,他探索澳洲內陸的計劃得到了富商波恩納先生的資助。在探訪波恩納先生時,沃斯偶遇了羅拉小姐。羅拉幼年父母雙亡,被姨母波恩納太太收養,是一位與眾不同的女性,理性而孤僻。她和沃斯相互吸引,在探險隊出發后也和沃斯互通書信。但很快,探險隊深入內陸,兩人失去了聯繫,只能在彼此的夢境與幻想中相互傾訴。
對於沃斯來說,這不僅是一次尋找內陸秘密和財富的探險,更是一次深入人性與靈魂的朝聖之旅。在壯麗而嚴峻的自然中,探險隊歷盡艱險和挑戰,逐漸瓦解,只有幻象中的羅拉支撐著沃斯走向生命的終點。
《乘戰車的人》
《乘戰車的人》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澳大利亞小說家帕特里克•懷特的長篇小說代表作。小說以二戰前後,風雨飄搖、千瘡百孔的澳大利亞為社會背景。曾經輝煌一時的贊那社老宅現今已搖搖欲墜,女主人黑爾小姐在宅第周圍蔓生的灌木中徘徊。在這裏,她遇到了逃離祖國的猶太教授和熱愛自由的土著畫家。他們三人都受惠於一位堅定善良的洗衣婦。四人背負著各自的苦難:家族由盛而衰的哀愁,大屠殺倖存者的負罪感,因遭受歧視而走向自毀的絕望,目睹親人驟然逝去的驚駭。
罪惡叢生的世界中,被侮辱與被損害的他們,因都曾見過戰車的幻象而聯結在了一起,共同期盼著救贖的希望。
《鏡中瑕疵》
澳大利亞首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特里克·懷特的文學自傳。
1912年,懷特出生於英國倫敦,后相繼在澳大利亞和英國求學。他自幼患有哮喘,性格孤僻,醉心於文學與藝術,一生輾轉于澳大利亞和歐洲。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懷特應徵入伍,遠赴北非戰場。懷特博聞強識、交友廣泛,其一生跨越了整個20世紀,可謂一個時代的見證人。《鏡中瑕疵》出版於1981年。懷特在書中追憶了從出生到漂泊他鄉、尋求身份認同的青少年時光,記錄了他對寫作與藝術的不斷思考與探索;戰後,他和伴侶曼努雷重回希臘旅行,試圖在歷史中尋找心靈的歸所;多年的離群索居之後,晚年的懷特又開始積极參与澳大利亞的政治、文化活動,對當代文明的方方面面給出了辛辣的批判。
在這本自傳中,懷特毫無保留地剖析自己,文字時而詩意抒情,時而內斂自省,時而詼諧刻薄。他用自己的方式將澳大利亞和世界描摹、拆解,重新鑲嵌在自己心靈的版圖之中。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帕特里克•懷特(1912—1990),澳大利亞小說家、劇作家,20世紀最重要的英語作家之一,因其「以融會了史詩風格和心理描寫的敘事藝術,將一座新大陸引入文學地圖」,而於1973年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
懷特出生於英國倫敦,不滿一歲時隨父母回到澳大利亞悉尼。因自幼患有哮喘,多幽居獨處。懷特在澳大利亞的農場度過了童年時光,1932年進入劍橋大學國王學院攻讀法國與德國文學,讀書期間出版了他的首部詩集《農夫與其他詩》。
懷特一生創作頗豐,出版有《人樹》(1955)、《探險家沃斯》(1957)、《乘戰車的人們》(1961)、《風暴眼》(1973)、《樹葉裙》(1976)等長篇小說12部,中短篇小說集3部,此外還有劇作8部,以及詩歌、自傳及未出版作品多種。懷特的作品筆觸細膩、極富詩意,擅長在意識流及敘事之間自由切換,有著極高的藝術水準。懷特一生拒絕了無數文學獎項,也很少接受媒體採訪。1990年因病去世于悉尼的公寓。

譯者簡介
胡文仲,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博導。曾任北京外國語大學副校長。長期從事英語教學和研究、跨文化交際研究和澳大利亞文學研究。1990 年被授予悉尼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2004年被授予墨爾本大學榮譽教授級研究員。
李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資深翻譯家,悉尼大學榮譽文學博士,西悉尼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北京外國語大學客座教授。翻譯出版英美、澳大利亞文學、歷史專著53部。其中長篇小說《浪子》、《紅線》、《卡彭塔里亞灣》獲澳大利亞澳中理事會翻譯獎。2008年因其在中澳文化交流特別是翻譯領域的成就獲澳大利亞政府頒發的「傑出貢獻獎章」。2018年獲在華澳大利亞研究基金會終生成就獎。
朱炯強,浙江大學教授,資深翻譯家,中國澳大利亞研究會理事,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著有《哈代——跨世紀文學巨人》等4部作品。譯有《風暴眼》《勞倫斯中短篇小說選》《英美著名詩人傳》等18部作品。
倪衛紅,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博士,翻譯家,曾任國家審計署國際合作司國際組織處處長,從事國際交流與合作以及國際項目管理工作多年,精通同聲翻譯、交替翻譯和各類筆譯;已出版各類譯著多部,包括:《樹葉裙》(與李堯合譯)、《澳大利亞歷史(1788-1942)》(與沈江帆等合編)、《澳大利亞兒童小說》(編選)等。
胡文仲,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博導。曾任北京外國語大學副校長。長期從事英語教學和研究、跨文化交際研究和澳大利亞文學研究。1990 年被授予悉尼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2004年被授予墨爾本大學榮譽教授級研究員。

目錄
1書名:《人樹》
譯者:胡文仲 李堯
ISBN:978-7-5339-5923-4
出版時間:2020年1月
2書名:《風暴眼》
譯者:朱炯強 徐人望 姚暨榮 任明耀
ISBN:978-7-5339-5873-2
出版時間:2020年1月
3書名:《樹葉裙》
譯者:倪衛紅 李堯
ISBN:978-7-5339-5861-9
出版時間:2020年1月
4 書名:《探險家沃斯》
譯者:劉壽康 胡文仲
ISBN:978-7-5339-6198-5
出版時間:2020年10月
5 書名:《乘戰車的人》
譯者:王培根
ISBN:978-7-5339-6211-1
出版時間:2021年1月
6 書名:《鏡中瑕疵》
譯者:李堯
ISBN:978-7-5339-6838-0
出版時間:2022年9月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