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音樂劇-流金的青春裡除了奮鬥還能做什麼 梁卿 978756219647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西南師範大學
NT$50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遇見音樂劇-流金的青春裡除了奮鬥還能做什麼
ISBN:9787562196471
出版社:西南師範大學
著編譯者:梁卿
叢書名:寧波大學音樂學學術叢書
頁數:39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7097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遇見音樂劇流金的青春里除了奮鬥還能做什麼》收錄了作者自2007年從事音樂劇事業十年以來大量的音樂戲劇文集。全書共分為七大部分,以時間為主線,講述了作者出國留學初識音樂劇開始,到學成歸來參演音樂劇,再到作為音樂劇的編劇組團創作音樂劇,開展全國巡演,最後舉辦全國性大賽,為中國音樂劇的發展積蓄人才等故事。
《遇見音樂劇流金的青春里除了奮鬥還能做什麼》是中國原創音樂劇事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歷史橫切面」,詳實地記錄了中國原創音樂劇劇目運營與民營音樂劇劇團發展的艱辛歷程。

作者簡介
梁卿,浙江省「特聘專家」;現任湖州師範學院音樂學院院長,寧波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浙江省海外高層次人才聯誼會理事;中國音樂劇協會理事;國家藝術基金國際劇院經營人才、編劇人才項目資助獲得者;韓國文化產業促進會「功勞賞」獲得者、韓國大邱國際音樂劇節組委會「特聘專家」:奧地利維也納人民歌劇院2015-2016年度掛職藝術總監、2011∼2017年度杭州劇院藝術總監;曾擔任製作人、藝術總監並策劃、創作、製作、主演的華語音樂劇作品有:《蝶》《愁女》《斷橋》《簡·愛》《十年》《鵲橋》《牽手》《初心晨啟·宣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壯飛·1931》等。主持並完成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一般項目1項《中國原創音樂劇發展進路研究(1980-2018)》。

目錄
壹 遇見音樂劇
一、金色的烏克蘭留學歲月
二、那些感動和那些歌
三、職業命運的戲劇性轉變
貳 遇見音樂劇《蝶》
一、《蝶》之印象
二、流淚看完《蝶》的首演
三、初識音樂劇
四、遇見三寶老師
五、那些感動和那些歌
六、我的首演——第二屆韓國大邱國際音樂劇節
七、《蝶》的精神與榮耀
? 遇見音樂劇《斷橋》
一、有一種選擇叫沒有選擇
二、絲絲一縷香,幻影蝶成雙
三、遇見大家
四、酸甜苦辣的排練過程
五、首演的激動與焦慮
六、巡演、巡演、巡演
七、《斷橋》遇見韓國大邱國際音樂劇節
八、那次「斷橋」的相遇
肆 遇見音樂劇《簡·愛》
伍 遇見音樂劇《十年》
陸 遇見首屆中國音樂劇演唱大賽
柒 遇見奧地利維也納
後記

精彩書摘
