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3*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週刊與抗戰時期國統區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研究 ISBN:9787010251837 出版社:人民 著編譯者:湯志華 頁數:31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3462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以《新華日報》《群眾》周刊為研究對象,以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為研究視角。堅持歷史與邏輯相統一,借鑒傳播學5W理論,運用文獻研究、比較研究等方法,在系統研究抗戰時期國統區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主體、受眾、內容、形式、特點、效果基礎上,總結和揭示抗戰時期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經驗規律,進而分析對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啟示。就學術視野而言,作者將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研究視角從抗戰時期中共領導下的政權區域轉換至國民黨統治的大後方區域,改變了以延安為中心區域的傳統研究思維。就現實意義而言,對於進一步認識和把握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基本規律,做好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工作,推進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話語權建設具有重要價值。作者簡介 湯志華,江西永豐人,法學博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指委委員,全國思想政治理論課年度影響力人物,八桂學者、廣西首屆思想政治教育領軍人物。現任廣西師範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宣傳部部長兼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中共黨史研究。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一般項目和省部級課題10餘項,出版著作5部,主編教材3部,參編教材4部;已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獲得廣西優秀社科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省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目錄 第一章 《新華日報》《群眾》周刊的辦刊背景及宗旨第一節 創辦的時代背景 第二節 創辦過程及發行概況 第三節 辦刊定位和宗旨 第二章 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前提:為爭取國統區輿論話語權的鬥爭 第一節 開展有理有節鬥爭,打破國民黨新聞檢查話語封鎖 第二節 塑造中共在國統區的媒介形象,消解國民黨的話語誹謗 第三節 進行廣泛抗日政治動員,爭取有利的話語空間 第三章 《新華日報》《群眾》周刊推進國統區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歷史進程 第一節 武漢時期的《新華日報》《群眾》周刊 第二節 重慶初期的《新華日報》《群眾》周刊 第三節 共產國際解散前的《新華日報》《群眾》周刊 第四節 共產國際解散后的《新華日報》《群眾》周刊 第四章 《新華日報》《群眾》周刊推進國統區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主體與受眾、主要方式與內容 第一節 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主體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受眾 第三節 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主要方式 第四節 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主要內容 第五章 《新華日報》《群眾》周刊的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話語風格 第一節 與土地革命時期黨在國統區秘密出版的代表性刊物的話語風格比較 第二節 與延安時期《解放》周刊、《解放日報》話語風格比較 第三節 與國統區不同政治傾向報刊的話語風格比較 第四節 《新華日報》和《群眾》周刊的話語特點——以社論為例 第五節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話語價值取向 第六節 豐富多彩的話語表達方式 第六章 抗戰時期馬克思主義在國統區大眾化的效果分析 第一節 加強了國統區地下黨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 第二節 在國統區民眾中樹立了中共光輝形象 第三節 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國統區的傳播 第四節 堅定了全民族抗戰必勝的信心 第五節 推動了國統區抗日救亡運動 第六節 影響和團結了大批國際友人 第七章 抗戰時期黨在國統區的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特點、經驗及啟示 第一節 抗戰時期國統區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基本特點 第二節 抗戰時期國統區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基本經驗 第三節 抗戰時期國統區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現實啟示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