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聲中國童話 (煥新版) (共一箱) 漢聲雜誌社 978754557186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天地
NT$6,029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漢聲中國童話 (煥新版) (共一箱)
ISBN:9787545571868
出版社:天地
著編譯者:漢聲雜誌社
頁數:144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7152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3-10歲
上百名匠人歷經10年,打造全球華人「傳家寶」級讀物。
1 362篇童話,講原汁原味的中國故事。
按農曆編排故事,全年12本共362則故事,一套書讀一整年。
淺顯曉暢、口語化的敘述方式,方便親子共讀,也增加了孩子自主閱讀的趣味性。
2 將中國故事講給中國孩子聽,讓傳統文化浸潤孩子的心靈。
20多個節日故事:了解傳統民俗,延續傳統根脈
約30篇中小學語文課本收錄或指定閱讀的改寫故事:幫助孩子打好文學基礎
約40個文學典故:改編自古代文學、歷史名著,紮下文化根基
約100個歷史名人故事:培養奮進精神,打開人生格局
140多個民間故事:收穫成長智慧,領悟處世之道
3 843幅插畫,品地地道道的中華藝術。
年畫、皮影、刺繡等傳統藝術技法打造濃濃「中國風」,生動還原古代生活場景。
青銅紋飾、石刻拓片、敦煌壁畫等傳統美術元素裝飾插圖邊框,多層面呈現中華傳統文化之美。
4 關聯多學科知識,助力孩子全面發展。
民間故事、歷史故事、事物起源故事、科學故事等,全套書故事種類豐富,幫助孩子增加多種知識,為語文、歷史、地理等學科打下了良好的學習基礎。

內容簡介
《漢聲中國童話》按照傳統農曆歲時,每月一本,每天一則故事,全套12本,共362個故事,涵蓋節日傳說、民間故事、神話故事、歷史故事、事物起源故事、科學故事等。
漢聲雜誌社深入民間,從浩如煙海的中國民間文化中,以童趣為標準,發掘、精選出這些故事,再以簡單、淺顯、親切的文字,融入豐富的想象力編寫而成。本叢書不僅以故事吸引孩子,每一幅插圖也飽浸傳統文化的精髓。漢聲從傳統年畫、皮影、刺繡、壁畫、雕塑石刻中汲取技法,以毛筆、宣紙細細描繪,將故事中精彩的部分化為一幅幅鮮活靈動,具有傳統風味的圖畫,讓孩子能在閱讀精彩故事之際,了解中華民間美術的精髓。
本叢書向上承接祖輩的精神,經過仔細咀嚼后再往下,誠信地交到新一代兒童手裡。每天讀一則老祖宗流傳下來的「中國童話」,可以讓中華文化在中國兒童心中紮根。

作者簡介
本叢書由漢聲雜誌社編寫、繪圖。
漢聲雜誌社自1971年成立起,一直致力搶救、保護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四十七年來親力奔走於民間,完成大量傳統文化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拯救數十種瀕臨失傳的民間手工藝。漢聲雜誌社長期收集建立起「中華傳統文化基因庫」,出版雜誌兩百多期,內容涉及民間文化、民間生活、民間信仰、民間文學、民間藝術等若干方面。漢聲四十七年如一日投身傳統文化保護事業所積累的寶貴財富,很早就被喜歡東方文化的人士評為中華民族的「無盡藏」,甚至享譽全球文化界。《漢聲中國童話》是漢聲雜誌社出版的第一套叢書,也是漢聲雜誌社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創刊以來,《漢聲》雜誌多次被選為亞洲好書,2006年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最佳行家出版物」,2018年獲得第十一屆中國藝術權力榜「年度設計特別貢獻」獎等。

精彩書評
兒童文學作家:高洪波、郝廣才、林世仁、余治瑩
兒童閱讀推廣人:海飛、林丹、陳香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李文儒
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
盛讚推薦

目錄
漢聲中國童話·一月的故事
十二月三十日——除夕 燈猴的故事 12
一月一日——春節 年獸來了 16
一月二日——春節 傻女婿拜年 20
一月三日——老鼠娶親 老鼠嫁女兒 24
一月四日 巧妻 29
一月五日——開市 聚寶盆 31
一月六日 金塊是誰的 34
一月七日——人日 女媧造人 36
一月八日 矮子晏嬰 39
一月九日——玉皇大帝誕辰 十二生肖 41
一月十日 太陽問答 45
一月十一日 樹下的傻農夫 48
一月十二日 來寶求親 51
一月十三日 搖錢樹 55
一月十四日 狄青智取崑崙關 57
一月十五日——元宵節 仁慈的馬皇后 61
一月十六日——開台聖王祭典 打敗荷蘭人的鄭成功 65
一月十七日 烽火戲諸侯 71
一月十八日 開天闢地 74
一月十九日 葫蘆兄妹 77
一月二十日——天穿日 天穿日的由來 80
一月二十一日 變成螞蟻的好鼻師 84
一月二十二日 門神 88
一月二十三日 趙武靈王的新戰術 92
一月二十四日 孫叔敖與兩頭蛇 96
一月二十五日 鄭成功斬妖除魔 98
一月二十六日 十三郎捉賊記 103
一月二十七日 虎姑婆 106
一月二十八日 宋定伯賣鬼 109
一月二十九日——火德星君生日 永不熄滅的火種 111
一月三十日 奇妙的梨樹 114
漢聲中國童話·二月的故事
漢聲中國童話·三月的故事
漢聲中國童話·四月的故事
漢聲中國童話·五月的故事
漢聲中國童話·六月的故事
漢聲中國童話·七月的故事
漢聲中國童話·八月的故事
漢聲中國童話·九月的故事
漢聲中國童話·十月的故事
漢聲中國童話·十一月的故事
漢聲中國童話·十二月的故事