我曾經無數次地幻想過我會以怎樣的一種心態和心情來完成我的第一次表演,我曾想過我可能會很忙亂:一會兒化妝,一會兒翻箱倒櫃地找衣服、找道具,一會兒找這個演員對戲,一會兒找那個演員複習調度,或者是一個人站在一個沒人知道的角落裡練聲背詞,我已經不太記得清我當時究竟想象過多少種的可能性。然而,最後的情況是這樣的:在首場演出的那天下午,我結束了日常性的舞台熱身和排練以後,在大邱歌劇院的VIP化妝間里美美地睡了一覺!當時真不知是從哪裡來的從容和淡定。
睡飽后,我走到劇院底層的化妝間找耆娜老師化妝,時間不偏不倚,剛好前面一個畫完,當我坐定下來,戴好隱形眼鏡,耆老師便開始在我臉上打底色,慢慢勾畫,我看出來耆老師想試著跟我聊天,但可能又怕驚擾到我,於是我就先跟她聊了起來,我問她有沒有去逛街買東西,耆老師說:「哈!原來你不緊張啊,我都沒敢出氣兒,怕吵到你。」我們一直邊聊閑事兒,邊看妝面,時間過得還是很快的。耆娜給「老爹」設計的妝面很創意、很形象,也很複雜,需要一層層鋪墊,一遍遍勾勒,最後上油彩描繪,在她的巧手之下經過一小時左右我由年輕的自己變成了「蝶王老爹」,當我穿好衣服走出去的時候,好幾個演員說:「楊老師!」我自己照了照鏡子,還真的挺像楊小勇老師的,或許也是緣分,一直到好多年以後,我在另一個劇組合作的時候見到《蝶》劇服裝設計師韓春啟老師時,我給韓老師看我的劇照,他也說:「這還挺像我們當時想象的那樣的。」所以,有了服裝和妝面的支撐,我的角色信念感就更強了。
演出前我分別與岩哥、維維姐、礦姐、劉楊、鴻英、冬哥、魯源、中堅等演員分別再對了一次戲,同事們的信任與鼓勵給我最後打了一劑強心針。時鐘一分分地走著,我想著今天是參加比賽,在這麼重要的演出前李總應該過來跟我們說點兒什麼吧,再說我也是「新角兒」上台,是不是會再交代一些什麼呢?不一會兒舞台監督安東尼過來催場了,他和翻譯轉來李總的話,李總說希望我放鬆一些,不要緊張,正常地好好地演完就行,並祝我首演成功!我隱隱約約感覺到李總應該還是挺忐忑的,也確實是,從來沒有演出過的新角一上來就在這麼高標準的舞台上表演,哪個製作人會不緊張啊?事實上,這樣的情況在我日後自己做製作人的時候也是經常遇到。
倒計時10分鐘左右,大家都分別到位了,我是在下場口候場,這時岩哥專門過來擁抱了一下說:「台上見!」維維姐穿著白色連衣裙優雅地走過來擁抱了一下說:「老爹!」劉楊手裡玩轉著她衣服上的穗帶,走到我面前也說了一句戲里的詞:「老爹,你叫我來有什麼吩咐?」礦姐穿著她的大長袍子經過我的身邊,用犀利的眼神橫掃了一下我,「哼」地一聲搖晃地走去。冬哥和魯源見到我,馬上以劇中角色「點頭哈腰」地給我搬凳子,讓我坐下。這就是我第一次上場前我的同事們給我的幫助,他們都在極力地為我營造出最接近演出的身份與氣氛,在所有同事的幫襯下,在那八個威武的「????」的節奏中,我邁著堅定的步伐出場了。
一切按照計劃進行著,站在舞台上看觀眾席,這是一種奇妙的感覺,自己做觀眾的時候看到舞台上是透亮透亮的,能夠看見舞台上每一個細微的變化,而此時我站在舞台上看觀眾席,看到的卻是黑漆漆的一片,幾乎看不到任何人的臉,就這樣安靜地與劇場一起呼吸著。演出很順利,兩小時后,謝幕了。當我跑出去的時候掌聲四起,我能感受到韓國觀眾的那種熱烈和真誠,這種被認可了的感覺是幸福的,我以為我會很激動,但事實上我卻很平靜。我行完禮后請出排在我後面的「祝英台」和「梁山伯」,最後大家拉手唱完《我相信,於是我堅持》,觀眾席的燈打亮了。這時響起了此起彼伏的喊叫聲、掌聲,熱情的觀眾還往舞台上獻花,我們不得不在樂隊指揮下再唱一遍主題歌。現場是有韓文同步翻譯的字幕的,觀眾一定看懂了我們這部劇要表達的含義!千言萬語,皆化為了最後的詠唱,當我們唱出最後一句「我相信,於是我堅持!」時,現場再度沸騰,我這才慢慢地回過神來,和《蝶》劇一起,和中國原創音樂劇一起,我的國外「處女秀」成功了!

