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裝結構設計與制板 張莉萍 吳厚林 978712245012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化學工業
NT$814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女裝結構設計與制板
ISBN:9787122450128
出版社:化學工業
著編譯者:張莉萍 吳厚林
頁數:39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3835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本書既可供各類服裝專業院校的師生學習,也可作為從事服裝設計和服裝產品開發的人士學習和培訓的參考用書。
本書圖文並茂,款式眾多,全書近700幅插圖,結構製圖圖線符號統一、比例精確、標註規範完整。書中以大量的適時流行款式應用實例來闡述女裝結構設計原理和方法,並通過結構的剖析和變化來設計,加深對服裝結構造型變化規律的認識,同時熟悉規範的樣板製作方法。

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全面地介紹了女裝造型技法、立體構成方法、平面構成方法,包括比例法、原型法和紙樣法等,以及女裝結構構成、樣板設計方法的原理和結構變化規律及應用。書中以大量的適時款式應用實例來闡述女裝結構設計原理和方法,並通過結構的剖析和變化來設計,加深對服裝結構造型變化規律的認識,同時熟悉規範的樣板製作技法。本書內容簡介由淺入深,通俗易懂,實用性、準確性和可操作性強,在女裝結構設計與樣板製作方面啟發性強,靈活性好,拓展面寬。
本書既可供各類服裝專業院校的師生學習,也可作為從事服裝設計和服裝產品開發的人士學習和培訓的參考用書。

作者簡介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001
第一節 服裝基本概念與術語 002
一、服裝基本概念 003
二、設計名詞與術語 003
三、技術名詞與術語 004
第二節 人體測量與規格設計 005
一、人體測量方式與要領 005
二、服裝號型 009
三、規格設計 013
第三節 服裝結構設計方法 016
一、立體構成法 016
二、比例構成法 016
三、原型構成法 016
四、紙樣法 017
第四節 女裝造型技法 017
一、施褶 017
二、分割 020
三、擴展與加放 021
四、裝飾造型 021
五、輪廓線造型 023
第五節 樣板設計與製作規範 025
一、樣板分類 025
二、樣板製作規範 026
三、面料的縮率與工藝損耗 031
四、裡子樣板配製 033
第二章 立體構成法 036
第一節 人台與立裁條件 038
一、立體裁剪工具與材料 038
二、人體模型 040
第二節 立體構成技法 044
一、上衣原型構成 044
二、裙子原型構成 046
三、領子立體構成 048
四、袖子立體構成 051
五、立裁塑造技法 054
第三節 立體構成應用 057
一、女外套 057
二、晚禮服(連衣裙) 060
第三章 比例構成法 063
第一節 比例構成法原理 064
一、計算公式構成 064
二、女裝結構主要部位計算公式 064
第二節 比例構成法女裝基本結構設計 066
一、女裝上衣基本結構設計 066
二、女裝下裝基本結構設計 074
第三節 比例構成法結構設計應用案例 078
一、女襯衫結構設計 078
二、女套裝結構設計 079
三、女風衣結構設計 081
第四章 原型構成法 084
第一節 文化式女裝原型 085
第二節 女裝標準原型 089
一、女裝標準原型結構設計 089
二、原型的修整與標準原型 095
第三節 原型構成法結構設計技法 098
一、腰節定位原理 098
二、胸褶定位與轉移原理 099
三、胸部適體造型設計原理 100
四、造型結構設計原理 101
第四節 原型構成法結構設計應用 101
一、襯衫結構設計 101
二、套裝結構設計 103
三、大衣結構設計 105
第五章 紙樣法結構設計 108
第一節 紙樣法結構設計原理與基礎紙樣體系 109
一、基礎紙樣規格系列設計 109
二、女裝基礎紙樣系列 110
三、基礎紙樣設計 110
四、基礎紙樣應用 110
第二節 基礎紙樣的設計與製作 111
一、半身型基礎紙樣 111
二、衣身型基礎紙樣設計 117
三、「三開身」上衣基礎紙樣 122
四、袖子基礎紙樣 124
五、裙裝基礎紙樣 127
六、褲裝基礎紙樣 128
