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縉 程暉 978755005195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百花洲文藝
NT$35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鄉縉
ISBN:9787550051959
出版社:百花洲文藝
著編譯者:程暉
頁數:xxx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7014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鄉縉》是一部江西革命者的成長小說,地主和地主的兒女們的個人心路歷程被深深地嵌入革命實踐之中。鄉紳的後代金葳蕤和謝金花,她們無一例外是遭遇了巨大的創傷和情感的波折后,在火熱的革命實踐中找到了啟蒙的、超越性的眼界和力量。而老一輩的鄉紳,經歷的思想改造更加深刻而艱難,他們橫跨新舊時代,在血與火的洗禮中逐漸拋棄了個人英雄式的幻想,深刻地意識到個體生命只有融合、投入以工農大眾為主體的革命中去,生命的價值才可能得到證明。在不同思潮、派別、力量的較量和錯動關係中,金貴田和謝炳坤們的靈魂在「像炸彈、像火焰、像洪水、像鋼鐵般的力量和聲音」中得到完美凈化,最後在入黨的儀式中實現了身份認同與價值歸屬感。

作者簡介
程暉,當代作家,現居南昌。中國作家協會會員,2011年魯迅文學院江西作家班進修結業。在《人民文學》《中國作家》《人民日報》《青年文學》《廣州文藝》等報刊發表文學作品100餘萬字。作品入選江西高等院校教材《新語文》、《2016年散文精萃》,內蒙古高中語文課外閱讀教材等多個選本。
出版的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趕散》《霧街》《那二爺的戰爭》《南國陌路》,散文集《漸行漸遠之夢》,詩集《那片湛藍的天空》,紀實文集《失重的犁頭》等。

精彩書摘
精彩文摘
41-42
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看著穀殼金黃、顆粒飽滿、堆積如山的稻子入倉,村
民們個個臉上笑開了花。更不用說首富謝炳坤了,五百余畝良田,光早稻就打了
約三千石金燦燦的穀子,碾出來就是白花花的大米,也就是白花花的銀子啊!但
是,看著自己那一百畝被金府精耕並栽種了晚稻的水田,他便心疼得要命,像是
胸口被割掉了一塊肉似的。
當村裡幾個大族,江、李、熊氏,特別是金高煦、江老倌兩位壽星族長,還
有金貴田一起來跟大謝頭商議,按照慣例,大家一道湊些錢糧,辦頓豐收宴,請
場採茶戲時,他很是不樂意。本來他最有錢的,卻只給了一些大米、菜蔬,錢卻
一分也沒出。本來是辦大喜事,眾人自然也不好說什麼,但大家背地裡都揶揄他
是「謝公雞」。
擺在社廟裡面廳堂與外面場坪上的豐收宴,近百個大小高低新舊不一的八仙
桌,全村人男女老少濟濟一堂,座無虛席,鴉雀無聲地聽著幾個主要人物——金
高煦、江老倌、金貴田、謝炳坤,以及另外幾個姓氏的族長,之乎者也地先後發言。
然後,主司儀宣布開吃開喝。一盤盤冷蔬熱菜端上桌,頓時人聲鼎沸,猜拳聲、
喝酒聲、談笑聲、吃菜喝湯聲,以及小孩的笑鬧聲混在一起,展現出一幅全村共
慶的景象。大家狼吞虎咽嘗新米、吃佳肴、喝美酒。
這時,戲台上咿咿呀呀演唱著高安採茶戲的傳統代表劇目《游湖》與《羅帕寶》,
惹得觀眾一陣陣發笑、起鬨、喝彩,把宴席的熱鬧氣氛一次次推向高峰。
當一個個經典的唱段出現時,金貴田還一邊用筷子敲著碗沿,一邊抑揚頓挫
地跟著低聲哼道:
「好似寒天見火盆,陣陣熱氣暖人心,但看人間好人在,何須絕望太傷情,
忘卻的笑容又浮現,冷卻的心意又回春」
高安採茶戲系江西省四大地方戲劇之一,原本起源於高安當地的民間燈歌、
燈彩、儺歌、儺舞,后受到贛南小調、浙江小調、高安鑼鼓戲、高安木偶戲的一
些影響,兼收並蓄,於民國初年基本形成體系。它在發展的過程中又受到了京劇
的較多影響,採用了京劇以及民間吹打中的一部分鑼鼓經,使起初歡快、戲謔、
喜慶的風格多了些高亢、熱烈、激越,在本偏陰性、柔性的戲中又加了些陽性、
剛性,使內容更豐富,藝術味道更濃郁,戲更好聽也更好看。
《游湖》敘述惡少陳文借游西湖之機調戲美麗、可愛的漁家女玲瓏,不想反
被機智、勇敢的玲瓏戲弄的故事。《羅帕寶》說的是尚書之女陳賽金為其夫王舉
人赴考餞行,僕人姜雄伺機將羅帕寶偷去,王舉人輕信流言,憤然休妻,身懷六
甲的陳賽金忍辱負重,賣身為奴,在店主大姐的救助下將兒哺育成人。其子王錦
龍長大后中試為官,出巡問案,懲處惡賊,痛撻頑父,為母雪恥申冤的故事。
與謝炳坤、其他族長和老者一道坐于上席的金貴田,看著四周大吃大喝的眾
父老鄉親、台上粉墨登場的生旦凈末丑,心裏暗暗想著,自己過壽請客的日子也
快到了!
