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5*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可見者與不可見者的交錯-亨利,馬裡翁與圖像現象學研究 ISBN:9787300327198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著編譯者:陳輝 叢書名:哲學新思論叢 頁數:32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129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圍繞圖像的現象性問題,從可見者與不可見者及其關係可能性的視角,對法國新現象學的兩位核心人物亨利和馬里翁的圖像理論進行了深度闡釋與反思,並一般性地考察了圖像的可能性模式。全書在澄清亨利和馬里翁的圖像現象學問題的基礎上,一方面,依據兩者以及海德格爾等人的現象學,分析與考察了圖像化時代的可見性邏輯及其對自我、他者和世界的消極效應,揭示出這種可見性邏輯統治下的圖像現象性本質在於對象性;另一方面,分別闡釋與反思了亨利和馬里翁對超越對象性的圖像現象性模式的探求。就亨利而言,這種探求實現了圖像從作為可見者的世界到作為不可見者的生命的轉向;而馬里翁則在批判性地繼承亨利思想的基礎上,通過向被給予性的徹底還原,揭示了兩種更具張力的圖像模式,即偶像和聖像,進而實現了可見者與不可見者的交錯。以上述澄清、考察、闡釋和反思為基礎,本書還對亨利和馬里翁的圖像理論進行了一般性比較,並據此揭示出面向圖像實事本身的新的現象學探索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作者簡介 陳輝,安徽宿松人,哲學博士,現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講師,主要研究領域為現象學、當代法國哲學、圖像理論,曾在《文藝研究》《教學與研究》《哲學動態》《世界哲學》等期刊發表論文數篇,其中多篇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目錄 導論 亨利、馬里翁與圖像現象學的問題上篇 圖像化時代的可見性邏輯及其效應 第一章 世界的圖像化及其運作邏輯 第一節 世界的圖像化與圖像解放的神話 第二節 自治圖像的運作邏輯 第二章 對象性作為圖像化的現象性本質 第一節 作為對象性的圖像現象性 第二節 對象性與現代性 第三節 透視法作為對象化機制的典範 第三章 圖像化的效應與圖像現象性的開放 第一節 現象顯現自主性的壓抑 第二節 圖像現象性的開放 下篇 作為非對象的圖像 第四章 從可見者到不可見者 第一節 從可見世界到不可見生命 第二節 抽象繪畫:從可見者到不可見者 第三節 抽象形式與繪畫的要素論 第四節 不可見生命作為所有繪畫的現象性本質 第五節 亨利圖像現象學的意義與困境 第五章 圖像現象性:從對象性、存在性到被給予性 第一節 對象性與存在性視域的批判和超越 第二節 作為被給予性的繪畫(圖像)現象性 第三節 繪畫(圖像)的充溢性與充溢現象的構想 第四節 繪畫(圖像)作為現象的平凡性 第六章 偶像作為自我的外觀 第一節 質的充溢機制 第二節 繪畫(圖像)作為偶像的顯現機制 第三節 繪畫(圖像)偶像作為自我的外觀 第七章 聖像作為他者的面容 第一節 康德模態的範疇的內涵及充溢機制 第二節 聖像的顯現機制 第三節 面容的無限解釋學 結語 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主題索引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