第三節 紙樣法結構設計程序 128
第四節 紙樣操作原理 129
一、剪切 129
二、切分 130
三、拼合 130
四、旋轉 130
五、閉合 131
六、移動 133
七、擴展 133
八、重疊 134
九、加放 134
第六章 施褶與分割設計 135
第一節 胸褶 136
一、胸省 136
二、縫緝褶 150
三、聚褶 153
四、? 156
第二節 肩胛褶 159
第三節 腰褶 161
第四節 分割設計 165
一、分割與施褶 165
二、經典分割線 168
三、自由分割線 174
第七章 領子設計 180
第一節 領圈領 181
一、弧線型 181
二、直線型 181
三、複合型 182
四、鑲貼型 182
第二節 連身領 183
第三節 立領 186
第四節 企領 188
第五節 翻(扁)領 191
一、翻領基本結構 191
二、翻領領座分割結構 192
三、翻領變化結構設計 193
第六節 翻駁領 197
一、駁領基本結構 198
二、駁領領座分割結構 200
三、駁領變化結構設計 201
第七節 環浪領 207
第八章 袖子設計 211
第一節 袖窿、袖山和袖肥 212
一、袖窿、袖山和袖肥的關係 212
二、袖窿底部與袖山形態關係 213
第二節 裝袖 214
一、裝袖設計 214
二、短袖設計 216
三、袖頭造型設計 221
四、袖子廓形設計 226
第三節 連身袖 243
一、平肩式(中式) 243
二、斜肩式 246
三、斜袖式與插袖襠 250
第四節 插肩袖 257
一、全插式插肩袖 257
二、半插、前插或后插式插肩袖 264
第九章 穿脫功能及部件設計 267
第一節 緣口設計 268
一、領口 268
二、袖口 268
三、擺口 269
四、腰口 269
五、腳口 270
第二節 門襟設計 271
一、門襟的結構與術語 271
二、門襟的分類 271
第三節 開衩設計 275
一、袖口開衩 276
二、腰口開衩 278
三、擺口開衩 279
第四節 口袋設計 281
一、口袋的功能與定位 281
二、口袋的造型與結構 283
第十章 裙裝 290
第一節 直身裙 291
第二節 A字裙 293
第三節 褶?裙 295
第四節 分割裙 298
第五節 圍裹裙 300
第六節 花苞(球形)裙 303
第七節 魚尾裙 305
第十一章 褲裝 311
第一節 西褲 312
第二節 褲長設計 314
第三節 休閑褲 318
一、牛仔褲 318
二、寬腿褲 322
三、裙褲 323
四、膨鬆褲 325
第四節 連衣褲 327
第十二章 襯衫 332
第一節 普通襯衫 333
第二節 休閑襯衫 337
第十三章 外套 347
第一節 夾克 348
第二節 兩用衫 357
第三節 西服 364
第四節 馬甲 371
第五節 大衣(風衣) 377
第十四章 連衣裙與晚禮服 382
第一節 有腰線連衣裙 383
第二節 無腰線連衣裙 388
第三節 晚禮服 391
參考文獻 398

前言/序言
服裝結構設計,是一門從造型藝術角度去研究與探討人體結構與服裝款式關係的學科。
服裝結構其實主要是研究服裝與人體之間的比例關係,以服裝結構的形式闡述人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因此,服裝結構設計不僅要使服裝各部位之間互相配合和滿足款式造型變化,同時要適應服裝結構與人體之間的互動關係,是一項將立體視覺藝術展開成圖形的過程,屬於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間的立體造型技術內容。其工作範圍包括:根據款型設計要求和服裝效果圖,在分析和了解穿著對象的生理、心理和所處環境特點以及掌握款型、面料、色彩服用特性和縫製工藝的基礎上,通過立體或平面等方法做出服裝結構製圖、制定成衣規格、完成生產樣板等設計。由此可知服裝結構設計是服裝設計的組成部分,既是款式設計的延伸和實現,又是工藝設計的依據和基礎,更是服裝生產過程的模板和標準,在服裝設計過程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雖然我國的服飾文化歷史悠久,現代服裝產業的體量也已經非常巨大,但由於種種原因,服裝教育和研究起步晚,底子薄,一直以來服裝結構設計缺乏有效、準確的理論依據,從而使結構設計的嚴謹性受到影響。而現代服裝的特點之一就是非常講究立體效果,服裝成型后,穿在人體上要適體合身,要能充分展現人體的形體和線條美感。