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3*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法律人的道德性-職業倫理案例選集 ISBN:9787519474928 出版社:光明日報 著編譯者:陳新宇 叢書名:光明社科文庫 頁數:22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3469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作為《法律職業倫理》課程的案例教學用書,本書收集了大量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法律職業倫理相關案例,組建系統的案例群;提供每個案例的基本事實,進而從具體案情出發,於法律職業倫理的維度提出問題,引導教學中的分析與研討,從而在教學中將規範與實踐相結合。案例的編排結構上,本書的案例按照律師、法官、檢察官、警察等法律職業的類別進行編排,通過案例具體展現上述法律職業分別具有的倫理規則。案例的選取範圍上,既包括歷史性的案例材料,用於追溯法律職業倫理的歷史源流與發展,也包括近年出現的新案例,關注當下法律職業倫理於世界範圍內的實踐情況;最終做到歷史的視野、比較的視野和中國的實際三個觀察角度相結合。作者簡介 陳新宇,清華大學長聘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法學院近代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領域為法律史、比較法和法律職業倫理。著有《尋找法律史上的失蹤者》《帝制中國的法源與適用》等。目錄 導論第一篇 律師職業倫理 律師能否為壞人辯護?——辛普森殺妻案 律師能否為委託人的犯罪行為保密?——快樂湖遺屍案 律師應否披露不利於委託人的情況?——斯堡丁交通事故案 如何理解律師對法庭的真實義務?——特朗普前律師邁克爾·科恩的相關事件 律師在庭外發表言論的邊界何在?——律師爭相報道李某某犯罪案件 如何理解律師對委託人的忠誠義務?——魯南製藥股權信託糾紛 律師對法庭真實和對委託人忠誠如何平衡?——特朗普前律師被暫停律師執照 律師面對同時性利益衝突該怎麼做?——IBM v Levin案 律師面對連續性利益衝突該怎麼做?——美國訴華為案 如何理解律師的社會責任?——武昌捐獻遺產天價諮詢費案 法官和律師是「相看兩生厭」嗎?——律師吳某某「大鬧法庭」事件 如何判斷律師偽證罪的成立與否?——律師李某偽造證據、妨害作證案 律師個體利益何以影響公共利益?——英國律師持續罷工事件 第二篇 法官職業倫理 如何維護法官的獨立審判精神?——大津事件 法律真實和客觀真實在司法中如何權衡?——法官莫某某玩忽職守案 司法如何統一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天津趙某某玩具氣槍案 如何看待網路輿論對司法的影響?——浙江南潯「臨時性強姦」案 司法如何統一天理、國法、人情?——山東聊城辱母案 法官以學者身份參与公共討論合適嗎?——波斯納法官撰書 《國家事務:對柯林頓總統的調查、彈劾與審判》受批評事件 高級法官的沉默比發言更重要?——我國最高院原副院長評「許霆案」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如何以法律技術處理政治問題?——羅伊訴韋德案被推翻 第三篇 檢察官職業倫理 如何理解檢察官的忠誠義務?——「獵狐」行動追捕孫某案 檢察官如何履行客觀公正義務?——阿寶電腦租賃騙局案 檢察院如何深化刑事立案、偵查、審判監督?——檢察院積極介入「唐山打人案」 如何理解檢察官規範言行的重要性?——檢察官當庭發表「受賄不辦事」論事件 檢察官如何自我約束業外活動?——重慶「黑老大」指認檢察官「保護傘」事件 如何理解檢察機關的職能邊界?——桂林市全州縣人民檢察院履職不當事件 如何理解韓國檢察體制的特殊性?——李明博案與李在鎔案中的韓國檢察官 檢察官利用輿論影響案件有何危害?——華裔教授陳某被捕案:美國檢察官被指利用輿論干擾司法公正 第四篇 警察職業倫理 警察如何平衡使用暴力和保護人權之間的關係?——黑人弗洛伊德死於警察暴力執法事件 美國警察即時強制盤查權的邊界在何處?——特里訴俄亥俄州案 第五篇 仲裁員職業倫理 如何理解仲裁員的披露義務?——敖勞不拉煤礦申請撤銷仲裁裁決案 仲裁員面對關聯案件利益衝突時應如何處理?——戶胡支行申請撤銷仲裁裁決案 第六篇 公證員職業倫理 公證員虛假公證將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公證員協助黑社會「套路貸」詐騙獲刑 公證員玩忽職守將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西安寶馬彩票案公證員不正確履職 第七篇 法律職業倫理的歷史視野 如何理解古代幕友的職業倫理?——汪輝祖與《佐治葯言》 如何理解中國古代的君與司法官、司法官與吏的關係?——李離自刎 中國古代司法官員應遵循怎樣的職業倫理?——張釋之執法 如何理解中國古代訟師的地位和背後的成因?——鄧析之死 如何理解中國古代法律文化中「家」與「國」的關係?——舜負父而逃 民國時期的律師應遵守哪些職業倫理?——楊光憲與他的《大律師宣言書》 第八篇 綜合性案例 律師如何在庭外言論中恪守忠誠義務?——王某某藏匿案卷材料案 法官、檢察官如何貫徹「有錯必糾」?——聶某某強姦殺人案於21年後改判無罪 學者評論司法判決的界限在何處?——教授刊文「罵法官」事件 多種法律職業的倫理如何在衝突中達成平衡?——小說《全面披露》中的控辯角力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