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3*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大絲路行紀-漫遊草原絲綢之路 ISBN:9787222227248 出版社:雲南人民 著編譯者:張信剛 頁數:39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3637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數十年尋訪絲路,用腳步丈量文明,打通文明的經絡。 視野遼闊,行程上萬公里;由點到面,全面認知草原絲綢之路。 草原絲路由貫穿歐亞大陸北部的幾大草原連接而成,長約一萬公里,東端是大興安嶺和呼倫貝爾草原,西端是第聶伯河下游的東歐草原。本書自東向西依次介紹了草原絲路上具有地理、歷史、文化和現實意義的地點,穿越歐亞大陸上的平原、高山、高原、湖泊與河流,涉及中國、蒙古、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等諸多國家。作者不僅以跨文化的視角飽覽各地人文歷史景觀,更以求知若渴的心境與當地人對話,鮮活呈現草原絲路上各個點位的面貌。用人文地理之「緯」和自然地理之「經」,編織出一幅流動不居的草原文明地圖。 梳理歐亞大陸中央地帶的文明發展脈絡,以歷史之鏡觀照今日國際關係。 170餘幅全彩照片記錄時代變遷,帶你深度打卡草原絲路上的重要站點。 附贈高清全彩地圖,將絲路點線盡收眼底。內容簡介 本書為張信剛「大絲路行紀」系列的第一冊,著眼于草原絲綢之路這一歷史悠久的文明通道。 草原絲路由貫穿歐亞大陸北部的大草原連接而成,東起大興安嶺和呼倫貝爾草原,西端則是注入黑海的第聶伯河下游地區。這片廣闊的大草原,孕育了歐亞大陸歷史上獨特的文明風景。 本書主要依託于作者四十多年的旅行和據此所作研究之成果,行程上萬公里,涉及草原絲路上各地的文化特色和歷史掌故。從內蒙古到寧夏,從貝加爾湖到阿爾泰山,從哈薩克草原到黑海-裏海草原作者有感於草原絲路上多樣的風土人情與地理風貌,用鏡頭記錄下數十年間的時代變遷,以深厚的筆力觀照古今,爬梳不同文明間千絲萬縷的歷史淵源,串聯起一張廣闊浩瀚、流動不居的草原文明地圖。作者簡介 張信剛,世界著名生物醫學工程專家。曾在美國、加拿大著名大學任教二十余年。1990年任香港科技大學工學院創院院長,1994年任美國匹茲堡大學工學院院長,1996年任香港城市大學校長,2007年退休。之後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山東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及土耳其海峽大學講授人文通識課程,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校的名譽教授。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出版中、英文著作十余部。 張信剛教授於2000年獲選為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2008年當選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2000年獲法國政府頒授「國家榮譽軍團騎士勳章」,2009年又被授予「法國國家學術棕櫚司令勳章」;2002年獲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授的「金紫荊星章」。曾任香港文化委員會主席、香港科技創新顧問委員會委員等公職。目錄 緒言篇1 草原絲路解析 2 陸上絲路的歷史線索:人口遷徙 3 草原絲路上的族群和語言 敘事篇 從大興安嶺到第聶伯河 內蒙古與寧夏段 4 呼倫貝爾草原的召喚:草原絲路最東端 5 額爾古納河右岸:中俄自然分界線上的跨界民族 6 從室韋到滿洲里:國際口岸的異國情調 7 赤峰的兩堂課:紅山文化與遼上京 8 呼和浩特今昔:自歸綏演變而來 9 包頭與鄂爾多斯:走西口到康巴什新區 10 不教胡馬度陰山:誰才是胡人? 11 緣何「踏破賀蘭山缺」?:《滿江紅》之謎 12 銀川之行:被低估的西夏王朝 蒙古高原、貝加爾湖與阿爾泰山脈段 13 且說蒙古高原:12世紀以後成為蒙古人的故鄉 14 在烏蘭巴托看成吉思汗:征服者的軍事政治天才 15 樞紐城市烏蘭烏德:貝加爾湖畔的布里亞特風情 16 伊爾庫茨克掠影:西伯利亞的巴黎 17 轉世而來的圖瓦共和國: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18 圖瓦首府克孜勒見聞:亞洲的地理中心 準噶爾盆地段 19 進入準噶爾盆地:從月氏人王庭到故土新歸 20 烏魯木齊及周圍:西漢以降的歷史沿革 21 伊犁春秋:西域政權交替的舞台 22 阿勒泰與塔城:四國邊境的風景與風雲 23 霍城與察布查爾:錫伯營來此開墾戍邊 24 霍爾果斯口岸:世界島的心臟地帶? 天山與哈薩克草原段 25 昔日都城阿拉木圖:古老土地上的新城市 26 吉爾吉斯斯坦透視:飽經動亂的美麗國度 27 塔拉茲的戰爭、和平與愛情:從怛邏斯之役說起 28 新都阿斯塔納:遷都草原的政治豪賭 烏拉爾河、伏爾加河、黑海-裏海草原段 29 分界線以南的烏法:歐亞兩洲的結合 30 喀山二度游:大鍋城也有個克里姆林 31 始於莫斯科的伏爾加河之旅:一口被流放的鍾 32 一直游到伏爾加格勒:地下司令部、太空艙與戰役廢墟 33 搭火車去阿斯特拉罕:南部邊疆的歷史重鎮 34 自駕埃利斯塔:卡爾梅克人的堅韌 35 黑海-裏海草原:各方勢力在此角逐 綜論篇 36 引弓之民的連續性 37 草原文明與草原帝國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