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轉化激勵-理論.法規政策與進路 周賀微 9787513091046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知識產權
NT$62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3*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科技成果轉化激勵-理論.法規政策與進路
ISBN:9787513091046
出版社:知識產權
著編譯者:周賀微
頁數:29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3548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對科技成果轉化中涉及激勵機制的理論問題、本質問題展開研究,深度結合我國當前科技成果轉化狀況進行剖析,展示我國科技成果轉化激勵的法規政策及其內在運轉機制和效果,根據具體情況提出我國科技成果轉化激勵面臨的挑戰、法規政策執行面臨的困難與產生的問題、解決方案等,以此回應我國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方面的制度政策完善需求,更好地服務科技強國、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為我國科技成果轉化貢獻智慧,為科技成果轉化激勵實踐提供一定的參考。 本書適合科技成果轉化管理者、實務工作者以及科學研究者閱讀。

作者簡介

周賀微,女,河南駐馬店人,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法學專業博士生,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法學專業法學碩士,鄭州大學法學學士。被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接受為聯合培養博士生。在學術刊物報紙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曾經實際參与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知識產權文獻及信息資料庫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中國特色知識產權理論體系研究」以及多項橫向課題研究,同時主持完成校級科研項目三項。多次參与具有較大影響的知識產權案例實務研究。曾在檢察院、法院、律所實習,曾任院長助理職務在基層法院掛職鍛煉。主要研究方向為知識產權法。

目錄

緒論
一、科技成果轉化研究的緣起及本書目標
二、科技成果轉化研究國內外文獻綜述
三、研究思路與創新、不足
第一章 起點: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概述
第一節 科技成果轉化基本認識
一、科技成果轉化的始祖:技術轉移
二、科技成果轉化的內涵
三、科技成果轉化與相關術語混用的考察
第二節 科技成果轉化目的:為何要成果轉化
一、沒有科技成果轉化,世界會怎樣
二、科技成果轉化對世界發展的價值
第三節 科技成果轉化激勵的歷史視角:由知識產權到科技成果轉化
一、強國政策:知識產權與科技成果互動
二、階段劃分:中國科技成果轉化激勵的發展
第二章 規範:科技成果轉化激勵的立法解讀
第一節 中國科技轉化法規政策中的激勵制度
一、國家層面對科技成果轉化激勵的立法
二、地方科技成果轉化激勵的立法
第二節 中國科技成果轉化激勵的立法特色
一、政策與規定雙軌之下科技成果轉化激勵體系逐步完善
二、科技成果轉化激勵規範政策的行業差異
三、全面性的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方式
第三節 中國科技成果轉化激勵立法的問題
一、科技成果轉化有關立法特性不足
二、科技成果轉化激勵的制度依託比較有限
三、科技成果轉化激勵對象的問題
第三章 實踐:科技成果轉化激勵的落實問題
第一節 科技成果轉化激勵規定落實困難
一、落實前提:激勵科技成果轉化的緣由
二、科技成果轉化激勵落實困難原因剖析
第二節 科技成果轉化激勵的缺失與失衡
一、科技成果轉化激勵缺乏理論邏輯的定性
二、科技成果轉化激勵的主體對象有失偏頗
三、科技成果轉化激勵的行為對象不全面
四、科技成果轉化激勵的效果問題:質量與數量
第三節 科技成果轉化激勵的方式平衡與欠缺
一、科技成果轉化方式的幾種平衡
二、特殊產業科技成果轉化的激勵方式的差異化不足
三、科技成果轉化關係的激勵有待系統推進
第四節 科技成果轉化與國家安全問題
第四章 歸位:科技成果轉化激勵中的政府與市場
第一節 創新領域對政府角色的偏見
一、創新領域對政府角色的偏見核心體現
二、偏見帶來的損害
第二節 政府在科技成果轉化激勵中的能動性
一、科技成果轉化中政府角色與市場角色的關係
二、科技成果轉化激勵中政府的能動性實施
第三節 政府與市場的動態邊界:科技成果轉化激勵中的有為政府
一、主要角色:科技成果轉化激勵的掌舵與揚帆
二、如何看科技成果轉化激勵中的府際之爭
第五章 進路:科技成果轉化激勵的未來
第一節 激勵目的:科技成果轉化激勵的時代使命
一、科技成果轉化激勵目的:實用主義與人類發展
二、科技成果轉化激勵反映還是塑造創新秩序
三、科技成果轉化激勵目的:跨國技術轉移
第二節 科技成果轉化激勵的差異化方案
一、科技成果本身差異帶來的激勵差異化
二、科技成果轉化激勵主體對象的差異化格局
三、激勵衡量:科技成果轉化結果的差異化
四、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方式的改進
五、科技成果轉化的地區差異化:舉國體制與地方差異
第三節 配套激勵:人才培養和組織機構完善
一、科技成果轉化人才培養與培育
二、科技成果轉化激勵的組織視角完善:科技成果轉化協同與合作的激勵
第四節 科技成果轉化激勵的規制
一、科技成果轉化激勵的監管
二、科技成果轉化激勵的違法責任追究
三、審慎包容的科技成果轉化激勵規制原則
四、優化科技成果轉化評估,促進激勵效果的實現
結論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