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更斯男孩 托馬斯.肯尼利 978702018167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人民文學
NT$375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狄更斯男孩
ISBN:9787020181674
出版社:人民文學
著編譯者:托馬斯.肯尼利
頁數:42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7412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1 澳大利亞*寶級作家托馬斯·肯尼利全新力作,《辛德勒名單》之後再掀全球閱讀熱潮
2 狄更斯之子探索澳洲的心路,在無垠的蠻荒之地尋找自我,演繹一場充滿紛爭、勇氣和成長的旅程。
3 一部別樣的狄更斯家庭史詩,一部探索家庭、父子情感與自我發現的價值之書。
4 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對不完美的人的愛。愛一個從不犯錯的人很容易。要了解,然後去愛,這是關鍵!
托馬斯·肯尼利(Thomas Keneally)是澳大利亞的*寶級作家,他的作品備受矚目並多次榮獲國際大獎,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被斯皮爾伯格改編為影史經典的《辛德勒名單》。2020年的新作《狄更斯男孩》出版后,迅速在世界文壇引起廣泛關注,引發閱讀熱潮。這本書呈現了19世紀大文豪狄更斯之子愛德華在異國他鄉的成長經歷,塑造了眾多鮮明飽滿的人物形象,以愛與成長的故事,傳達出對家庭和人生的思索,也傳遞了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善意和羈絆。正如文中哥哥向愛德華說的:要了解,然後去愛,這是關鍵!

內容簡介
《狄更斯男孩》的主人公愛德華是世界文豪狄更斯最小的兒子。狄更斯深愛他的兒女,但總是擔心他們不能像自己一樣全身心投入學習和工作,便把七個兒子中的五個放飛海外,希望他們在那裡得到歷練、揚名立萬。他最小的兩個兒子阿爾弗雷德和愛德華先後到達了澳大利亞,他們也渴望從父親的光環或者陰影中走出。就這樣,愛德華在遙遠的新南威爾士殖民地一個兩千平方英里的牧場,在各種人物的多重擠壓下開始了自己的苦樂人生。
小說以愛德華在澳大利亞的經歷為主線。直面父親的光芒,愛德華在異國他鄉努力適應陌生環境,與各種人物相處,也見證或參与他們的故事,逐漸從一個懵懂少年成長為一名出色的牧場經理人。在作品中,作者對主要人物內心世界進行了深入的刻畫,寫出了他們的喜怒哀樂、對自由、尊嚴的渴望與追求。通過《狄更斯男孩》,我們不僅可以了解狄更斯的家庭歷史、情感羈絆,還能感受到肯尼利對澳大利亞荒野與人性的獨到見解。這本小說通過溫情、治愈的情感展現了一個關於成長、家庭和自我價值的振奮人心的故事,帶我們開啟一場思考與感悟的旅程。
1 普洛恩,你真的懂愛嗎?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對不完美的人的愛。不完美的孩子愛不完美的父母。愛一個從不犯錯的人很容易。要了解然後去愛這是關鍵!