精彩書摘
矮子晏嬰
從前,齊國有一個名叫晏嬰的人。他從小就很機智,口才也好,但是由於他的個子長得特別矮,只有一般人的一半高,所以常常被別人譏笑。聰明的晏嬰並不因此而自卑,反而努力發揮自己的才幹,長大以後,果然成為齊國的大臣。
有一年,齊王想派人出使楚國。這是個很不討好的任務,因為楚國是個大國,而楚王又非常驕傲,根本不把齊國放在眼裡。齊王想來想去,認為只有晏嬰可以勝任出使的工作。
晏嬰到了楚國,前來迎接他的楚國官員故意不開正面的大門,只開了一扇最小的邊門。
晏嬰知道這是楚國人有意侮辱他,卻一點也不生氣,反而心平氣和地對接待他的人說:「我想,只有到狗國去才會鑽小小的狗洞。今天我到楚國來,難道也要鑽狗洞嗎?如果楚國認為自己是狗國的話,我就鑽這個狗洞;如果楚國認為自己是泱泱大國,那麼,我就該走大門才對。」
楚國的官員聽了,連話也說不出來,只好打開大門讓他進去。
晏嬰到了朝廷,楚王見到他,裝出很驚訝的樣子說:「這是怎麼一回事啊?難道你們齊國都沒人了嗎?怎麼派你這樣一個矮子來呢?」
晏嬰笑了笑,很從容地回答:「大王,您錯了,我們齊國人多得不得了。就 拿我們的首都臨淄來說吧,整個臨淄城裡,人擠人,走路都要貼著身子才走得過 去。天氣熱時,人們一揮汗,就會像下雨一樣;只要每個人一起把袖子拉起來,
就會把整個天空遮蓋住,變成黑夜一樣了」 晏嬰又接著說:「我們齊國的人實在太多了,而且,各種人才都有,只是看這些人才要安排在什麼地方罷了。第一等人才出使最上等的國家,第二等人才出使第二等的國家。至於我呢?我是齊國最不成材的人,所以我們大王就派我出使 到你們國家來了。」
楚王原來想要侮辱晏嬰,沒想到反而被他諷刺了一番,心裏非常生氣,但是 又駁不倒他,不禁暗暗佩服晏嬰的口才。 晏嬰圓滿地完成任務回到齊國,齊王非常欣慰,過了不久,又派他第二次出使楚國。
楚國國君有了上一次的經驗,心裏很不服氣,就找了幾個大臣來商議要如何駁倒晏嬰,以挽回楚國的面子。計策終於想好了,大家都等著看好戲,心想:「這回可要讓晏嬰當眾丟臉了。」
晏嬰與楚王第二次見面,行過禮以後,兩人面對著坐下來談話。這時有個大 官押解一個犯人到大殿上來。楚王看到了,很關心地問:「這個人犯的是什麼罪呀?」
押解犯人的官員就回答說:「大王,這個人在我們楚國又偷又搶,幹了數不清的壞事,現在總算把他逮到了。」
楚王就問:「他是哪裡人呢?」
「噢!他是齊國人。」官員大聲地回答。
楚王聽了,轉過頭來,故意裝出非常驚訝的樣子,對晏嬰說:「怎麼搞的?
難道你們齊國人都是一些小偷和強盜嗎?上次你說齊國有各種人才,那麼,他就是齊國專門偷和搶的人才嘍!」
晏嬰仍舊是笑容滿面,不慌不忙地回答:「大王,您聽過橘變酸的故事嗎?」
楚王搖搖頭,說:「什麼是橘變酸的故事?」
晏嬰就說:「橘子本來是生長在淮河以南的水果,又大 又甜又好吃,是很好的水果。可是,如果把它移植到淮河以北,就變得又酸又苦,非常難吃。這是什麼原因呢?就是環境造成的呀!這個人我認得,他在我們齊國,是個規規矩矩的人,怎麼到了楚國就變壞了呢?可見這也是環境太差的緣故。大王啊!您要好好下功夫治理您的國家才是呀!」
楚王聽了,氣得半天說不出話來,沒想到這一次又被晏嬰諷刺了一頓。從此,他再也不敢瞧不起齊國的使者了。
晏嬰後來成為歷史上很有名的宰相,他的機智與才幹,連孔子都讚賞不已呢!

