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捨離 (經典版) (日)山下英子 9787572617157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湖南文藝
NT$28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5*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斷捨離 (經典版)
ISBN:9787572617157
出版社:湖南文藝
著編譯者:(日)山下英子
頁數:22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3446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斷舍離創始人山下英子經典作品,斷舍離理論三大支柱(斷舍離、俯瞰力、自在力)之一,暢銷超160萬冊。 全新翻譯文本,修訂概念和表述數百處。 修訂張德芬推薦序,增補作者山下英子新序言。 斷舍離多次入選年度流行語,《人民日報》新媒體30餘次發帖推薦。 小開本雙封設計,便攜閱讀。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心理勵志類圖書,是斷舍離書系中出版最早的版本。「斷舍離」是通過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讓人生舒適的行動指南。也就是通過收拾家裡的雜物清理內心的廢物,讓人生積極向上的方法。「斷」是斷絕不要的東西,「舍」是捨棄多餘的廢物,「離」是脫離對物品的執念。只要以自己為主角,立足當下去思考什麼是適合自己的,並不斷促進空間的新陳代謝,生活就會向好的方向轉變。物品如此,事情如此,關係也是如此。一旦開始這樣的轉變,環境會變得清爽,心態也會由此改善,從內到外都會煥然一新。本書內容通俗易懂,從中國傳統哲學中多有借鑒,適合普通大眾閱讀。

作者簡介 山下英子,一般財團法人「斷舍離」代表,「斷舍離」推廣人。早稻田大學文學部畢業。大學期間開始學習瑜伽,從瑜伽的修行哲學「斷行·舍行·離行」中提煉出「斷舍離」的思維方式並用於日常生活的「整理」,逐漸建立起任何人都能做到的「自我探查法」。「斷舍離」也是刺激思維新陳代謝的思路轉化法。現在,在日本本土與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不論年齡、性別、職業,規模龐大的支持者們都在自發倡導「斷舍離」。從首次出版的《斷舍離》面世以來,山下英子獨著、主編的眾多「斷舍離」相關圖書也在亞洲、歐洲各國出版,成為累積銷量超過900萬冊的現象級暢銷書。現在,除了書籍出版,作者還通過互聯網、報紙、雜誌、電視、廣播等各種媒體全力發展斷舍離事業。 面向讀者徵集讀後感或「我與斷舍離」的故事,不限形式,參与者將有機會優先獲得斷舍離相關新書或周邊,優秀分享者將獲得作品在山下英子官方微博展示的機會。

目錄 第一章 知其所以然,就能激發乾勁——斷舍離的機制
斷舍離是一種「無須收拾的收拾法」
為什麼說斷舍離是「無須收拾的收拾法」?
斷舍離和收納整理術的區別是什麼?
篩選物品能讓我們有所「領悟」
找回被物品奪去的空間與精力
從衣櫃開始的自我革命
似有若無,似無若有
人與物之間的關係也會改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實踐引起意識變化的過程
打開內在智慧的感應器
物品要被使用才能發揮價值
斷舍離專欄1 蒙古人與斷舍離式生活
第二章 我們為什麼收拾不好——扔不掉的理由
物品不請自來的社會
划算與折扣的陷阱
入口是「斷」的閘門,出口是「舍」的閘門
香魚是不是變成了鯰魚?
「無法捨棄物品」的三類人
總之就是不在家!不想呆在家!——逃避現實型
物品與回憶的數量都多得驚人——執著過去型
一味擔心少了這件東西會帶來困擾——擔憂未來型
對「現在」的界定因人而異
無法捨棄=不想捨棄
雜亂無章的房間就如同得了「便秘」
廢品和灰塵中顯露出的「停滯運」與「腐爛運」
將廢品進一步分為三類
認清物品與自己之間的關係是否還有活性
時間軸偏離到了過去與未來
不把重點放在非日常使用物品上面
找回對自己的信賴
從減分法轉向加分法
無視與否定所散發出的負能量
讓房間變得「髒亂」的心理
重新思考住處的意義
斷舍離的目的是「住育」
嘗試認識居住環境——擺脫「不知不覺」
讓自己安心的地方,才是真正的住處——自己款待自己
斷舍離專欄2 南丁格爾談居住環境與健康
第三章 先從整理頭腦開始——斷舍離式思維法則
訣竅在於完全立足自我軸,並把時間軸放在「當下」
立足「自我軸」的訣竅——找准主語
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比喻人與物之間的關係,了解「當下」的意義
釐清「掃除」這一通稱概念
去關注「不扔東西所造成的損失」
「越是別人的東西,越看起來像垃圾」——如何處理同一屋檐下的人的物品
將周圍人捲入「斷舍離旋風」中
從信息過剩到知行合一
「相」的世界與意識的世界
從今往後要「知行合一」——重要的是訓練
「扔了可惜」的真實含義
從公共事業建設支出削減問題看兩種「可惜」
生活就是不斷地選擇,要鍛煉「選擇力」
不要讓自己面對大量的物品
寫給仍舊「扔不掉」「送不出」的你!
斷舍離專欄3 小松舊民居普及計劃——重現活力的舊民居
第四章 接下來,該讓身體動起來了——斷舍離的實踐方式
如何增強「收拾」的動力?
用「集中於一點的完美主義」提升動力
根據目的,選擇從何處著手
斷舍離,最重要的是從捨棄做起
從「怎麼看都與垃圾無異的物品」著手
垃圾分類這道難關
垃圾的大類
捨棄物品時的「抱歉」與「感謝」
將物品轉送他人時,不是「送給你」,而是「請你收下」
按大中小的順序,將「三分類法則」落實到整理收納上
為什麼說分三類剛剛好?
「七五一法則」,幫你打造寬鬆空間
與「總量限製法則」相伴相隨的「更新換代法則」
一步取用法則&自立、自由、自在法則
一步取用法則
自立、自由、自在法則
「需要時再說主義」也不錯
斷舍離專欄4 斷舍離比較級
第五章 暢快與解脫,還有愉悅——在看不見的世界中加速發生的變化
「自動運行法則」——建立自動整理機制
關於自動整理機制
斷舍離與自動運行
藉助物品提升自我印象
通過留下來的物品看清自我
大?使用高於自我定位的物品
斷舍離並不是提倡清簡生活
還會發生更多「看不見的變化」
從自力到他力的加速變化
說說「礙事」這個詞——陰性直覺與陽性直覺
如深海之水向上翻湧——來自宇宙的助力
從「擁有」的思維模式中解脫出來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