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想念每一個人 (2022筆會文粹) ISBN:9787549640577 出版社:文匯 著編譯者:文匯報筆會編輯部 頁數:31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7082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筆會」作為歷史悠久的副刊,所刊之文,既有濃厚的書卷氣,又不排斥日常生活的煙火氣,形成獨有的風格。 筆會文章常入選中考和高考語文試卷作為閱讀材料,可見其文對中國文學正統的繼承和發揚,深受教育界的認同。 一年一本的文粹,也是語文學習的好幫手。內容簡介 本書為文匯報「筆會」副刊的年度作品結集。編輯部從2022年發表的文章中精選54篇,按內容編為六輯,記錄閱讀心得,追憶人物往事,尋找藝文活動中的點滴趣味,珍惜日常生活里的吉光片羽。作者多為華語散文界的名家高手,也有九零后的文壇新秀,作品見報后的社會反響也極佳。筆會是中國報紙的老牌副刊,文匯報的第一品牌,此番優中選優,將散諸報端的美文結集出版,既滿足了讀者收藏、欣賞的需要,對青年學生的語文學習、作文寫作也大有裨益。目錄 輯一舒飛廉:灶火記 蔣韻:愛田野的朋友 顧文艷:森林狂想 王侃瑜:在悄然而至的春天中等待 錢佳楠:一生 小黑:線上會議 管繼平:總有更無聊的在等你 王占黑:什麼東西突然拍了拍我們 輯二 奚美娟:我喜愛的那個作家去了 張大春:從文藝懷北海 第一章念馳:追憶史學家唐振常先生 何曉嘉:他就像他們一樣超然物外——憶我的父親何惠鑒先生 羅嘉:是江南文人,也是「老北京」——記我的父親羅新璋 范慕尤:窗外的玉蘭樹,花開四月天——回憶恩師段晴 第一章潔思:懷念紹彌—兼懷1994年秋北京文壇的個別人與事 譚然:與貴老的一段金石緣 沈芸:她始終稱他「黃先生」——讀《胡蝶口述自傳》 輯三 孫郁:神居胸臆 史寧:老舍父子二三畫事 趙武平:老舍,宗月,小羊圈,傅高義 愷蒂:訪巴克先生和他的紅樓 李黎:白頭猶自在天涯 劉錚:趙蘿蕤的藏書 陶潔:我走上翻譯的道路,是被「罵」出來的——我和編輯 傅月庵:老天爺開的那家書店 陸蓓容:遇到一位天津爹 讀史老張:「復旦書店」和「復旦的書店」 輯四 陳尚君:出入高下窮煙霏 陳子善:愉快的香港文學評論之旅 黃昱寧:紙團,小刀與墳場——關於《基督山伯爵》 王國偉:緬懷城市的詩意 吳其堯:哈姆雷特的警句 張偉:一冊獻給電影人的備忘錄 停雲:不喜歡任何人,想念每一個人 曹冬雪:未能走出青春期的少女 應奇:我的小說啟蒙 輯五 黃永玉:我珍貴「憐憫」這兩個字,這需要一點勇氣面對自己 曾泰元:張家口的Kalgan往事 談瀛洲:培根、莎士比亞和香堇菜 毛尖:從此,沒有鐵證如山的愛情 沈次農:我聽《托斯卡》 谷曙光:「天下第一團」在上海 朱玉麒:「正是天山雪下時」 沈嘉祿:狼虎會雅集 衛建民:與成語有關的故事 李宏昀:學習數學能提高人的品味 輯六 丁帆:看世界盃的樂趣 路明:小足球 韓開春:刀螂和鐵線蟲 劉摩訶:杜甫的魚與鳥 張婕:曹操的兩位夫人 陸建德:「紅鼻頭」書攤 唐吟方:清華園的煙火氣——我搭夥十年的那些教工食堂 唐韌:尋找理想的思路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