前言/序言
讓《漢聲中國童話》成為十幾億中國人的故事
很高興,全新改版的《漢聲中國童話》在中國大陸隆重出版,能夠在這片孕育中國故事的廣袤土地上,持續陪伴千千萬萬的中國孩子成長、茁壯。記得 1981 年,《漢聲中國童話》首度在台灣地區出版亮相時,我們引用了一句話:
將來的藝術家一定會明白:創作一則優美的故事、一首好歌,或是編寫人人能懂的傳奇、謎語和笑話,可能比創作長篇小說和交響樂更重要
——托爾斯泰
19 世紀末俄國的大文豪托爾斯泰,以世界頂尖的文學家身份,跨入了大眾通俗文藝的園地,親身收集民間故事,並且為幼小的學童編寫啟蒙讀本。在當時,他的舉動曾經被譏諷為一種偉大才能的浪費。
如今,隔了一個世紀,卻不能不說他的理想是真知灼見了。今天,放眼世界各國,有多少優秀的文藝工作者,從事兒童讀物的創作。藉著這些優美的讀物──寓言、童話、詩歌或民間故事,我們可以更深一層地體會托爾斯泰的理念:文藝教育乃是人類社會健康發展的根本。
細說《漢聲中國童話》的誕生緣由,不能不提當年的時空背景。1970 年至 1980 年,
台灣地區正處在激烈的西化過程中,新生一代的孩子多半閱讀翻印自歐美、日本的兒童書籍,很少能看到圖文優美的中國讀物。孩子們只認識德國的白雪公主、美國的米老鼠、日本的無敵鐵金剛如此失根于自身的文化沃土,無怪乎民族意識一代比一代淡薄了。
這令我們十分憂心。難道說中國沒有足夠的、好的故事嗎?其實不然。中華民族有五千年歷史、偉麗的山川、廣大的土地和眾多的人口,代代孕育、累積了無數動人的故事。口耳相傳的故事,曾經擔負起非常重要的教化功能,使得即使在窮鄉僻壤長大的孩子,也有一份中國人特有的文化氣質。
昔日的中國故事,如今安在?漢聲工作同仁在多年的民俗調查工作中發現:中國故事並非真正消失,只是藏匿了。君不見,在一所廟宇里,即使是一座小小的檐下斗拱,也畫了八個故事畫,更不必說那些壁畫、浮雕和詩文里藏有多少民間傳奇和歷史了。此外,民間的刺繡里、器物的花樣上、散發著糯米甜香的江米人中,也都描繪、牽連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
我們由此想到:現代的孩子,不見得能像過去的孩童一樣,藉著生活中的事物,達到潛移默化的文化傳承。他們走進廟宇里,大概也不再有人為他們解說壁畫中的故事了。
當時,眼看中國故事面臨存亡絕續,我們內心急切,不能坐視不管。因此,漢聲自願負擔起採集和整理的工作,並且藉著現代最好的印刷技術,使得這些蒙塵的故事,得以重新閃亮起來。
第一要務是重新整理浩漫蕪雜的中國民間傳說和歷史故事。這說起來容易,做了才知道困難重重。像民間故事,往往受時代性、地方性和傳述撰寫的影響,面目模糊或斷簡殘篇地散存在各類舊書中,必須要讓它們在不失去原有主題和趣味的狀態下,改寫后成為完整的故事,而又能通過現代人價值觀念的考驗。這樣,真正可以採用的故事,不過是資料收集中的百中一二而已。
那時,我們剛好閱讀到 1920 年至 1931 年北大、中山大學及民俗學會所做的中國民間故事調查資料。他們不辭辛勞地訪問地方父老,完成多達三十冊的民間故事珍貴資料,從中我們也領會到,要整頓中國傳統故事,使其成為有趣、人人可讀的書本,需要更多年輕人參與才行。在將近一年的籌劃工作中,漢聲先後聘請四十多名年輕文藝工作者,加入兒童故事的撰寫和製圖。最後,凝縮成一個充滿了自我訓練和自我挑戰的工作小組。
《漢聲中國童話》工作小組,分為文字和插圖兩部分。文字部門定期有學者、專家來演講兒童文學、分析寫作方法。此外,小組中每寫一個故事都要嚴格地經過資料和題材的選定,彼此互相口述以研究故事的語氣和結構,然後經過兩三次的修改和潤色,達到口語化才算定稿。
插圖部門也是我們非常看重的,唯有良好的圖像,才能充分引領孩子興緻勃勃地進入傳統故事的殿堂。漢聲歷年來都著意地收藏了歷代的中國美術資料和無數民俗美術的樣本。年輕的插畫小組工作人員,日日得以翻閱這些民族美術的材料,從中汲取創作的形式和技巧,他們運用毛筆和宣紙,一遍又一遍地反覆為中國兒童故事勾勒造型。
如今,在這套彩色的中國兒童故事書中,每一幀插畫都是畫家長期伏案煎熬的結果。全書的風格脫胎于中國美術中的年畫、剪紙、刺繡、壁畫和各樣式的器物藝術。如果孩子們在閱讀後,能體會到一份地道中國式的美感,那就是我們辛勞的最大報償了。
內容編排方面,《漢聲中國童話》是依照農曆,以一年每天一個故事為原則,並順著中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