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4*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關山萬重 ISBN:9787540796563 出版社:灕江 著編譯者:郎麟 頁數:41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3635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該書從浩若煙海的回憶和史料中,打撈和挖掘出大量不為人知的鮮活往事,用孩童的獨特視角,栩栩如生地還原了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學者大師們在李庄的生活和工作,以及與李庄當地人的交往場景,從嶄新的角度和維度,將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李庄往事」重現於世人面前。 書中「孩童」,是散落在世界各地史語所學者的後代和李庄當地居民後代。他們當時或隨父母顛沛流離而來,或是世居板栗坳的孩子,或是因為貧困到板栗坳投親的孩子。歲月荏苒,斯人漸逝,歷者漸老。如今已是耄耋老人的他們,在垂暮之年回憶孩童時光。作者要做的,是努力再現當時細節,從而多維度地還原春種秋收、「燈火鉤沉」的真實現場。 內容簡介抗戰爆發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學者們顛沛流離,英雄末路,最終落腳四川李庄板栗坳繼續埋首學問,賡續文脈,度過了近六年難忘的時光。 傅斯年、董作賓、李濟、李方桂、梁思成、梁思永、勞榦這些名冠中西的學者大師,和當地士紳百姓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並留下很多傳奇和故事。可惜的是,當年往事,日漸塵封。作者郎麟花費七八年的時間,實地和書面尋訪了大量當年還是孩子的史語所後人以及李庄當地百姓,從浩若煙海的回憶和史料中,挖掘出大量即將湮沒的鮮活往事,並深耕寫作,得來一部打撈「南渡」題材的奇書。 作者簡介郎麟,四川宜賓人,現供職于新聞媒體。民國文化研究者。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出版有非虛構文學作品集《傾訴》。 目錄代序 人物簡介 一、序幕 栗峰山莊 變化 命運 國難 二、一九四?:從昆明到李庄 戰爭的面目 到李庄去 搬家 當地人 「吃人」 三、一九四一:窮途俊傑 亂世恩惠 孩子們上學去 太太們、老師們 傳奇魏先生 棒客來了 蒙難 去看展覽 財門口 共此燈燭光 傅先生回來養病 從少年跳到老年 山居生活 岑先生敢吃蛇 三等人才當所長 靜中取鬧的孩子們 四、一九四二:此心安處是吾鄉 半封信 做不完的家務事 我們德彬命好 董敏有點孤單 兵來到身邊 我頭一個就想到你 憂心如焚 梁先生搬上山來 此心安處 董先生管家務,說起都傷心 牌坊頭 千辛萬苦《殷歷譜》 潘先生修鍾 學校還是很有意思 彥堂先生也要打人 夏天的晚上 船夫的女兒 李庄趕場的日子 有個孩子也來逃難 鄰居們 五、一九四三:烽火連三月 又是一年 春天到了 栗峰老人 苦日子 死亡 吵架 夏天,前鵬來了 陌生的爸爸 彥雲姐妹 李約瑟 八卦亭住了個少數民族 曾小姐 六、一九四四:山中小兒女 不解憶長安 過年 董先生五十大壽 栗峰小學上課了 遊戲難免惹禍事 學堂雜記 嫁給人家,人家不要 看電影 家有女兒初長成 山茶花,朵朵開 訂潤格 有人離開有人來 一生最安詳的時光 真是折磨 七、一九四五:初聞涕淚滿衣裳 兒童的節日 香樟豆,圓又圓 六同別錄 勝利 真要走了嗎? 八、一九四六:仁里主人自難忘 山高水長 喜事連連 汪濬有個小水壺 說媒 好天好水 離別 再看一眼 九、後來 何當共剪西窗燭 彼岸先生們 芳意何成 致謝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