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5*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餘讓與詭異-世界哲學的重新開端 ISBN:9787305280146 出版社:南京大學 著編譯者:夏可君 頁數:46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3875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為我國知名哲學家夏可君過去20年來學術與思想的結晶,體現出作者個人的哲學進路:從海德格爾的差異,到德里達的延異,再到作者的詭異,並融入了道家思想的現代轉換。本書剖析了來自哲學本身的雙重問題:一方面是回應哲學內部的問題,接續哲學史,回應德里達的「絕境」邏輯,重新思考「游刀有餘」的中國智慧在當代的價值;另一方面,作者以自己獨有的「余讓」與「餘地」概念,在倫理上重新解釋「讓予」的原初姿態,形成不同於黑格爾以來西方辯證法的「余讓的哲學」,對海德格爾與德里達之後的西方現代哲學,給出了來自中國哲學的深刻而富於創造性的回應。在文體表達上,本書體現出思辨的細膩與邏輯的嚴謹,並讓「余」「讓」「虛」等中國概念,與西方哲學的「剩餘」「禮物」「chora」等概念,經過當代經驗的深度融合后,獲得普遍性的表達,體現出幾代中國學人的艱苦努力:讓哲學說漢語,讓漢語說哲學。同時,也是超越各種漢語哲學,而上升為世界哲學。作者簡介 夏可君,哲學家,評論家與策展人。哲學博士,曾留學于德國弗萊堡,法蘭克福大學以及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現任教於中國人民大學,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出版人格著作十多部,以「無用」為核心概念,出版《一個等待與無用的民族》《無用的神學》與《無用的文學》等專著,讓無用、虛化以及余象的中國範疇生成為當代哲學的核心概念。作為具有影響力的當代藝術評論家與策展人,夏可君倡導虛薄與虛白藝術、余象與虛托邦等概念,在國內外策展系列重要展覽及討論會超過二百多場,為當代藝術的中國理論產生了積極的影響。目錄 0 一無所用:「讓讓讓」的絕對句法0 1 獨一的句法:哲學的絕對表達 0 2 道道道:一無所用 0 3 詭異哲學的絕對句法:讓讓讓 0 4 庸用辯證法:玄之又玄 0 5 「集讓」的多重來源 0 6 「集一讓」的三重絕對律令 0 7 一無所用與太初有讓 1 一無所剩:新哲學的反向開端 1 0 一無所剩 1 1 三重傾聽 1 2 余之餘化 1 3 無之異音 1 4 空之餘化 1 5 余之為第四人稱 1 6 余化的模態 1 7 余余余 2 有餘論:剩餘一餘外一多餘 2 0 有餘的模態 2 1 從剩餘到殘餘 2 2 剩下的成為「餘外」 2 3 剩餘的成為多餘無用的 2 4 剩餘的成為其餘的混雜狀態 2 5 剩餘的也成為無餘的 2 6 餘外的法則狀態 2 7 哪裡有著餘地? 3 無餘論:餘存一餘燼一余影 3 0 無餘的模態 3 1 余,在存在之外 3 2 哀悼的三重結構:余哀故餘生 3 3 三重哀悼結構的展開 3 4 三重哀悼的補余 3與 現代性的哀悼句法:X without X,pas sans pas,sans sans sans 3 6 剩下「之間」的所在 3 7 世界的余心 4 余讓論:爭讓一余讓一集讓 4 0 一無所讓:太初有讓 4 1 兩種哲學姿態:設置與讓予 4 2 「讓」之無用:無用之大用 4 3 「讓」之弔詭:讓之讓 4 4 爭讓的轉化:走向庸用辯證法 4 44 楔子:沉默如何表達沉默 4 5 集讓:讓讓讓 4 6 讓予與餘地的辯證轉換 4 7 讓予的「三道」絕對律令 5 從存在論差異到蹤跡論延異,再到庸用論之詭異 5 0 何謂哲學?哲學何為? 5 1 海德格爾的存在論差異:敞開與裂隙 5 2 德里達的延異:進入絕境 5 3 從器物到藝術品直至武器 5 4 用無用:給予無 5 5 庸用的詭異區分 5 6 尤利西斯的猶太化狡計 5 7 量子蝴蝶的翅膀:想象一種新的人性 6 生死與死生:從中國哲學到技道哲學 6 0 生生生:生命的三重出生 6 1 儒家與道家的「生生」 6 2 海德格爾與德里達:能死性與不生不死 6 3 禮器的哲學還原:儒家的重新歸位 6 4 地之道與精之神 6 5 第五記憶之為宇宙記憶 6 6 生命的新生:胎兒一母體之為闊納 6 7 三重出生:自然一自由一記憶 7 詭異之思:像量子蝴蝶一樣夢想 7 0 莊周夢蝶與蝶夢莊周 7 1 我夢故我在:被一隻蝴蝶夢見又如何? 7 2 繼續想象另一種人性 7 3 兩種生產或兩種技術:外丹與內丹 7 4 「絕對虛」的雙重生產 7 5 「絕對虛」:量子蝴蝶的化身 7 6 蝴蝶式的靈魂單子 7 7 量子蝴蝶的詭道:用無用 8 「絕對虛」:闊納之為虛托邦 8 0 起源的起源 8 1 xωρa與zimzum:讓出開端的位置 8 2 闊納與虛化 8 3 從「虛」與「虛化」重新開始 8 4 虛化的中國表現 8 5 走向「絕對虛」 8 6 虛位與餘地 8 7 虛托邦之庸用 9 再造元生命:第五維的思想實驗 9 1 維度的哲學思辨 9 2 第五維如何顯現 9 3 技術一藝術一道術 9 4 第五維在第四維中的投影顯現 9 5 第五維敞開的範例:良渚玉器神徽 9 6 元生命之庸用 9 7 走向生命宇宙技術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