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曰琯馬曰璐集 杜桂萍 978702018564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人民文學
NT$1,177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4*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馬曰琯馬曰璐集
ISBN:9787020185641
出版社:人民文學
著編譯者:杜桂萍
叢書名:清代詩人別集叢刊
頁數:89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3613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馬曰琯馬曰璐集》為清初揚州徽商馬曰琯、馬曰璐兄弟詩文集。本書正文收馬曰琯《沙河逸老小稿》六卷、《嶰谷詞》一卷,以清乾隆二十三年(一七五八)馬曰璐刻本為底本;馬曰璐《南齋集》六卷、《南齋詞》二卷,以清乾隆二十六年(一七六一)刻本為底本,並參他本校異。作者另整理附錄四種,依次為年譜簡編、傳記資料、酬唱集三種(焦山紀游集、林屋唱酬錄、韓江雅集)、友朋酬贈。通過對「揚州二馬」詩詞創作及生平事?的研究,一方面可定位其文學成就,一方面可以點帶面,對清代前期徽商在東南地區的文學藝術活動有一個準確清晰的透視。
金句:
斥淫崇雅,格韻並高,由沐浴于古書者久也。憶舊懷人,傷離悲逝,纏綿委摯,唱嘆情深,由敦厚于朋友者至也。至峭刻得山之峻,明凈得水之澄,縋險鑿幽,瀠波迭浪,則又性情與山水俱深矣。(沈德潛《沙河逸老小稿·序》)

作者簡介
方盛良,1966生,安徽池州人,文學博士,安徽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安徽省「皖江學者」特聘教授。研究方向為清代詩文、清代經學與文學。兼任安徽大學桐城派研究中心副主任、《古籍研究》編輯部主任。在研項目有「桐城派經學與文學研究」等。論著有《清代揚州徽商與東南地區文學藝術研究》《方苞「三禮」學著作整理》《「文本于經」:姚永朴堅守桐城派文脈的核心與路徑》等。

目錄
目錄
前言
凡例
沙河逸老小稿六卷
嶰谷詞一卷
南齋集六卷
南齋詞二卷
詩歌輯佚
附錄一年譜簡編
附錄二傳記資料
附錄三酬唱集三種
焦山紀遊集
林屋唱酬錄
韓江雅集
附錄四友朋酬贈

精彩書摘
沙河逸老小稿序 陳章
《詩》三百篇,往往於兄弟之際三致意焉。《小雅·鹿鳴》以下,至《魚麗》,《序》以?皆宴勞之樂歌,而《常棣》一篇,反覆以申兄弟之好。歲時宴享,絃而歌之,所以感世之所謂兄弟者,可謂至矣。其一章?曰「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其三章則又以脊鴒起興,而致憾於良朋之永嘆,而莫能相助,其意非謂良朋之不可恃也,善乎呂氏伯恭所謂:「明親疏之分〔一〕,使之反循其本。苟雜施而不遜,雖曰厚於朋友,如無源之水,朝滿夕除,胡可保哉!」是故《常棣》之後,?次以《伐木》,所謂兄弟之情?敦,則朋友之義亦篤,斯又《序》詩者之微意也歟?
我友馬君嶰谷及弟半查,皆以詩名江左,平居兄弟相思,友人多比之皇甫子浚伯仲焉。當春秋佳日,分吟箋,設佳酌,兩君皆垂垂白髮,硯席相隨,不離跬步,依依然如嬰兒之在同室,見者竊歎以?難。嶰谷性好交遊,四方名士過邗上者,必造廬相訪。縞紵之投,杯酒之款,殆無虛日。近結邗江吟社,賓朋酬唱,與昔時圭塘、玉山相?。嗚呼,何其盛也!而余?石交?久,主君家又二十餘年矣。以道義相劘切,以文章相期許,風雨晦明,始終無間。然後知君真能推兄弟之好以及朋友,而豈世之務聲氣、矜標榜所可同日語哉!
前年嶰谷下世,半查將刻其遺集,問序於余。嶰谷詩纏綿清婉,出入唐、宋之間,當世皆知重之,而余獨知嶰谷之深者。故序其兄弟之好,以表其制行之大端,而世之讀嶰谷詩者,有以知其根本深遠矣。
乾隆丁丑三月望後一日,錢唐同學弟陳章頓首拜書。
【校記】
〔一〕親疏,底本作「親親」,據呂祖謙《呂氏家塾讀詩記》卷第十七改。
沙河逸老小稿卷一
秋日遊吳氏園林同用梨紅大谷晚桂白小山秋平字?韻
懶病同希逸,初涼何所之。林亭聊作主,煙月暫相期。潮水通茅屋,松聲出枳籬。坐來神思靜,酒渴索霜梨。
霧濃衣袂濕,鳥語半林空。寒竹玲瓏碧,秋花細碎紅。自然舒倦眼,兼可息微躬。得謝塵埃事,當?鄰舍翁。
願結香燈社,都將俗慮刪。千花常作供,一月不開關。歌板何曾污,浮雲鎮日閑。草堂披蕙帳,風景似嵩山。園內有因是庵。
雨來喧眾樹,葉脫滿簾秋。倚檻增新望,連?起昔愁。前年春,曾與先兄同過。芙蓉欹澗底,鴻雁落沙頭。感觸成惆悵,應難此久留。
過馴象院循上人房同用八庚韻
丈室曾經隔歲行,重來結伴話無生。幽花對客有禪意,山鳥下庭多逸情。數縷殘香參貝葉,一園疏雨摘蕪菁。門前便是修心處,可許頻過聽水聲。
鰣魚
鰣魚初出麥秋涼,賣遍筠籃半水鄉。細麴開封勞遠客,全鱗不削授廚孃。明燈下箸曾知羨,夜雨登柈祗自嘗。風味可人情思減,年來說食已相忘。

