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藝術的美學 卡蒂婭.卡瓦斯泰克 978756809583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
NT$62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互動藝術的美學
ISBN:9787568095839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
著編譯者:卡蒂婭.卡瓦斯泰克
頁數:36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7447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20世紀初以來,藝術家們越來越積極地尋求讓觀眾參与到他們的作品中,並嘗試延伸藝術作品傳統概念的邊界。自19世紀60年代起直至今日,以此為大量學術研究的對象仍是一種趨勢。在本書中,作者認為這類藝術所帶來的特殊審美體驗能夠為藝術史打開新的視野,而不是僅僅從媒體藝術的層面去理解。事實上,以互動美學為基礎而建立的觀點可能會激勵我們開始從新的角度研究當代和歷史上的藝術形式。並且,基於互動媒體的藝術表現可以被視作媒體美學的試金石。採用跨學科研究的方法,通過在互動藝術中,著重講述審美體驗定位在觀眾和技術系統間的互動的藝術策略,提出技術系統實際上可能會阻礙或抑制相關互動性,同時書中從雙重角度對互動媒體藝術的美學進行研究。首先,利用過程美學和行為分析的相關理論,建立了一種可用於描述和分析互動媒體藝術的美學理論。其次,提出了例證案例研究,該研究既作為理論思考的基礎,又作為其應用的案例。

作者簡介

卡蒂婭·卡瓦斯泰克(Katja Kwastek),德國籍,教授,任職于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文化藝術系,2000年博士畢業於德國科隆大學的藝術史專業,研究方向為數字媒體藝術及交互藝術。

目錄

中文版序言
致「互動藝術的美學」
前言
引言
1 互動藝術的定義與起源
(新)媒體藝術,計算機藝術,數字藝術和互動藝術
互動藝術中的美學策略
藝術、技術與社會
2 互動的審美體驗
作為美學研究客體的藝術作品
審美體驗
接受美學
過程美學
方法論
3 遊戲的美學
藝術與遊戲的關係及發展——從席勒到蕭艾爾
遊戲的特徵
表演與表演性
4 數字藝術互動的美學
行為者
空間
時間
互動性和互動
物質性與可解釋性
互動藝術的本體論地位
5 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1:歐麗亞·利亞利娜,《阿加莎的出現》
案例研究2:蘇珊娜·伯肯黑格,《泡泡浴》
案例研究3:斯特凡·舍馬特,《水》
案例研究4:泰瑞·魯布,《漂流》
案例研究5:林恩·赫舍曼,《自己的房間》
案例研究6:阿格尼斯·黑格杜斯,《水果機》
案例研究7:Tmema,《手動輸入投影儀》
案例研究8:大衛·洛克比,《非常神經系統》
案例研究9:索尼亞·希拉利,《如果你靠近我一點》
案例研究10:「爆炸理論」,《騎行者問答》
6 結語
註釋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