2 親愛的普洛恩,你將嘗試*適合你的生活,這是我唯一的安慰和真誠的信念。
3 我相信那塊土地的自由和野性比在書房或辦公室里做任何實驗都更適合你。
4 希望你在以後的生活中能夠說,你有一個善良的父親。履行你的職責是表達對他的愛意、使他快樂的*好的方式。
5 就這樣,生活改變了。但還可以忍受。
6 我想我可能會更喜歡澳大利亞、紐西蘭或南非。是的,這裏色彩繽紛,但不是我靈魂的顏色。
7 對你們來說,我的父親是一個偉大的作家。但對我來說,他是帶領我們冒險的人,無論在梅德韋河,還是在塔維斯托克莊園或蓋德山的舞台上。
8 越往北走,遼闊的原野越起伏不平,與蒙巴一馬平川的牧場相比,顯得更加寧靜親切。山丘上黃色和赭色的岩石與鹽漬灌木相映成趣。鴯?望風而逃,雖然步態不穩,但實際上跑得比賽馬還快,好像勾引人們追逐,但就連趕羊的狗也太過投入,根本沒心思去追趕它們。
9 我像唱讚歌一樣,唱那悲傷的詩句,歌頌我力不能及的某些事情,讓生者和死者和解。
10 想按部就班長大成人是愚蠢的。死亡使勤奮顯得微不足道。

作者簡介
托馬斯·肯尼利 Thomas Keneally,1935—
澳大利亞當代*著名的作家之一,曾獲邁爾斯·富蘭克林文學獎、澳大利亞年度文學獎等,四次獲布克獎提名。1982年憑藉代表作《辛德勒方舟》獲布克獎,該作品被斯皮爾伯格改編成電影《辛德勒名單》后成為影史經典。托馬斯•肯尼利是一位富有正義感和人道主義情懷的作家,他的創作靈感多來源於史實,擅長在時代背景下刻畫人物的內心情感。《狄更斯男孩》(The Dickens Boy)是2020年他在八十五歲高齡時出版的一部在世界文壇引起廣泛關注的新作。
李堯
資深翻譯家,悉尼大學榮譽文學博士,西悉尼大學榮譽文學博士。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北京外國語大學澳大利亞研究中心客座教授,西悉尼大學兼職教授。1978年起開始文學翻譯,迄今共翻譯出版了英美澳文學、文化、歷史類著作60餘部。2008年因在中澳文化交流,特別是翻譯領域的成績,榮獲澳大利亞澳中理事會授予的傑出貢獻獎章。2018年,榮獲在華澳大利亞研究基金會授予的終身成就獎。

精彩書評
肯尼利是我最喜歡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充滿了情感和智慧。
——斯蒂芬·金
一部具有獨創性的、讓人喜不自禁的小說肯尼利從歷史的書頁中擷取人物,賦予他們生命與激情,躍然紙上,栩栩如生。
——《澳大利亞人報》
肯尼利擅長將歷史人物和事件編織成引人入勝的小說,這部新書亦然。
——《布里斯班新聞》
儘管這部小說溫情脈脈而又不乏辛辣的諷刺,但它有一個堅硬的后殖民核心是肯尼利對歷史又一個精彩的腳註。他把這個腳註擴展得如同現實生活一樣既豐滿又骨感。
——《澳大利亞書評》

精彩書摘
漫長的海上航行在當時似乎充滿了小事故,等到結束時,就變成模糊的記憶。我乘坐蘇塞克斯號去澳大利亞的旅途中,酒吧里一位先生說,倘若離開非洲海岸,只有輪船失事才能免於旅途中的單調乏味之苦。但離開開普頓,一路顛簸穿過印度洋和澳大利亞海域到達目的地時,一直都是狂風大作。
那時我雖然只有十六歲,到達墨爾本后,就知道這是一個不同凡響的地方,可以毫不費力地寫信給媽媽、喬治娜姨媽和「老闆」[1]描述一番。這座漂亮的城市建立在維多利亞腹地盛產的黃金創造的財富之上——不像曼徹斯特、利物浦、諾丁漢或者諸如此類的城市——不是從某個沉悶的中世紀村莊或者令人討厭的煤礦發展而來的。它是一座充滿活力的英國城市,距離母國一萬五千英里。
在這樣的地方,你會發現一種特殊的英國人。我的澳大利亞「導師」喬治•魯斯登是個具有英國特色的、學究氣十足的墨爾本人。他小時候跟隨身為牧師的父親來到澳大利亞,在這個國家考察過,還趕著牲畜穿越遼闊的土地。作為維多利亞議會的書記員,在這個蓬勃發展的自治殖民地議會決定議事程序時,他有*后的發言權。
