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琴學論衡-二0一九古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ISBN:9787229178420 出版社:重慶 著編譯者:龔敏 叢書名:現代琴學叢刊 頁數:38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3995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2019年9月25日至29日,第十屆古琴國際學術研討會、第二屆敦煌樂舞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我校舉行,並拉開了70周年校慶的序幕。 此次研討會議由古代音樂文物與古琴展、學術研討、古琴交流與展演三部分內容組成。其中「古代音樂文物與古琴展」為陝西歷史博物館主辦、西安音樂學院藝術博物館協辦的一個極具特色的音樂文物展覽。不僅有陝西音樂考古的新發現,同時還集中展示了來自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浙江海鹽縣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西安音樂學院的九張唐、宋、元、明、清傳世藏琴,是數十年來陝西音樂與文博工作者在相關領域保護與搶救以及發掘工作中所作貢獻的體現。學術研討內容豐富。曾為西安音樂學院「中國琴學」特聘校外導師、87歲高齡的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著名琴家陳長林先生進行了《古琴泛音的數目與徽位元》的學術主旨發言。在接下來的六個單元的會議發言中,四十餘位會議代表立足琴史、琴器、琴人、琴譜、琴論、琴操以及古琴保護修復等論題,從「跨領域、跨文化」的多元視角,就古琴音樂史學、傳統美學、考古發掘、人文思想、審美精神、傳承研究、活態保護等內容展開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討與交流。 「古琴交流與展演」精彩紛呈。 這是一次高規格的古琴學術盛會,也是陝西以及西安音樂學院首次舉辦且難得一見的古琴學術盛會。豐富的內容,精美的展覽,古雅的交流音樂會均不負歷史文化古都之盛名。此會議論文成果的出版,是對參與以及支持這次會議工作的所有同仁與朋友最誠摯的感謝。同時,也對我校中國琴學理論與實踐的體系化建設與縱深發展的探索有著一定的推動意義與價值。目錄 編者的話古琴泛音的數目與徽位元(陳長林) 館藏鳳鳴古琴保護修復簡介(周理坤 梁簏 王春) 海鹽縣博物館藏元代傳世古琴的研究與保護(孔秋敏) 回回堂琴絃續考(黃樹志) 一份不完整的工作報告(李村) 《渭濱吟》調式的變遷:由羽調至苦音(謝俊仁) 談《律音彙考》中的琴瑟譜(張雅婷) 聲與文:明代琴歌的配詞與人樂(陶冉) 著有《宋史·藝文志》所收琴書之歷史分析(耿慧玲) 宋元明「琴操」類作品探析(劉怡青) 南宋理學家與古琴(劉振維) 古琴與元人雅集(曾瑩) 「琴中賀若」考辨及論其對文人畫觀念的感導(屠音鞘) 我與《谿山琴況》——一份琴論文本的解讀歷程(劉承華) 從恩斯特·凱西勒的符號哲學論《谿山琴況》的世界觀——以「和」與「古」況為例(施維禮) 大眾傳播媒介中的古琴音樂(施詠) 一代領航者:臺灣古琴曲創作的先驅——梁在乎(郭玉茹 孫于涵) 論琴樂演奏的「簡靜」之美(臧卓敏) 曉夜來將佳期盼——崔鶯鶯夜聽《鳳求凰》(劉靜) 擘託名實考(陳成) 古代巴渝古琴文化考略(梅強) 早期琴制演變路徑初探(吳璀華)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