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寧可文集.第四卷 ISBN:9787010258454 出版社:人民 著編譯者:寧可 頁數:37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3716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道路》是著名史學家寧可先生(1928-2014)畢生治學,在歷史理論與史學理論、中國古代經濟史、中國農民戰爭史、中國古代文化史、隋唐史、敦煌學等領域建樹卓著,影響廣泛。寧可先生晚年完成的整合之作《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道路》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尤為學界重視。 本書為第四卷,共有十二章,廣泛論述了中國歷史發展的地理環境、封建經濟結構與人口問題、皇權及忠君思想、專制主義中央權制度、吏治得失與農民戰爭、封建王朝興亡周期律等,其要旨在於揭示中國的封建社會形態及其發展特色。作者簡介 寧可,著名歷史學家,湖南瀏陽人,1928年12月5日生,2014年2月18日逝世于北京,享年86歲。首都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曾擔任北京市史學會理事、副會長,中國史學會理事,中國唐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常務理事、副會長兼秘書長。從事中國古代經濟史、隋唐五代史、敦煌學、史學理論的教學與研究。主要論著:《寧可史學論集》、《史學理論研討講義》、《寧可史學論集續編》、《敦煌社邑文書輯校》(合作)、《敦煌的歷史與文化》(合作);主編和參加主編《中國經濟發展史》、《隋唐五代經濟史》、《中華五千年紀事本末》、《中華文化通志》、《敦煌學大辭典》、《英藏敦煌文獻(漢文非佛經部分)》等,在《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史學理論》、《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報刊上發表論文百余篇。目錄 序第一章 歷史上的中國 一、中國是一個國土遼闊的大國 二、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大國 三、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國 四、中國是一個自然條件相對不算優越的大國 五、中國是一個歷史悠長的大國 第二章 中國歷史發展的地理環境 一、地理環境及其對歷史發展的作用 二、「東亞大陸」及其內部的歷史地理區域 三、地理環境對中國古代歷史發展總進程的一些影響 四、地理環境和中國文化 第三章 中國封建社會的農業生產 一、中國古代度、量、衡、畝、里制的演變 二、有關中國封建社會農業生產力發展狀況的幾個數字 三、中國傳統農業的發展道路和特點 四、中國傳統農業生產的成就和局限 第四章 中國封建社會的人口問題 一、中國封建社會的人口問題 二、封建生產方式的周期性危機和人口的周期性大波動 三、封建社會的發展階段和人口的台階式的「躍遷」 四、人口增長對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的作用 第五章 中國封建經濟結構及其運轉(上) 一、關於個體小生產農業 二、手工業 三、商業、城市、貨幣 四、封建國家 第六章 中國封建經濟結構及其運轉(下) 一、中國封建經濟結構及其運轉 二、個體小生產農業、自然經濟與商品經濟 三、地主、封建國家在經濟結構運轉中的作用 四、中國經濟的徐緩式的循環運轉 五、明清以後中國經濟較之西方為何相對落後 第七章 中國的皇權及忠君思想 一、忠君觀念的形成 二、適應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君權的忠君觀念的產生 三、皇權與忠君觀念的確立 四、皇權和忠君觀念與封建社會的歷史現實 第八章 中國封建社會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一、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發展演變 三、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歷史地位 第九章 中國古代吏治的得失與借鑒 一、中國古代吏治的概括 二、影響古代吏治的因素 三、古代吏治可借鑒之處 第十章 中國封建社會的農民戰爭 一、階級、階級矛盾、階級鬥爭 二、中國農民戰爭的特點 三、中國農民戰爭的歷史作用 第十一章 中國封建王朝興亡周期律 一、中國封建王朝興亡圖 二、新王朝取代舊王朝的三個途徑 三、新王朝面臨的三個矛盾 四、王朝中期危機及改革 五、兩千年王朝興亡的啟示 第十二章 6-14世紀的中國社會生活 一、中國的經濟重心轉移到了南方 二、歷史的軸心由東西方向逐漸偏移到了南北方向 三、民族關係的方向從北偏西改到了北偏東 四、統一國家的最終形成 五、這段時期先後出現了兩個世界帝國 六、社會生活不徹底的轉型 七、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強化與趨於僵化 主要參考文獻 索引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