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調查就是解決問題-毛澤東調查研究之路 ISBN:9787514712377 出版社:學習 著編譯者:蔣建農 頁數:49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3406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是為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30周年創作的,毛澤東一生致力於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和建設相結合,是中國共產黨關於調查研究工作的首倡者和力行者。本書站在新時代的起點,系統梳理、綜合研究和客觀描述毛澤東關於調查研究的理論與實踐史,闡述總結毛澤東關於調查研究的思想和方法,對於廣大黨員幹部改進工作方法、增強工作實效,進一步做好調查研究工作,全面推進新時代各項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積極的實踐意義。作者簡介 蔣建農,男,1961年11月出生,原籍河南信陽。自1978年起,先後就讀於河南大學和吉林大學歷史系,獲歷史學學士和碩士學位。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原主任、研究員,現為華南師範大學特聘研究員、博導。長期從事毛澤東生平著作思想、黨史黨建、民國史、新中國史研究。曾在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中央辦公廳、求是雜誌社、中共撫州市市委等單位歷練。系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全國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社會兼職為中國抗日戰爭學會副會長、中華口述史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現代史學會常務理事、毛澤東研究會常務理事和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同行評議專家、教育部「長江學者」評審專家。著有《毛澤東傳》《知識分子與當代中國社會》《毛澤東著作版本編年紀事》《當代中國統一戰線思想史》等專著10餘種,擔任《四十年國是反思叢書》和《毛澤東研究事典》《當代中國政治大事典》《中國政黨百年風雲錄》《圖說長征》叢書,以及《影響二十世紀中國的十種社會思潮》等40餘種書籍主編或副主編,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其中兩種書籍分別獲得1993年度和1998年度中國圖書獎。作為首席專家、課題組副組長或子項目負責人,主持或參与6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另主創九集電視專題片《情系毛澤東》(負責撰稿和策劃),參与《新中國》《百年中國》《黨史上的今天》《為了勝利的彼岸》《廣州起義》和《遵義會議》等電視片的創作和撰稿。目錄 序篇一、中國出了個毛澤東 二、歷史選擇了毛澤東 三、沒有毛澤東,中國至少還要在黑暗中再徘徊二三十年 四、毛澤東——社會主義中國的奠基人 五、實事求是一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 第一章 調查研究立志改造中國與世界 一、讀有字之書,又讀無字之書 二、中華民族的社會,將較任何民族為光明 三、踏著人生社會的實際說話 四、試驗工讀主義和組織旅法勤工儉學 五、確立馬克思主義信仰 第二章 披荊斬棘的探路人 一、湖南建黨、建團 二、勞工是社會的台柱子 三、在聯合戰線的博弈中分析中國社會各階級 四、誰贏得了農民,誰就贏得了中國革命 (一)在韶山開展農運的實踐 (二)在第六屆農民運動講習所的調查研究 (三)指導和推動全國農民運動 (四)湖南農民運動調查研究報告 五、獨立自主開闢中國革命道路的最初探索 (一)提出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方針 (二)關於如何開展土地革命的摸索 (三)創建工農兵蘇維埃政權的思索 第三章 調查研究開闢中國式革命道路 一、調查研究為做「革命的山大王」提供思想準備 (一)領導創建井岡山根據地,實現了第一次戰略轉折 (二)在贛西南和閩西實現了以鄉村為中心工農武裝割據聯合連片的新發展 (三)九打吉安與羅坊會議從攻打大城市為主的「左」傾錯誤方向重新回到贛西南根據地,繼續堅持以農村為中心的中國特色革命道路 二、調查研究形成土地革命路線 (一)中國共產黨的首個土地法:《井岡山土地法》的誕生 (二)《興國土地法》的出台 (三)土地革命路線的制定 三、調查研究指明武裝鬥爭的方向 (一)找到了中國革命的依靠和團結力量 (二)紅軍中的調查研究實踐 (三)思想建黨與政治建軍 四、調查研究為蘇維埃政權建設制定政策 (一)調查研究與根據地經濟建設 (二)調查研究與根據地社會變革 (三)調查研究與蘇區基層政權建設 五、調查研究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開端 (一)調查研究與反對本本主義 (二)調查研究與群眾路線觀點 (三)調查研究與毛澤東思想的初步形成 第四章 從戰爭中學習戰爭——關於長征落腳點的戰略抉擇 一、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前各路紅軍創建新根據地的嘗試 二、長征初期中央紅軍創建新根據地的鬥爭 三、中央紅軍在川滇黔地區創建新根據地的鬥爭 四、中國革命中心的北移與長征落腳點的確定 五、落腳陝甘——長征以我們的勝利,敵人的失敗而告結束 六、奠基西北——中國革命新的大本營 第五章 調查研究促進毛澤東思想的形威和全黨思想的統一 一、十年革命戰爭實踐的總結——《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 二、奠定調查研究的哲學基礎——《實踐論》與《矛盾論》 三、以調查研究轉變黨的學風作風文風 (一)編印《農村調查》揭開延安時期調查研究活動的序幕 (二)以調查研究作為開展整風的突破口 (三)掀起全黨調查研究的新高潮 四、一場特殊的調查研究活動——延安文藝座談會 (一)延安文藝座談會召開的背景與原因 (二)為召開延安文藝座談會進行的調查研究 (三)延安文藝座談會的召開及「二為」方向的確定 五、研究中共黨史促進全黨思想統一 (一)學習研究中共黨史的緣起 (二)如何研究中共黨史 (三)系統總結黨史促進思想統一 第六章 調查研究與耕者有其田——中國農民千年夢想的實現 一、土地革命新高潮的興起與偏頗 二、土改出現「左」傾錯誤的原因 三、運用調查研究糾「左」 四、在深人調研中確立土地革命總路線 五、調查研究的新篇章 第七章 調查研究探索中國式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一、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造之路 (一)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提出 (二)制定社會主義性質的憲法 (三)三大改造的重中之重 二、立足國情確立新中國工業化道路 (一)確定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戰略方針 (二)根據國內外形勢的變化適時調整工業布局 (三)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經濟結構比例 (四)實事求是糾正「大躍進」造成的工業高指標等問題 (五)立足世情國情提出和推動三線建設 三、以調查研究推動農業合作化的健康發展 (一)開闢不同於蘇聯模式的中國農業合作化道路 (二)農業合作化第一階段的兩次整頓 (三)加速推進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動因 (四)在編輯《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過程中「周遊列國」 (五)大力推動血吸蟲病防治工作 (六)在農業合作化基礎上探索中國農業的發展道路 四、適時調整農村人民公社體制 (一)發起人民公社化運動 (二)及時調整人民公社生產關係 (三)形成大興調查研究思想 (四)親自開展和組織農村調查工作 (五)順應民意端正農村幹部作風 五、社會主義條件下調查研究理論方法的豐富和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