前言/序言
在現代文明社會中,大學的主要任務是傳播科學精神,培養科學素養。科學精神,即尊重客觀規律、實事求是、堅持真理、獨立思考、勇於探索、敢於創新、勇於實踐、敢於承認和修正錯誤等,簡言之,即:「實事求是,經世致用」。科學素養是指參加文化事務、經濟生產和個人決策所必須具備的科學知識和理解、創新、實踐能力。從某種程度上說,大學以及研究機構代表了該國家或地區的科技發展水平,也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培養新的科技人才、完善學術梯隊建設的主要機構。在現代大學及其學術體系中,科學技術研究成果與開發利用能力是綜合評價其學術水平的重要參數,而這個參數又是該大學能否獲得國家和社會承認的重要標誌。國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不同的發展階段都會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選擇性地支持某些學術、技術水平高的學校以達到優化資源配置、重點支持的目的,進而使這些學校躋身世界一流,從而提高整個國家和民族的科學技術發展水平,「863」「211」「985」「雙一流」等,便是發展中的中國大學獲得優先發展權的標誌或代名詞。
寧波大學恐怕是「雙一流」建設高校中,獲得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里建校時間最晚的,彷彿初生牛犢,朝氣蓬勃。寧波大學音樂學院是2016年剛剛組建的,然而,似乎乘學校「雙一流」之風,它在2017年申報的藝術碩士專業學位和音樂與舞蹈學碩士學位授予權,經數輪評審后雙雙獲批,一個嶄新的音樂學學科在先賢王陽明的故鄉浙東大地誕生了。
一所大學或一個學科的發展與壯大,是需要相應的學術參數來支撐的,獲得碩士學位授權點,只是獲得了一個發展的平台,猶如獲得了一艘「航母」,然而要形成戰鬥力——航母戰鬥群或編隊,是需要「艦載飛機」和其他相應的「艦艇」共同配合的,絕不僅僅是一艘孤立的航母,否則,就只能是活靶子。整個戰鬥群——學術團隊,他們的共同發展與共同成長是我們繼續發展的內在動力,正是基於這點考慮,我們組織了十多位有戰鬥力的學術成員——他們大都擁有博士學位,受過良好的學術熏陶和訓練,是我們持續發展的中堅力量。我們共同完成了這套「寧波大學音樂學學術叢書」的編寫,這是寧波大學音樂學院「航母戰鬥群」的初次試水,希冀在不久的將來,該戰鬥群能擁有不俗的戰鬥力。
「寧波大學音樂學學術叢書」涉及音樂學學科的幾個主要領域,諸如創作、表演、欣賞和音樂學研究等,基本涵蓋了音樂與舞蹈學一級學科中關於音樂的全部內容。其中既有學術性較強的理論性研究,也有術科性較強的音樂創作技術和表演藝術類研究,更有跨越學科疆界的通識類研究,正如「航母戰鬥群」中各司其職的不同艦艇。
就音樂創作領域來說,楊紅光博士的《影音流金——新時期中國電影音樂創作結構力特徵研究》對新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電影音樂之創作發展進行了歷時性研究,選取了調式色彩、核心音列、創作觀念、新音響等作為論域,從結構力角度,闡釋其發生、發展的脈絡;並結合影片、視頻、音響和文獻參考資料,以技術本體與畫面之間的關係作為切入點,將個別作品的技術分析與三十余年來電影音樂整體性創作的發展規律相結合,呈現給讀者一部「本體分析篇」。
劉暢博士的《20世紀中國和聲理論與實踐研究》使用和聲學學科建設的視角,在全面整理文獻資料和田野調查獲取的一手資料的基礎上立論,將20世紀中國和聲置於中國歷史文化的發展背景中進行考察,圍繞其形成與發展的主線,在強調「思想整體性」與「文化聯繫性」的基礎上,從學科發展史研究的提問方式、基本特徵、理論取向、論爭形態、知識背景等各個方面,對百年中國和聲學的整體演進進行思考,試圖發現其特定的學術構造,揭示20世紀中國和聲學發展的內在成因和本質規律,系統地建構了20世紀中國和聲學的歷史圖景。該著作是本叢書中的「技法理論篇」。
在音樂表演領域,梁卿的《遇見音樂劇——流金的青春里除了奮鬥還能做什麼》,以作者自己與音樂劇的交流為話語體系,介紹本人與音樂劇的情緣、參演和製作的音樂劇作品,以及他對掛職維也納歌劇院的工作的許多感悟,是個人體悟式的「美學漫步篇」。
丁超教授的《義大利聲樂作品演唱解讀》通過對經典作品的文化審美闡釋,進行演唱技巧的分析,著意于通過分析這些歌曲的演唱,美化聲音、拓展提升歌唱潛能、體悟「belcanto」技術訓練的精髓,是聲樂藝術愛好者和從業者的良師益友,可以稱之為「經典研讀篇」。
徐奮博士的《鋼琴演奏之三百六十度》首先提出了當下鋼琴演奏所存在的諸方面問題,然後針對這些問題,結合不同層次習琴者的潛在需求,提出了不同的解決方案,並通過演奏傳統、相關樂理和實際應用等方面的實際教學案例進行詳細的解讀,接著將所有提出的問題具體地落實到不同風格與不同時期的作品中去,再以演奏者的視角來分享作者的審美體驗與感觸,完成了「教學指導篇」。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