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畫在左 科學在右2 林鳳生 978754287867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
NT$62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名畫在左 科學在右2
ISBN:9787542878670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
著編譯者:林鳳生
頁數:35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7456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從科學的角度重新認識世界名畫,了解偉大藝術品背後的科學,感受藝術撫慰人心的力量。 從史前壁畫至當代藝術,精選100餘件藝術珍品,全彩高清印刷,裸脊鎖線裝幀,可180°平攤,兼具閱讀、研究和收藏價值。 當名畫遇見科學,將碰撞出哪些燒腦的問題——為什麼有些畫讓人感同身受?美是一種「無用的」奢侈品嗎?畫家拿什麼來欺騙觀眾的眼睛?為什麼距離會產生美?五光十色的世界,為何在每個人眼裡不盡相同?西方寫實繪畫怎樣表達空間感?名畫里的天象都是真的嗎 達·芬奇、莫奈、凡·高、雷諾阿、達利群星璀璨的藝術大師與科學有著怎樣的不解之緣? 全書文理交融,通俗易懂,助你輕鬆提高藝術修養,開闊知識視野。

內容簡介

本書圍繞100餘幅膾炙人口的世界名畫,以科學視角進行解讀,對名畫中存在的科學元素、蘊含的科學道理和人生智慧進行了深入淺出的闡述和分析,並探討了名畫揭示的科學文明史,使讀者在得到美的享受的同時,也能從中獲得相關的科學知識和啟迪,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作者簡介

林鳳生,上海大學退休教授,《自然雜誌》編審,高級記者。畢業於上海科技大學電子物理專業。著譯作品有物理專業書和科普書4種,翻譯圖書4種,參編圖書5種。中學時曾師從豐子愷、唐雲等名師學習繪畫,近十幾年來對繪畫與自然科學之間的關係進行了跨學科研究,在《科學》《自然雜誌》《Newton-科學世界》等期刊和新媒體《知識分子》《賽先生》上發表學術文章28篇。在《中國科學報》《科學畫報》等報刊發表文化隨筆近百篇,部分作品已結集出版(2013年)。作品《西方繪畫對運動的描述和它的科學基礎》獲第二屆世界華人科普獎佳作獎,《物理故事叢書》獲上海市優秀科普圖書獎。

目錄


自序:架兩座橋樑,通兩座大山
人間有味是清歡:名畫中的入生智慧
從巴比松到瓦爾登湖:
追求簡樸
人生滄桑寄丹青:
品嘗生活
為什麼有些畫讓人感同身受:
談「共鳴」
從文明走向野蠻:
換一種生活方式
從伊卡洛斯墜海的故事說起:
擺正自己的位置
美是一種「無用的」奢侈品嗎:
適者生存是硬道理
自畫像里看人生:
相信「命運」也是一種解脫
簡單甚好:
平平淡淡才是真
穿越時空,回眸20世紀中葉前的歐美都市風情:
磨難是一種歷練
只生歡喜不生愁:
笑對人生
湖光秋月兩相和:名畫中的科學元素
仔細看畫畫不動,是眼動
畫家拿什麼來欺騙觀眾的眼睛
從視覺意象到意象旁通
光與色的靈動
為什麼距離會產生美
明月為何讓人浮想聯翩
藝術中的節奏、韻律與和諧
細節決定成敗:
從凡·高的畫褪色說起
歲月易逝,韶華難留:
畫為什麼會褪色
大腦里的調色盤
五光十色的世界,為何在每個人眼裡不
畫中有夢,夢中有畫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大腦的選擇
讓思想插上翅膀
西方寫實繪畫怎樣表達空間感
無聲詩里頌千秋:名畫中的科學文明史
化學的前世今生:
從古代鍊金術到近代化學
左手解剖,右手繪畫
鏡子·像·磨鏡師
歐洲畫家筆下的工業革命
攝影與繪畫:
一次技術與藝術的碰撞
從引力到引力波
名畫里的天象都是真的嗎
古代藝術中的牛故事
假作真時真亦假:
藝術品的造假與鑒定
大數據揭示畫家的成功之道
繪畫里的象徵與隱喻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藝術家名錄
作品索引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