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服裝的審美意識和要求在不斷提高,作為人的第二皮膚—服裝已不僅僅是遮身蔽體、禦寒保暖的物件,人們更加追求其深層次的舒適性、功效性和審美性,這就對服裝結構與人體結構之間關係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隨著生產技術的發展,人們已深刻地認識到在進行各種產品和工程設計時,決不能忽視人的因素,應把其和所要設計的產品視為一個統一的系統加以思考,才能使設計的產品發揮最佳的使用效果。服裝結構設計和其他自然學科一樣是在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這種服裝文化隨著社會歷史的進步和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也在不斷地發展和變化。從毫無結構可言的纏繞披掛式的原始服裝到款式多變的現代服裝;由初始簡單的拼接成型發展成更加精湛的縫製工藝;由粗糙簡陋的廓形發展成嚴謹而適體的款式造型。人們對服裝及其結構的認識,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由感性到理性的過程。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我們都有過這樣的體會,同樣一件上衣或褲子,款式造型和尺寸規格完全相同,有的工廠生產的式樣很好,非常貼身,穿著舒適;有的工廠生產的效果卻不盡如人意。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在於後者的結構設計不合理,不科學,沒有按照具體人體的體型為科學依據進行細緻的學習、分析和研究。以人為本是服裝結構設計的基本原則。
總之,我國服裝結構設計正處在打破服裝制板舊體系,建立和完善新體系的非常階段,服裝制板技術正處於一個非常重要的發展上升階段,服裝結構設計技術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尚需時日。在此時,技術混亂是難以避免的。特別是我們已經有了許許多多的教科書和服裝結構設計相關書籍,其中所闡述的相近或者相異的結構設計方法各不相同,就算行業中的專家對其中細節的差異和變化也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對結構設計的初學者而言更是無從下手。筆者在教學中發現一些學生由於缺乏實踐,實際工作經驗不足,被本來很簡明卻被複雜化了的公式、結構造型等搞得手足無措;而一些學生基本的知識都掌握了,在實際工作中還是製作不出規範、精確的樣板;有的學生反覆地學習各種結構設計方法,一個老師教一套方法,最後很多種方法混在一起,相互制約走了很大的彎路。那麼哪種結構設計方法才是科學的、正確的呢?我們應該掌握哪種方法?筆者認為比例裁剪方法是傳統的普遍使用方法,是大家常用而且一直在用的東西,不了解就難以了解中國服裝的全局,就不知道別人在幹什麼,就沒有橫向可比性;學習服裝原型,是打好服裝基礎、掌握服裝與人體關係、確立服裝基礎造型的關鍵,是所有有志於學習服裝設計者的首選;學習立體構成方法,能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複雜的人體與服裝結構之間的內在關係,細緻而具體地研究人體結構比例是提高設計標準化程度的必要保證;而熟知服裝工藝又是服裝學習的另外一個重要基礎,是正確把握板型細節、正確處理制板與縫製關係、提高設計質量的重要途徑。所以,學習設計是多元性和綜合性的有機結合,是一個可以不斷提高和不斷加強的過程,需要設計師們去不斷地追求,在動態中學習,在動態中提高。
市面上已出版的結構設計類書通常只介紹單一的構成方法,而本書系統、全面地闡述了女裝造型技法,立體構成方法、平面構成方法(包括比例法和原型法)等結構設計方法的原理和結構變化規律及應用技法。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宗旨,解決學習和具體工作中的實際問題;詳細闡述了各種結構設計技法的原理及操作規範和流程。圖文並茂是本書的另一大特點,全書近700幅插圖,結構製圖圖線符號統一、比例精確、標註規範完整,用圖說話,配以簡練的文字,讓讀者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以大量實例來引導讀者理解女裝結構設計原理,並且通過結構的剖析和結構變化的應用設計,加深對服裝結構造型變化規律的認識,使讀者能舉一反三,具備初步的設計能力,熟練掌握女裝結構設計技法。
著者
二○二三年五月于杭州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