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4*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大清宰輔-張廷玉 ISBN:9787577206288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 著編譯者:孫晟 頁數:22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3725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讀懂宰輔沉浮,知曉分寸進退。萬言萬當,不如一默。 奠基軍機擔重任,修史修身扶社稷。以智為基佐君王,以默為技保平安。 對事以敬,任事以勤,歷事三朝,居官五十年,冠絕百僚,被雍正視為股肱之臣。 他生前受封勤宣伯,開清代文臣封公侯伯之先例;身後配享太廟,為清代大臣中唯一一個獲此殊榮的漢人。 內容簡介張廷玉曆事三朝,居官五十年,被雍正視為股肱之臣。他生前受封勤宣伯,開清代文臣封公侯伯之先例;身後配享太廟,為清代大臣中唯一一個獲此殊榮的漢人。雍正稱其為「大臣中第一宣力者」,並表示自己與張廷玉「情同契友」。 張廷玉學識卓越,才思敏捷,深受父親張英影響,一生內斂低調,懷德自重,以「萬言萬當不如一默」為箴言,恪盡職守,成為了官場上的「長青樹」。雍正去世后,由於乾隆震懾群臣、鞏固皇權的需要,暮年的張廷玉在乞休、邀配享、朱荃案等事件中連遭嚴譴,並受到同為重臣的鄂爾泰牽連,被定為黨爭魁首,帶著遺憾和無奈與世長辭。 本書以大清宰輔張廷玉的生平為主線,在挖掘、解讀史料的基礎上,深刻剖析了他的才能與處世哲學,同時也使權臣與皇族、世家與寒門、奸佞與賢良的謀略與抉擇,在康雍乾三朝的歷史舞台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 作者簡介孫晟,武漢大學歷史系碩士,副教授,黨史軍史專家。長期深入鑽研中外戰史,涉獵廣博,見解獨特,更兼文筆流暢、代入自然、不拘一格、自成一體。已出版《再續大明200年:于謙》《持重有謀:徐達》等著作。 目錄第一章 桐城文脈 父子宰相 第一節 東林黨爭 桐城興起 第二節 張英入仕 始終謹慎 第三節 六尺之巷 家風熏陶 第二章 進士及第 翰林修編 第一節 病弱少年 靜以修身 第二節 會試迴避 痛失佳偶 第三節 進士出身 奉旨修書 第三章 隨駕扈從 入直中樞 第一節 天子近侍 北巡蒙古 第二節 丁憂守孝 回籍休養 第三節 主政刑部 出巡山東 第四章 萬言萬當 不如一默 第一節 吏部打虎 胤禛矚目 第二節 九子奪嫡 處之泰然 第三節 敏行訥言 君子之風 第五章 雍正登基 廷玉秉政 第一節 躋身樞臣 入直軍機 第二節 世宗登基 年隆跋扈 第三節 調任戶部 清理虧空 第六章 火耗歸公 一體納糧 第一節 濫征火耗 民不聊生 第二節 火耗歸公 禁止亂派 第三節 免稅免役 士人特權 第七章 攤丁入畝 江南始定 第一節 江南士族 東林勢力 第二節 攤丁入畝 豪強作梗 第三節 范李之爭 張相權衡 第八章 改土歸流 西林入朝 第一節 薦才西南 改土歸流 第二節 西北狼煙 西林掌兵 第三節 鄂相入京 廷玉不寧 第九章 乾隆臨朝 張鄂黨爭 第一節 苗疆叛亂 黨爭不斷 第二節 鄂氏病逝 張氏退避 第三節 明史總裁 安心修書 第十章 風骨之辯 太廟之爭 第一節 屢遭彈劾 無心朝政 第二節 愛子離世 無心仕途 第三節 太廟之爭 天子震怒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