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對金融穩定的影響 希拉里.J.艾倫 978752202271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金融
NT$394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金融科技對金融穩定的影響
ISBN:9787522022710
出版社:中國金融
著編譯者:希拉里.J.艾倫
頁數:21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3535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在系統梳理數字科技在金融行業應用的基礎上,釐清當前科技應用到底給金融行業帶來哪些風險問題,並探討金融科技時代下金融穩定監管框架設計所面臨的實際難題,分析金融監管機構在應對新金融創新時所面臨的挑戰,總結金融監管機構迄今為止在金融科技監管方面所採取的方法。最後,基於金融監管機構的角度提出一些創新的監管方法,以應對金融科技發展給金融行業帶來的各種金融風險。此外,回顧一些關於金融和科技的爭辯,並思考如何將這些爭辯與本書關注的金融穩定問題進行相互印證。

作者簡介

趙大偉(1983-),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博士,副研究員,現供職于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曾獲中國人民銀行青年課題一等獎,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科技(FinTech)委員會「2017-2018人民銀行金融科技研究課題」一等獎,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金融科技研究中心「金融科技青年論文」一等獎。長期關注金融科技和監管科技,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出版專著《矛與盾——金融科技與監管科技》、Artificial Financial Intelligence in China,主編《AI:智能金融時代》《科技重塑金融——Fin-Tech實踐與展望》《「鏈」通未來——區塊鏈原理、實踐與案例應用》等書籍,參与編寫《金融科技:發展趨勢與監管》《共享金融——金融新業態》《監管科技研究與實踐》《監管科技藍皮書》《中國金融科技運行報告》《金融科技藍皮書》等多本書籍。

目錄

引言
金融科技簡介
對金融科技的批判
「金融科技」與「金融穩定」的概念界定
「金融穩定」的定義
「金融科技」的定義
關於研究對象的說明
本書

內容簡介


第一部分 為什麼要實施預防性監管
第一章 實施預防性監管的理由
交易的不確定性
什麼都不做的代價
預防性監管包括哪些內容?
其他領域的預防性監管措施
預防性監管的成本
創新並不總是「好」的
假如信用違約互換是加密資產
預防性監管是以過程為導向的監管方式
把握好時間窗口的重要性
小結
第二部分 金融科技對金融穩定的影響
第二章 金融科技與風險管理
什麼是風險管理?
機器學習出現之前的風險建模
機器學習與風險管理
編程錯誤和數據問題
「神秘」的模型和自動化偏差
加強協調和相關性
智能投顧
貝萊德集團的阿拉丁資管系統
機器學習與保險
小結
第三章 金融科技與資本中介
資本中介的基礎
銀行與銀行擠兌
影子銀行
金融市場與金融穩定
網路借貸平台
高頻交易
加密資產
擠兌、甩賣和加密資產
自我執行的問題
臉書的加密貨幣Diem
加密資產和貨幣政策
小結
第四章 金融科技與支付
支付體系是如何運轉的?
支付系統是如何失效的?
支付監管
陽複雜系統中的操作風險
移動支付
分散式賬本與支付
支付的替代方案
其他金融基礎設施
關於支付服務供應商的說明
小結
第三部分 金融科技監管與金融穩定
第五章 金融科技和金融穩定監管現狀
什麼是監管?
為什麼創新難以監管?
為什麼監管金融創新尤為困難?
監管機構對創新的支持
監管沙盒
以「創新者為中心」的監管策略是否合適?
金融穩定監管概述
金融科技是如何破壞金融穩定監管的?
合規科技對金融行業的重要性
監管科技帶來的挑戰
小結
第六章 金融科技的預防性監管
信息的必要性
監管實踐與文化
金融監管許可權——法律授權
新技術的預防性監管策略
風險管理演算法的預防性監管
針對機器學習的監管科技干預
操作風險的預防性監管
許可證制度的管轄範圍
許可審查流程
針對智能投資的許可證制度
針對加密資產的許可證制度
小結
第七章 與金融科技發展相關的其他議題
公共部門的創新
創新、專業知識和「允許失敗」
金融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
國際邊界和網路邊界
美國的金融穩定監管
競爭與科技金融
競爭與小型金融科技公司
數據與隱私
網路安全
小結
結論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