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符號美學與藝術產業 ISBN:9787569061611 出版社:四川大學 著編譯者:趙毅衡 叢書名:趙毅衡意義形式論五書 頁數:29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7447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藝術產業化是當今社會文化的一個重要趨勢。 全社會性的藝術活動,以及由此形成的各種各樣的「藝術產業」,與純藝術非常不同,而相當依賴「美學」的感性出發點,因此適宜用「符號美學」這個外延寬廣的傘形術語。 本書提出:大量原先並非藝術的人與事捲入藝術,最重要的動因是物一實用符號一藝術符號之間的「三聯滑動」。而這三聯滑動更可能成為「三聯部分滑動」,從而使得商品包裝、建築設計等經濟活動推動生活空間與公共空間的「美學化」。數字時代的短視頻、AI美術等,無以復加地擴展了「日常生活美學」。本書結論指出:「感性原則」使當今美學傾向於回到符號進展的中間態。作者簡介 趙毅衡(1943—),專攻符號學、敘述學、形式論。中國社會科學院碩士,伯克利加州大學博士。1988年起任教於英國倫敦大學;2002年起任四川大學教授。著有《遠遊的詩神》《重訪新批評》《文學符號學》《當說者被說的時候:比較敘述學導論》《符號學:原理與推演》《廣義敘述學》以及The Uneasy Narrator: Chinese Fiction from the Traditional to the Modern, Toward a Modern Zen Theatre等。目錄 導論 藝術產業的符號美學:可能並且必要1 面對當代文化的「符號美學」 2 當代藝術產業實踐 3 「藝術產業」四圈層六分區 4 在當代研究符號美學的必要性 第一部分 當代藝術產業 第一章 「泛藝術化」 1 「泛藝術化」說法的由來 2 「泛藝術化」與現當代文化 3 商品附加藝術 4 公共空間藝術 5 「現成物」藝術與「大地」藝術 6 生活方式的藝術化 7 圖像化與數字化 8 關於「泛藝術化」的辯論 9 「泛藝術化」是人類文化的未來 第二章 藝術產業的「合目的的無目的性」 1 翻轉康德:藝術產業的「合目的的無目的性」 2 從康德到阿多爾諾 3 批判學派的重大影響 4 馬克思與馬克思主義者對藝術產業的看法 5 符號美學對藝術產業的理解 第三章 藝術產業的符號學理論基礎:三聯滑動,三聯部分滑動,三性共存 1 物-符號二聯滑動 2 物-符號-藝術三聯滑動:「藝術與垃圾為鄰」 3 展示:文化的點金魔術 4 三聯「部分滑動」與「三性共存」 5 「部分藝術性」作為產業藝術的基礎 第四章 藝術意義的三分科配置:符形/符義/符用 1 符號意義研究三分科 2 符形學 3 符義學 4 符用學 5 三維配置與中國書法 6 「藝術無贗品」 第二部分 藝術產業文本的意義方式 第一章 設計作為符號過程 1 為何要研究設計? 2 設計作為一種符號意義活動 3 設計的類別 4 設計的藝術 5 設計的尺度 6 元設計 第二章 抽象藝術與當代設計符號美學 1 商品藝術設計與抽象風格 2 抽象藝術與現代設計發展 3 現代設計的意義特徵 4 現代商品需要的藝術性從哪裡來? 5 抽象藝術與商品設計的「合一編碼」 第三章 城市空間藝術化與建築「表皮美學」 1 人類文明最顯眼的符號 2 城市空間藝術化 3 現代與後現代建築 4 後現代建築的表皮美學 第四章 藝術產品中的「主體部件租賃」 1 藝術不全是藝術家主體性的產物 2 主體局部進入藝術文本 3 「自虛構」中的虛構自我 4 碎片式主體性 第五章 多媒介文本中的重複與變異 1 重複的文化與心理機制 2 藝術文本內重複 3 文本外重複與互文增殖 4 藝術諸媒介的差異衝突 5 音畫分列對位 6 音畫不同步改變敘述節奏 第三部分 藝術產業的文本間關係 第一章 聚合系文本 1 雙軸:基本概念 2 寬幅與窄幅 3 聚合系列文本 4 聚合系向未來開放 第二章 當代藝術中「雙軸共現文本」的增生趨勢 1 「雙軸共現」文本 2 當代藝術的聚合偏重 3 當今文化產業的聚合化 4 人工智慧藝術的「聚合遮蔽」 第三章 當代文化中的演示與「互演示」 1 演示藝術的「媒介等值」 2 演示藝術的意動性與可干預性 3 演示因互動而成為「公眾藝術」 4 自我表演與網路「互演示」 第四章 坎普:媚俗的反諷性再生 1 坎普在中國開始盛行 2 什麼是坎普? 3 坎普期待被誰理解? 4 坎普的語境要求 第五章 人工智慧藝術的符號美學 1 人工智慧藝術的現狀 2 人工智慧藝術的興起 3 人工智慧藝術的主體性問題 4 人工智慧的藝術鑒賞能力 5 元宇宙至今是個符號學的思想實驗 6 人工智慧藝術的未來 結語 感覺質與呈符化:當今符號美學的「新感性」趨勢 1 感覺質 2 呈符 3 皮爾斯的十分類,藝術的十進階 4 馬克思主義對「新感性」的洞見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