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5*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去博物館買東西-大眾審美與藝術傳播 ISBN:9787308247429 出版社:浙江大學 著編譯者:謝覓之 頁數:47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010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博物館是一個展示璀璨文明的文化場域,而今天,它改變了姿態和理念,採取各種方式吸引和接近受眾:沒有多少博物館不賣咖啡,不會搞傳播的館長不是好館長,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在MOOC上開設了現代藝術鑒賞課,而故宮早就開了淘寶店這也就引出了這些命題:我們去博物館做什麼?我們帶走什麼,留下什麼?我們如何在浩瀚的人類文明前自處,如何將它的瑰麗、璀璨勾連到我們的世俗無奇的審美日常?從高高在上到平易近人,從浩瀚的人類文明到世俗的藝術衍創,改變的不只是博物館和藝術品,還有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審美趣味。而這本書,將告訴我們,這奇妙的一切是如何潛移默化發生的——去博物館買東西,不過是千千萬萬的藝術傳播路徑中的一種。你將在書里看到,物的故事、人的故事、藝術的故事,以及你自己的故事。作者簡介 謝覓之,浙江工業大學人文學院教師,多領域文化創意產業研究者。2010年上海世博會寧波滕頭案例館策展文案,2017年中國設計智造大賽(DIA)「智造獎」團隊主創。主要研究方向:大眾文化、視覺文化、媒介與性別文化。目錄 第一部分 物第一章 長物:貼近歷史真容的文化想象 第一節 觀看:文明之物的時間形狀 第二節 想象:往昔之物的全息美學 第三節 對話:流動之物的雅俗品格 第二章 復物:超越因時因地的審美活力 第一節 文物復活的詩性之美 第二節 原物審美的仿復儀式 第三節 東方美學的仿復傳播 第三章 據物:留存人類志趣的衍藏簡史 第一節 據物演變:從私人到公共 第二節 據物倒影:大眾加持的博物館藝術衍創 第三節 據物行動:去博物館買東西吧 第二部分 場 第四章 臨場:沉浸博雅大眾的時空示意 第一節 親臨:築與物的時空場域 第二節 沉浸:場與境的藝術魔力 第三節 示意:多元體驗塑造長尾受眾 第五章 在場:穿透博物藝術的史質意義 第一節 記憶迷宮:博物情感的多棱敘事 第二節 事件共構:大眾在場的藝術生成 第三節 動態實踐:當藝術史擁抱媒介史 第六章 轉場:切換審美日常的無間頻道 第一節 消費美學突破審美邊界 第二節 博物館一日常空間的審美轉場 第三節 從日常物到展覽物的無間切換 第三部分 置 第七章 裝置:消費博物實質的符號設計 第一節 作為在地符號的藝術裝置 第二節 作為消費符號的美學裝置 第三節 作為IP符號的傳播裝置 第八章 設置:對沖藝術機制的分叉議題 第一節 博物館文化與藝術機制議題 第二節 藝術家身份設置與大眾傳播議題 第三節 小徑分又的藝術價值與創作議題 第九章 反置:突破性別定義的藝術宣言 第一節 反置:解構性別凝視的藝術史 第二節 宣言:只屬於藝術,不屬於性別 第三節 再現:藝術博物館中的her—stolv 參考文獻 附錄 獨步東西的博物主理與體驗 附錄一 業界主理人淺談錄 附錄二 博物館體驗雲談錄 尾聲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