是的,晚稻秧一插好,雙搶甫一結束,就是龍灣村「大先生」金貴田的五十
歲壽宴了。
金貴田是龍灣唯一的前朝科考秀才,是第一文化名人,在當地地位崇高,鄉
民真心欽佩信任他、平時向他求教請他幫忙的大有人在。他又干過多年的私塾先
生,學生數以千計,桃李滿天下,他的壽宴,祝壽、歡聚、喝酒的人肯定熙攘不絕。
但金貴田素來為人低調,不喜搞大排場,就沒有到處發請柬,盡量控制規模和人數。
縱然如此,也還是有十多桌,來了 100 多人,全部擺在比社廟規模小得多的金氏
宗祠里。新任高安蕭縣長(前任縣長因紅軍攻城臨陣脫逃已被撤職)立身致辭,
金貴田彎腰答謝;金姓的族長與龍灣第一壽星金高煦立身致辭,金貴田再彎腰答
謝;龍灣第一大姓江姓的族長(金貴田的岳父)與高安縣西邊區頭號木匠江老倌
立身致辭,金貴田又彎腰答謝。最後,由金貴田本人宣布壽宴正式開始。
金氏宗祠在金府大院前邊不遠處,只隔了幾棟房子。龍灣的金氏宗親不過十
來戶人家,與龍灣謝氏差不多。金貴田不願自己出來做宗族長,而是讓年逾耄耋
的本村最長壽者、他的堂祖父金高煦做宗族長。金高煦鶴髮童顏、精神矍鑠,在
人堆里最是顯眼。金氏宗祠乃一百余年前金貴田的高曾祖父牽頭建造起來的,近
些年來宗祠的整修管理、一應開支都是金貴田一人出的錢。

前言/序言
《鄉縉》
每次創作都是陌生又熟悉的行走——長篇小說《鄉縉》創作談
曾有人戲言:作家隨著年齡的增長,語言的簡潔能力會逐漸下降,因而年老的作家不得不去寫長篇。這話可能有些偏頗,於我卻還是貼切的。求學時期,我痴迷於詩歌;參加工作以後,對散文創作情有獨鍾;年過不惑,對長篇小說產生了濃厚興趣。這可能和語言簡潔能力下降有關,當然更大的可能是,經歷的風雨和沉澱的思考,需要更大容量的承載。
長篇小說創作,確實需要超乎尋常的耐力和韌勁。不過,在那些考驗體力的過程中,我也感受到許多愉快和輕鬆。在浮躁和繁忙的日常里,最能夠讓我平靜和愉悅的是那些夜深人靜、思緒飛揚的寫作過程,還有每一次激發創作衝動的相遇。
2019年9月,一個偶然的機會,我來到位於高安境內的華林山。華林山方圓百里,最高峰華林寨海拔816米,峰聳壁削、山勢險峻,綠樹浮嵐、古木蒼蒼,萬壑松濤、千岩競秀,霧漫泉流、雲煙裊裊。讓我震撼的不是美麗的風景,而是一支紅軍游擊隊的故事。在華林山南嶺,有許多石洞,有的洞中還有洞,洞洞相通,至今仍留有當年游擊隊生活和戰鬥的痕?。這裏曾經是湘鄂贛省委重要的游擊根據地。
在當代文學語境中,人們一提起江西,自然會想起那些波瀾壯闊的重大革命歷史事件和見證艱苦歷程、象徵偉大精神的革命聖地。其實,在那些彪炳史冊的重大事件背後,江西各地也活躍著眾多不為人熟知的革命星火,華林山游擊隊的故事一次次激發著我的創作熱情。在國民黨軍隊的重重圍困下,一支不到200人的紅軍游擊隊艱苦卓絕地堅持戰鬥長達10年,他們是怎麼做到的?這個問題一直在我腦海盤旋。2019年,長篇小說《鄉縉》開始動筆。在創作期間,我曾經三次徒步穿行在山山水水間,試圖感受當年那群人,也時常為之激動不已。
