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何以成詩-六朝詩賦中的思想傳承與意義生成 ISBN:9787522811123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著編譯者:田菱 頁數:36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020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六朝時期的文人階層以一套獨特的、鑲嵌式的方式參与了文化傳承,生產了呈指數級增長的文化財富。美國羅格斯大學中國文學教授田菱,藉助西方文論中的互文性理論考察典故與引文,對嵇康、孫綽、陶淵明、謝靈運以及蘭亭詩人的詩賦作品展開細讀,探討了它們與《老子》《莊子》《周易》,乃至《詩經》《楚辭》《論語》等傳統文化典籍之間的複雜關聯。詩人們在哲學與文學之間落筆成詩,創造性地運用了異質多樣、千變萬化的文本和文化資源,展現了異彩紛呈的創作才能、思想理念與內心世界。作者簡介 郭鼎瑋 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歷史與文化學院漢學系博士研究生。目錄 致謝凡例 縮略詞 導言 第一章 早期中古中國的閱讀與寫作 第二章 嵇康與拼裝式詩學 第三章 孫綽的詩歌素材庫 第四章 蘭亭之游與談玄之詩 第五章 作為互文性文本的「自然」詩人陶淵明 第六章 解讀山水,游于風景:謝靈運詩賦中的《易經》 結語 附錄 蘭亭詩英譯之一種 參考文獻 索引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