前言/序言
前言
徽商,作?我國歷史上的一個特指概念,極明顯地帶有經濟和文化的雙重特徵。就前者而言,徽商在我國明清時期的社會經濟領域中,扮演過特殊的角色,發揮過重要的作用。它的發展演變與當時社會經濟條件密切相關,對徽商的?究可以使人們從一個側面窺探整個社會經濟運行狀況。因此,它受到海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人們從經濟、歷史這兩個角度切入,較?系統地?究徽商,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相對來說,從文化的角度去?究徽商要顯得單薄得多。事實上,徽商不僅是經濟和歷史的存在,也是一種文化存在。徽商在創造經濟財富的同時,除了在徽州故里創造了輝煌的文化業績外,還在他鄉寄情文史,並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參與並推動了寄寓地的文化建設,書寫了地方文化史上極其燦爛的篇章。這在清代前期的揚州尤?突出。梁?超在《清代學術概論》中,儘管對淮南鹽商頗?不屑,但也不得不感歎:「然固不能謂其於茲學之發達無助力,與南歐巨室豪賈之於文藝復興,若合符契也。」因此,我們認?,徽商作?文化存在所凸顯的意義,就目前徽商?究情況而論,理應得到重視和彌補。這不僅是因?任何人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存在,更重要的是,只有充分認識徽商與其所在地的文化發生了怎樣的聯繫,並理解這種聯繫的成因和生發的意義,我們才能更全面準確地認識徽商,徽商?究也纔能得以進一步地全面和深化。
清代前期,揚州徽商文學藝術活動頻繁,表現突出的有江春、程夢星、汪應庚、馬曰琯、馬曰璐、黃晟兄弟和鄭俠如兄弟等,其中尤以馬曰琯、馬曰璐?典型。馬氏兄弟祖籍徽州祁門,承祖業業鹺於揚。兄馬曰琯,字秋玉,號嶰谷、沙河逸老,生於康熙二十七年(一六八八),卒於乾隆二十年(一七五五)。由附生援例候選主事,欽授道銜。弟馬曰璐,字佩兮,號半查、半槎、南齋,生於康熙三十四年(一六九五),卒於乾隆三十四年(一七六九)後。由貢生援例候選知州。乾隆元年(一七三六),舉博學鴻詞,不赴試。馬氏兄弟互?師友,?習經史文集,旁逮金石字畫,俱以詩名。又築小玲瓏山館,藏書甚富,禮遇寒士,慷慨于公益事業,多善舉義行。因此,馬氏兄弟頗得時名,?人敬稱「揚州二馬」《揚州畫舫錄》卷四曰:「馬主政曰琯,字秋玉,號嶰谷弟曰璐,字佩兮,號半查,工詩,與兄齊名,稱『揚州二馬』。」他們在揚州文化圈中位居中心,組織並參加詩社等多種文化活動,厲鶚、杭世駿、全祖望、汪士慎、閔崋、陳章、金農等皆與其深交。通過對二馬的?究,一方面可定位其文學成就,一方面可以點帶面,對清代前期徽商在東南地區的文學藝術活動有一個準確清晰的透視。

