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之闕文-出土簡牘與戰國秦漢社會 楊博 9787573210586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上海古籍
NT$56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3*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史之闕文-出土簡牘與戰國秦漢社會
ISBN:9787573210586
出版社:上海古籍
著編譯者:楊博
頁數:28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3731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在疏通出土簡牘典籍文字與文本基礎上,從出土簡牘典籍所見戰國秦漢史事的角度,整合歷史學、考古學、文獻學與古文字學等多學科的知識,梳理簡牘典籍所述文獻稀缺的戰國早期史事,辨析秦漢時人對戰國早、中期史事的「整齊化」處理,探討簡牘典籍抄本所見秦、漢時期學術圖景,以及西漢諸王、列侯制度等相關史事,分析簡牘遊戲規則、民間信仰等多種記錄所體現的秦漢時期社會生活中豐富多彩的面貌,從而進一步揭示簡牘典籍在戰國秦漢史研究方面的重要價值。

作者簡介

楊博,男,1986年生,河北景縣人。2015年獲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師從朱鳳瀚教授,2015年至2017年在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博士后流動站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出土文獻與先秦、秦漢史的研究工作。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出土簡牘的考古與史料認知
第一節 出土戰國秦漢簡牘典籍的史料特點
一、「系統性」之時代接續與記述多元
二、簡冊文物本身的考古學特性
第二節 區位關係、簡冊形制與出土戰國秦漢簡帛典籍的史料認知
一、北大藏秦簡牘的區位關係與《漢志》分類
二、區位關係與出土秦漢簡帛的文獻性質
三、簡冊形制與戰國竹書的文獻性質
小結
第二章 簡牘典籍所述戰國社會、學術與思想
第一節 清華竹書《系年》與戰國早期史事
一、清華竹書《系年》與戰國早期戰事之頻繁
二、《系年》與戰國早期的「四戰之地」
三、戰國早期地域文化間的交流
第二節 簡牘典籍所見戰國時人的史地認知
一、《周馴》「六王五伯」所見戰國時期古史聖王認知
二、《容成氏》「九州」所見戰國時期華夏地理認同
三、戰國諸子歷史記憶下的上古史地
第三節 楚竹書所見戰國時期的古史撰述
一、楚竹書《容成氏》與楚國「語」類文獻的古史敘述模式
二、清華竹書鄭國「世系」所見兩周時勢與「尚賢」史觀
第四節 楚竹書所見早期儒道「治世」學說的相互關係
一、儒家、道家講述宇宙生成模式的目的
二、儒道「治世」學說的相互關係
三、楚竹書所提示的先秦諸子學派的判定標準
第五節 楚竹書所見戰國以降政治思想與現實社會的互動
一、社會變遷對政治思想的影響
二、政治思想承傳對社會變革的影響
小結
第三章 簡牘典籍所見秦漢時期的政治與學術
第一節 《海昏侯國除詔書》初探
一、《海昏侯國除詔書》的初步整理複原
二、《海昏侯國除詔書》與西漢官文書
三、劉賀、劉充國父子的死期與下葬
第二節 海昏侯劉賀與儒家「六藝」典籍的承傳
一、劉賀對《詩》與「孝經」的傳習
二、《易》《春秋》「禮」及劉賀對朝儀的熟諳
第三節 出土簡牘與西漢中期以前的「禮」書形態
一、「禮記」的單篇并行
二、「儀禮」的多種形態
三、「周禮」的歷史淵源
第四節 出土簡牘視野下的《論語》文本形態演進
一、戰國楚地的前《論語》形態
二、西漢時期的單篇流傳
三、西北所見今本定本前後的文本演變
小結
第四章 簡牘所見戰國秦漢時期的社會生活
第一節 北大秦簡《田書》與秦代田畝、田租問題新釋
一、《田書》中的秦人田畝計量標準
二、《田書》中的「稅田」
三、《田書》中的「取程」
第二節 出土簡牘所見《齊民要術》成書的現實淵源
一、糧食作物的耕作、貯存與農田水利建設
二、蔬果與蠶桑、林木等經濟作物
三、馬政、禽畜與獸醫
四、貨殖、釀造與博物
第三節 海昏竹書「容成陰道」與房中養生
一、海昏「房中」書的篇章結構
二、「八益」「七損」「十勢」「十修」與「十道」
三、「容成陰道」與房中養生
四、「蠱」與「房中」
第四節 海昏竹書與六博棋遊戲
一、海昏竹書《六博》的博道
二、海昏竹書《六博》的棋局排布
三、海昏竹書《六博》的行棋步法
小結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