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4*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實踐與理論-中國社會經濟史與法律史研究 ISBN:9787559867261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 著編譯者:黃宗智 叢書名:實踐社會科學系列 頁數:79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3363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尊西人若帝天,視西籍如神聖」,這是「五四」時期「國粹派」學人鄧實對當時知識界風氣的描述。一百多年過去了,中國知識界的氛圍固然有了很大改觀,但似乎仍末完全擺脫崇洋媚外的心態,一切以西方觀念為最後依據的現象仍普遍存在。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黃宗智教授和他近年大力提倡的「實踐社會科學」進路的中國研究顯得異常引人矚目。由《文史哲》雜誌與《中華讀書報》聯合開展的2022年度「中國人文學術十大熱點」評選結果中,黃宗智教授「倡導從中國實際出發的社會科學」位列其中,可以說黃教授以一己之力貢獻了一個學術熱點。在本書中,黃宗智教授對「實踐社會科學」的方法、理論等做了清晰、深入的說明,並向我們展示了循此進路可能達到的研究深度和廣度。相信此書的出版,必能助力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推動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早日實現獨立自主。作者簡介 黃宗智,1940年生。著名歷史學家。普林斯頓大學學士,華盛頓大學博士。師從著名學者蕭公權教授。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校區(UCLA)歷史系教授,1991年晉陞「超級教授」(Protessor,Above Scale),2004年榮休。中國研究中心創辦主任(1986-1995年)。Modern China(《近代中國》)創刊編輯(1975年至今)。《中國鄉村研究》(Rural China)創刊編輯(2003年至今)。現為中國人民大學講座教授。主要學術興趣為明清以來的社會史、經濟史和法律史。主要著作有:《清代的法律、社會與文化:民法的表達與實踐》、《法典、習俗與司法實踐:清代與民國的比較》、《過去和現在:中國民事法律實踐的探索》、《經驗與理論:中國社會、經濟與法律的實踐歷史研究》、《長江三角洲的小農家庭與鄉村發展》(美國亞洲研究協會列文森最佳著作獎)、《華北的小農經濟與社會變遷》(美國歷史學會費正清最佳著作獎)、《超越左右:從實踐歷史探尋中國農村發展出路》等。目錄 導論第一編 悖論實際與理論概括:農村社會經濟史研究 第1章 中國研究的規範認識危機——社會經濟史的悖論現象 第二編 表達/話語與實踐:法律史研究 第2章 介於民間調解與官方審判之間:清代糾紛處理中的第三領域 第3章 中國的「公共領域」與「市民社會」?——國家與社會間的第三領域 第4章 學術理論與中國近現代史研究——四個陷阱和一個問題 第5章 近現代中國和中國研究中的文化雙重性 第三編 現實關懷的學術研究 專題一 實踐社會科學建構 第6章 認識中國——走向從實踐出發的社會科學 第7章 悖論社會與現代傳統 專題二 實踐法史研究 第8章 中國法律的實踐歷史研究 第9章 中國法律史研究的現實意義 第10章 《歷史社會法學:中國的實踐法史與法理》 專題三 實踐經濟史研究 第11章 從實踐出發的經濟史和經濟學 第12章 明清以來的鄉村社會經濟變遷:歷史、理論與現實 第13章 「家庭農場」是中國農業的發展出路嗎? 專題四 非正規經濟研究 第14章 中國被忽視的非正規經濟:現實與理論 第15章 中國發展經驗的理論與實用含義:非正規經濟實踐 第16章 重新認識中國勞動人民:勞動法規的歷史演變與當前的非正規經濟 專題五 國家體制與經濟體系的探討 第17章 集權的簡約治理——中國以准官員和糾紛解決為主的半正式基層行政 第18章 「項目制」的運作機制和效果是「合理化」嗎? 第19章 國有企業與中國發展經驗:「國家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第20章 道德與法律:中國的過去和現在 後記一 法學和社會科學應該模仿自然科學嗎? 後記二 問題意識與學術研究:五十年的回顧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