當下,一些作家認為宏大敘事的史詩性寫法已經過時,熱衷於個人經驗的碎片化書寫。但所謂的宏大敘事從來都是與日常生活微觀敘事交融在一起。這群游擊隊員也許算不上一般文學作品評價體系中的英雄,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執著與堅定也許就是那個年代很多地方革命武裝的真實寫照。
同樣是在高安。1980年11月23日,高安縣城錦江之畔的江西第二電機廠,正在擴建施工,忽然一片土層坍塌,露出一個橢圓形窖穴,層層疊疊堆放著許多盤碗,一批驚世文物隨之出土。隨後,新華社用中、英、美、法、德等多國文字和傳真照片,向世界介紹了這批文物中的19件元代青花瓷,引起世界廣泛關注。元朝只有短短90餘年歷史,且戰亂頻起,留存於世的元青花瓷極為稀少,因而極其珍貴。高安出土的這批元代青花瓷器,數量在世界各大博物館中名列第三,中國第一。古代高安並不產高檔瓷器,卻發現了數量如此之多、品質如此之高的稀世珍寶元青花,確實讓人無比驚訝。元青花是當年皇室御用之物,民間不許私藏,在偏遠的高安小城,為何出現了?官方文獻沒有任何記載,高安民間眾說紛紜。幾百年來,為尋找這批寶藏,地方官紳、軍閥土匪曾經上演了不少腥風血雨的鬧劇,甚至侵華日軍聽到風聲,也企圖找到寶藏。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批寶藏消失在歷史的迷霧中,直到40多年前的那次偶然發現。
時間再回溯到1941年12月25日,聞名中外的第三次長沙會戰「高奉戰役」打響。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三軍第十二師在高安和奉新一帶與日寇浴血奮戰3天,參戰的兩個團陣亡官兵1000餘人,其中有碑文記載的673人。戰後,人們在高安龍潭鎮老虎山修建了抗日英雄紀念公墓。倖存下來的第十二師司號長尤漢清沒有隨部隊離開,而是選擇留下來,做了守墓人,這一守就是幾十年。
新中國成立后,龍潭老虎山抗日烈士紀念墓被國務院列入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尤漢清57年如一日守護著公墓,每年的清明節、中元節和冬至日,他都帶領兒孫們到公墓祭奠先烈,風雨無阻,從未間斷。他去世前,要求兒子把他葬在公墓中,一定要同戰友長眠在一起,而且要繼續「站在隊伍前面,行使司號長的神聖職責」,同時要求子孫後代接力守護公墓。
上面的三個事件獨立存在,且時間跨度很大,要在同一審美體系中展現,很容易造成形式上的「漏光」和內容上的「散光」,這個問題讓我糾結了很長時間。後來,我決定將小說的基座深植在一個不起眼的村莊——龍灣村。在這個與我家鄉的山水高度相似的村莊,我很快找到了感覺,彷彿又回到生我養我的故土。筆下的那些人、那些事,時時喚醒著生命之河中流淌的關於故鄉的記憶,好像見到一個個故人,重溫一件件往事。
每一次創作過程都會是一次既陌生又熟悉的行走,陌生的是無法預知的人和事,熟悉的是腳下這塊厚實的故土,時時給我的創作以最溫暖的安全感和對文字揮灑自如的駕馭感。
程暉
2023年9月6日《文藝報》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