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火行天-中國科幻研究十年精選 (2011-2020) (上下冊) 9787568943123 李廣益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重慶大學
NT$1,19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地火行天-中國科幻研究十年精選 (2011-2020) (上下冊)
ISBN:9787568943123
出版社:重慶大學
著編譯者:李廣益
頁數:96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3610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地火行天:中國科幻研究十年精選(2011—2020)》由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著名科幻學者、重慶大學中文系李廣益教授主編,精選2011至2020年間中國科幻研究的重要成果,旨在對這一時期中國科幻研究進展進行系統觀照和把握。《地火行天》通過對大量文獻進行仔細篩選,展現了中國科幻迅速崛起十年間對這一新興文學的研究在科幻理論、科幻主題研究、科幻史研究、中外作家和作品研究、方法學等多個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這些論文在許多方面都有重要的創新甚至里程碑價值,全面體現了中國科幻研究的發展與水平。

作者簡介

李廣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文學博士,重慶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博雅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重慶大學科幻文學與科技人文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作家協會科幻文學委員會委員,中國現代文學館特邀研究員,中國科幻研究中心特聘專家。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現當代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科幻文學與文化、烏托邦文學與思想。獲國際幻想藝術學會傑米·畢肖普紀念獎、環球時報公益基金會第五屆「希望英才」、《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年度優秀論文獎等多種學術獎勵。

目錄

上冊
文類勘界
江曉原、穆蘊秋 科學與幻想:一種新科學史的可能性
林雲柯 《銀翼殺手》與「弗蘭肯斯坦傳統」——人工智慧題材的思想史敘事
姜振宇 科幻「軟硬之分」的形成及其在中國的影響和局限
王峰 科幻小說何須在意文學性(存目)
郭偉 科幻小說中的語言哲思(存目)
劉洋 科幻創作中的設定網路(存目)
[美]那檀藹孫 中國科幻小說選擇性傳統中的科學相聲(存目)
中國科幻史論
吳 岩 論中國科幻小說中的想象
任冬梅 民國科學小說初探
[美]賀可嘉 狂人與鐵屋:魯迅對中國當代科幻小說的影響
[日]上原香 論顧均正對美國科幻的吸收融合:以《在北極底下》為例
詹玲 「十七年」中國科幻小說的外來影響接受及概念建構
閆作雷 從「群眾科學」到「民科」:新時期科幻的一個側面
李靜 當代中國語境下「科幻」概念的生成——以20世紀七八十年代之交的「科文之爭」為個案(存目)
思辨「中國性」
[美]宋明煒 中國科幻的新浪潮——命名與闡釋
王 瑤 火星上沒有琉璃瓦嗎——當代中國科幻與「民族化」議題
晚清的世界想象
李廣益 中國電王:科學、技術與晚清的世界秩序想象
賈立元 晚清科幻小說中的殖民敘事——以《月球殖民地小說》為例
段書曉 從「異世界」到「新世界」——晚清科學小說中的天上世界
「過去」與「未來」
李靜 製造「未來」:論歷史轉折中的《小靈通漫遊未來》
李俊 異域、故鄉與迷宮——當代中國科幻的歷史主題(存目)
任冬梅 晚清與民國科幻小說中「未來中國」形象之比較(存目)
烏托邦
郁旭映 中國當代反烏托邦和惡托邦科幻小說比較研究
王一平 反烏托邦小說對「消費烏托邦」的預演與批判——以《美麗新世界》與《華氏451度》為例
[美]宋明煒 1989年以後:中國科幻新浪潮的烏托邦變奏(存目)
自我與他者
程林 奴僕、鏡像與它者:西方早期類人機器人想象
黎嬋 進化的陰影:威爾斯科幻小說中的他者形象研究(存目)
范軼倫 劍與詩:古典文化帶來未來救贖——《詩云》和《斷章》中的身份認同比較(存目)
陳舒劼 「他者」的挑戰——1990年代以來中國科幻小說的怪物想象(存目)
後人類
王峰 後人類狀況與文學理論新變
廖勇超 從增能補缺到焦慮倫理:談押井守科幻三部曲中的後人類倫理(存目)
王一平 賽博朋克小說中的賽博空間與新生命形態:論吉布森的「蔓生三部曲」(存目)
李明暉 科幻小說中的AI與宗教想象(存目)
科幻詩
李國華 科學與情感——漢語科幻詩談屑
劉正忠 朝向「後人類詩」——陳克華詩的科幻視域
科幻翻譯
潘少瑜 世紀末的憂鬱:科幻小說《世界末日記》的翻譯旅程
[意]裴尼柯 當代中國科幻小說:試論一個文類的翻譯
姜倩 英語科幻小說中的新詞及其漢譯探析(存目)
科幻影像
葉嘉 科學與幻想之間:中國報刊上的《月里嫦娥》(1929-1933)(存目)
徐璐 幽靈遊盪:日本科幻動漫中的核威脅(存目)
姜振宇 幕見新中國——國產科幻電影中的未來中國形象(存目)
下冊
韓松
賈立元 韓松與「鬼魅中國」
李松睿 信息爆炸時代的奇觀營造者——論韓松的小說創作
[意]彩雲 傾聽(技術)異常:論《再生磚》
王瑤 迷宮、鏡像與環舞——韓松科幻小說賞析(存目)
「當代」與「現代」
王瑤 「冷酷的方程式」與當代中國科幻中的「鐵籠困境」
陳舒劼 「長老的二向箔」與馬克思的「幽靈」——新世紀以來中國科幻小說的社會形態想象
郁旭映 中國當代科幻小說中的疾病與醫療書寫
羅小茗 被切割的城市:當代中國科幻的城市想象(存目)
王瑤 全球化時代的民族寓言——當代中國科幻中的文化政治(存目)
陳楸帆
劉希 當代中國科幻中的科技、性別和「賽博格」——以《荒潮》為例
汪榮 兩岸海洋科幻文學中的生態關懷——以陳楸帆《荒潮》與吳明益《複眼人》為例(存目)
「現實」與「真實」
姜振宇 貢獻與誤區:鄭文光與「科幻現實主義」
陳楸帆 「超真實」時代的科幻文學創作(存目)
劉慈欣
[美]宋明煒 彈星者與面壁者——劉慈欣的科幻世界
王瑤 鐵籠、破壁與希望的維度——試論劉慈欣科幻創作中的「驚奇感美學」
劉大先 總體性、例外狀態與情動現實——劉慈欣的思想試驗與集體性召喚
羅雅琳 新穎的劉慈欣文學:科幻與第三世界經驗
李廣益 中國轉向外在:論劉慈欣科幻小說的文學史意義
[日]天行一雲 小說與實驗:以劉慈欣的《地火》為例淺談技術型科幻小說與現實的關聯
賈立元 「光榮中華」:劉慈欣科幻小說中的中國形象(存目)
嚴鋒 創世與滅寂——劉慈欣的宇宙詩學(存目)
湯哲聲 站在地球,敬畏星空:劉慈欣科幻小說論(存目)
楊瓊 科幻文學史詩性的呈現——以《流浪地球》為中心(存目)
[美]阿德里安·蒂耶雷 劉慈欣筆下的社會和烏托邦(存目)
《三體》的X種讀法
楊宸 羅崗 「整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