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4*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下一個物種 ISBN:9787573015099 出版社:海南 著編譯者:邁克爾.坦尼森 頁數:26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3263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1 對熱帶雨林、峽谷、火山口、戰場、核輻射地帶、洞穴的生命狀態進行一線實地考察,全方位了解地球生命的現狀以及原由。 2 釐清人類和地球的關係,去除人類的自大與傲慢,用事實和數據闡明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人類善待自然和生命是多麼重要! 3 全新改版,全面校訂。 4 依託科學和事實對未來進行預測,地球生命的進化以及人類未來的命運。內容簡介 作者在書中依託在世界各地的實地考查,探討了自然的未來和即將到來的第六次大滅絕,以及人類能否熬過大滅絕的考驗,並以此進行了一系列推理思考:沒有了人類,海洋是否能夠恢復以前的面貌?生命的形態能否恢復到人類出現之前變得非常大?會有極少數人類熬過即將到來的大滅絕嗎?這些人群會不會孤立成為不同的物種?征服火星能否帶來另一種形態的人類?我們能否將思想上傳至電腦成為一種虛擬形式的生命?基因工程能夠創造出一種更加智能、更加長壽的生物嗎?我們該如何識別下一種人類?他們在哪? 邁克爾·坦尼森從二疊紀生命大滅絕、物種的起源、演化、人類發展的歷史、人類的進化、人口的快速增長帶來的諸多環境問題等多角度,採訪了近210位科學家、環保人士,得到了大量的一手資料,用事實和數據闡明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人類善待自然和生命是多麼的重要!作者簡介 邁克爾·坦尼森,科學作家,曾經創作過300多篇文章發表在《發現》《科學美國人》《新科學家》《國家野生動物》《奧杜邦》《科學》《史密森尼》及其他期刊。他曾是杜克大學尼古拉斯環境與地球科學學院的媒體研究員。目錄 序言 I 譯者的話序言 II 我們無法預測的未來 第一部分 回顧過去 第一章 大滅絕:犯罪現場 生命的壯麗篇章 白堊紀大滅絕事件 生命的第二次創造 第二章 最初的協同作用 氧氣讓美夢成真 非洲之旅 第三章 理論基礎 地質學引路 島嶼生物地理學 安第斯山脈的島嶼 第四章 人類向另一個物種進化 鱷魚對人類的影響 人類譜系 第二部分 警示,危險的未來 第五章 警示信號Ⅰ:土壤 污染時期 下一個綠色革命 亞馬孫的黑土 土壤被侵蝕 新的空間 土壤正處於瀕危狀態 第六章 警示信號Ⅱ:我們的身體 臨界數量和人群疾病 隨歐洲人而來 轉向非洲 超級病菌的出現 第七章 警示信號Ⅲ:魷魚和抹香鯨 跟隨斯坦貝克 深海潛水者 第三部分 無人地帶 第八章 看得到的結局 生態系統對人類的意義 人類的價值選擇 現代城市與自然的糾結 第九章 漫長的恢復 過去的災難 新物種 物種滅絕,生命不息 第十章 陷入困境的海洋:海洋的未來 海洋酸化與拉撒路的復活 深海危機 雜草似的物種 第十一章 食肉者之爭 脆弱的捕食者 房間里的大象 第四部分 現在該怎麼辦 第十二章 巨型動物的衰退和復興 為垃圾堆平反 肉餡陷阱 野性呼喚的回歸 未來的物種 第十三章 入侵火星 火星上的生命 搜索火星 生物圈 2 號與火星生存 第十四章 人類進化已終止?基因突變 不祥的預兆 第十五章 超越智人 上傳思想 人工智慧問題 從懸崖邊逐漸後退 致謝 註釋 地質年代表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