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故事的另一種講述 王曉暉 9787108077646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NT$439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3*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故事的另一種講述
ISBN:9787108077646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著編譯者:王曉暉
頁數:28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3411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這是一本關於中國新聞社對外話語方式探索的書,是一個記者的新聞嘗試。中國新聞社的70年,是從中國在世界上發不出聲音到中國奇?刷新世界耳目的70年,是中國學習與世界對話的70年。中新社一直站在中國和世界之間,把中國講述給世界。作者有36年的記者生涯,是在中新社這個平台下被「中新風格」滋養的36年,是與中新社一起成長的36年。為中國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話語環境,作者以「有溫度、有角度、專業有效、有責任有擔當的新聞服務」為宗旨,辛勤耕耘,筆耕不輟,選其優秀文章結集成冊。

內容簡介

本書提供了從實踐探索與理論探究兩方面對於創新國際傳播、講好中國故事的一種嘗試,輯錄了作者從事新聞行業期間采寫的優秀報道,匯聚了作者當年對萬里、彭真、王漢斌、李肇星等領導人的採訪,以及對於光遠、吳敬璉、劉吉、厲以寧、江小娟、姜奇平、王蒙、張賢亮等學術界、文化界、經濟界名人的訪談,反映了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進步,也從國際傳播學角度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更多解釋力。

作者簡介

王曉暉,現任南開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高級記者(二級),曾任中國新聞社時政記者、文化記者、政文部主任、總編室主任、副總編、美國分社社長、黨委副書記、總編輯兼副社長。2022年2月調任南開大學。獲評首屆全國百佳新聞工作者、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全國新聞出版行業領軍人才,獲頒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多次獲得中國新聞獎、全國人大新聞獎。主要研究領域:在新聞實戰中,構建對外話語方式,探索講好中國故事的專業有效路徑。

目錄

第一輯
中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紅椅子
「橡皮圖章」變硬了
共和國第四任委員長彭真記事
張潔清:在偉人身後
萬里退休不發愁
猛士劍膽王漢斌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李肇星印象
中國立法神話——《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的誕生及兩次修改
中國行政官員臨「海」彷徨
「中國腦庫」與中南海
官商心儀黑帽子
「回歸是一個大Party」——澳門孩子心中的回歸
第二輯
神氣十足於光遠
吳敬璉:諤諤中南海
思想如大河,理論像新詩——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劉吉訪談錄
厲以寧的多面人生
小涓非細流——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江小涓印象
網路奇人姜奇平
王蒙憶冰心
紺弩九十歲
張賢亮的《青春期》
小苗和大樹的對話
斯妤如斯
宗璞:風廬靜寫文人心
《豐乳肥臀》和莫言
第三輯
山西的心思
遭遇香港文化
中國人在塞納河邊
全球化,誰的盛筵?
中國文人被冷落了?
一九九六,中國文學年?
文學的花絮飄落下來
中國作協年輕了——中國作協書記處四位新人印象記
北京文壇嘆林希
南開二人轉
帶心的採訪
第四輯
《六十年 中國風》代後記
《中國式震撼》代後記
中新社探索中國特色話語和敘事體系構建的歷史脈絡和實踐價值
用「中國共產黨的『十萬個為什麼』」撬動世界對第一大政黨的好奇心——中新社不斷探索講好中國共產黨故事新路徑
新全球化時代的中新社與「中新風格」——「中新風格」在對外話語體系構建中的獨特價值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