馬曰琯著《沙河逸老小稿》六卷、《嶰谷詞》一卷,今可見最早的版本?清乾隆二十三年(一七五八)馬曰璐刻本,中國國家圖書館、首都圖書館、南京圖書館、上海圖書館等有藏。該版詩詞集合刊,詩集收入之詩起於雍正十二年(一七三四),止於乾隆二十年(一七五五),共三百餘首;詞集收錄四十餘首。集前依次有乾隆二十三年沈德潛序、乾隆二十二年陳章序。咸豐元年(一八五一),伍崇曜刻《粵雅堂叢書》,將此本收錄於中,並作跋語。此版中國國家圖書館、廣西壯族自治區圖書館、黑龍江省圖書館、復旦大學圖書館、安徽省圖書館、遼寧大學圖書館等有藏。
馬曰璐著《南齋集》六卷、《南齋詞》二卷,有清乾隆二十六年(一七六一)刻本,中國國家圖書館、首都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復旦大學圖書館、西南大學圖書館等有藏。該版詩詞集合刊,詩集以編年排列,起於雍正七年(一七二九),止於乾隆二十六年,共五百餘首,詞集收錄七十餘首。集前有乾隆二十五年蔣德序。伍崇曜刻《粵雅堂叢書》,亦將此本收錄於中,並作跋語。
馬曰琯輯《焦山紀遊集》一卷、《林屋唱酬錄》一卷,均?友人間酬唱之作。《焦山紀遊集》共四十九首,其中馬曰琯七首,其餘每人各六首。該集有清乾隆十三年(一七四八)刻本,中國國家圖書館有藏。集前有厲鶚序。《林屋唱酬錄》共一百五十五首,其中樓錡二十七首、馬曰琯二十九首,其他每人皆三十三首,多?同題之作。該集初刻於清乾隆年間,具體時間不詳。集前有乾隆十七年(一七五二)沈德潛序,書後有杭世駿《嶰谷馬君傳》。道光三十年(一八五?),伍崇曜將兩本收入《粵雅堂叢書》合印,並在兩書之末分別附以跋語。該版中國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金陵圖書館、遼寧大學圖書館等有藏。
馬曰琯等撰《韓江雅集》十二卷,?二馬與諸友人所結「韓江詩社」酬唱詩集。該集有清乾隆十二年(一七四七)刻本,中國國家圖書館、首都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山西省圖書館、揚州大學圖書館、寧波天一閣博物院有藏。集前有同年十一月沈德潛序。根據卷一全祖望《金陵移梅歌並序》可知,是集開雕於乾隆八年,刊刻起因如全氏述:「馬君嶰谷、半查方自白下移古梅一十三本植於七?草亭之陽,?予所假館地。方君西疇挈榼就予,同席者皆唱和中人也。予拈移梅?題,在席各賦七言古詩一章,裒成一卷,同人?令開雕。」可見,《韓江雅集》是陸續增補而成。該集收錄四十一位文人所詠詩作,收詩時間起於乾隆八年(一七四三),止於乾隆十三年(一七四八),計有詩詞九百六十首,聯句八首。集中四十一位詩人,可考者二十六人,以浙江籍最多,共十一人;江蘇籍六人;安徽籍五人;陝西籍二人;湖北、山西籍各一人。是此集雖以「韓江」?名,而所錄非止揚州人士,誠如沈德潛序雲:「故里諸公暨遠方寓公咸在,略出處,忘年歲,凡稱同志、長風雅者與焉。」集中詩作意趣高,作者或在廟堂,或處江湖,皆一時名流。此外有清乾隆寫刻本,復旦大學圖書館有藏;有清乾隆五十八年(一七九三)刻本,黑龍江省圖書館有藏。
馬曰琯輯《攝山遊草》一卷,目前可見僅有清乾隆二十一年(一七五六)刻本,南京圖書館有藏。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