許多年前,魯斯登和我父親在倫敦認識。我覺得他是托利黨[2]人,當然不是那種喜歡和我父親結交的人。他不像「老闆」那樣容易受人擺布,不喜歡穿時髦的背心,也不會成為貧民窟指手畫腳的批評者,或者纖道上言之鑿鑿、喧鬧爭吵的人。他是學者,也喜歡玩檯球。而「老闆」對打檯球卻毫無興趣。
魯斯登先生為殖民地做了許多事情,包括為墨爾本大學建了一座莎士比亞雕像。他把大英帝國看成一種大不列顛聯邦。南方的墨爾本和北方的倫敦、愛丁堡遙相呼應。魯斯登是那種下定決心要將這種「呼應」繼續下去的人。
但他答應父親照顧好我。從打把我和哥哥阿爾弗雷德一起從碼頭接到他位於墨爾本布賴頓的家,魯斯登先生就嚴肅認真地承擔起這份責任。
有阿爾弗雷德陪伴真好。他坐在魯斯登先生的書桌旁邊,魯斯登對我說話的時候,不時朝我擠擠眼睛。現在阿爾弗雷德已經是個人物了,不像我十二歲時那樣,這傢伙因為青春期作祟,總是陰沉著個臉。阿爾弗雷德一直管理著一座名叫柯諾布爾的牧羊場。這個牧場在內陸深處。他在那兒待了很長時間,風吹日晒,已是滿臉滄桑。他的新崗位在科羅納。牧場方圓幾千英畝,每年需要給十萬隻羊剪毛。我已經注意到,在澳大利亞,擁有一座幾萬英畝大的牧場已經不是什麼令人震驚的事情了。面對浩瀚無垠的土地,誰都得強迫自己平靜下來。阿爾弗雷德給父親寫信說,他在柯諾布爾快樂得像個國王。現在打算經營另外一座規模和柯諾布爾一樣大的牧場。這座牧場在新南威爾士的科羅納。「你是按字母表的順序找牧場的嗎?」我問他,聲音里有一點也許只有我自己能聽到的顫抖。我希望像他那樣,成為我要去的那座大牧羊場快樂的國王。那座牧場叫埃利·埃爾瓦,佔地五百平方英里,有二十英里緊鄰馬蘭比季河[3]。
魯斯登先生說:「不要被平等主義的原則所誘惑。不要讓那些在大牧羊場幹活兒的人把你當成熟人。一旦出現這種苗頭,立即堅決遏止。在這不同的星空下,你必須保持英國紳士的身份,並且保持與這一崇高職務相應的矜持。」 他說這番話時,阿爾弗雷德又向我眨了眨眼睛。
「我會記住的,先生。」我誠懇地說,像個小學生一樣規規矩矩。
「毫無疑問,在叢林里的一個牧羊場是很孤獨的,」魯斯登繼續說,「許多好人都被引誘去和粗野人為伍。其實和附近牧場主健壯、漂亮的女兒結婚,這個問題就引刃而解了。不過你還太小,如果你想按自己的意願做個牧場主,就必須和你的手下保持距離。有些人喜歡惡作劇,看你喝醉了,就會用當地女人勾引你,明白嗎?」
我點了點頭。作為家裡十個孩子中*小的一個,我看得出,即使天性快樂的人也會覺得他這番話可樂,因為年長的人覺得所有霸凌行為都很好笑。
「我希望這個建議不會讓你反感,」魯斯登說,「你現在已經長大成人了」。
「長大成人了。」阿爾弗雷德說,似乎為了證實魯斯登的話。他抽著雪茄,沉著、鎮定,像蘇格拉底。
「當然,也不要染上喝酒的壞毛病。」
看到我摸不著頭腦,阿爾弗雷德說:「魯斯登先生的意思是不要喝烈酒。朗姆酒或佷白蘭地,這種酒誰喝多了都得醉。」
「尤其在工作日剛開始的時候,」魯斯登告訴我,「牧場管理員、鐵匠和別的牧工總會給你酒喝,因為這是叢林的禮節。如果因為糾纏不休,你喝了一個人的酒,就不能拒絕另一個人,否則就會惹他生氣。因為殖民地的人對這種事情非常敏感。如果你從一開始就以禮貌拒絕而聞名,那麼就不會得罪任何人了。」
「好主意。」阿爾弗雷德說,又對我眨了眨眼。
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很高興他這麼做,但也有點困惑不解。阿爾弗雷德似乎暗示我,適當的時候應該喝點酒。但我怎麼知道什麼時候合適,什麼時候不合適呢?我要努力熟悉這個國家的風土人情、清規戒律,並在無盡的未來恪守下去。
[1] 老闆(guvnor):「老闆」是這本小說里兒子對父親狄更斯的稱謂。
[2] 托利黨(Tory):英國政黨,產生於十七世紀末。十九世紀中葉演變為英國保守黨。
[3] 馬蘭比季河(Murrumbidgee):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的一條大河。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