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連接之道-我與世界對話 ISBN:9787519471125 出版社:光明日報 著編譯者:梁斯喬 頁數:25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7096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從2018年到2021年一個青澀的高中生走進一片陌生的天地——中東難民群體。在這裏,感悟自身與外在的連接之道,以獨有的方式,與世界對話 在數百天孤獨的輾轉中,屢遭困境,也曾無數次得到陌生人的幫助。 作者探訪難民社會的多個層面,感受到底層生存的無奈。這些因戰亂背井離鄉、被孤立的難民,渴望著天使的救助。 作者以自己的方式,以期引起更多人對難民群體的關注。內容簡介 2018年,我在北京一所普通的公立學校讀初三那時,我決定未來學商科每天都從朝陽區往返兩個小時,坐地鐵到海淀區的培訓機構學習,準備英語托福考試。我以為,這就是我的學生時代。 然而,包括我在內的所有人都沒有想到,三年後,在北大附中的講台上,我竟然在千余名學生家長面前,講起了自己在中東與難民相處的故事,講起了自己結識的來自國外的中外學生所擁有的獨特氣質——「對世界、社會和身邊他人的關愛與關注」。 這三年,時間照舊中規中矩地流逝,而我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個個契機引出一段段經歷,一段段經歷帶來一次次探索。在這三年的巨變之中,我見到了世界的方方面面,學會了擁抱恐懼,戰勝困難,勇往直前作者簡介 梁斯喬,2003年生於西安,2021年7月畢業於北京大學附屬中學,就學于紐約大學阿布扎比分校。2019年3月起參与有關難民的國際性社會課題研究,探訪了中東地區諸多難民營,與多國相關部門和聯合國難民署聯繫密切,曾在中東政府人類發展基金會擔任研究員。作為一名研究者,三年多來實地訪談百余位難民務工者,在北大附中建立了國內第一個關注難民教育的學生組織——Tawjihi難民輔導項目,自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起幫助過數百位難民學生持續完成教育。作為公益人和演講者,曾在全國各省市組織難民項目公益活動,建立關注世界難民的中國青年社群。目錄 自序前言 第一章 我眼中的難民 第一節 救我一命的敘利亞翻譯 第二節 大市場里的父親 第二節 難民的定義 第三節 難民如何生活 第四節 探訪難民營 第五節 我的任務與使命 第六節 難民們的生存危機 第七節 難民的教育問題 第八節 難民訪談實錄 第九節 橫跨五國的「世界難民」 第十一節 難民危機的解決之道 第十二節 當非政府組織成為一個行業 第十三節 拜訪中國駐約旦大使館及歐盟建設的難民工廠 第十四節 貧窮遠比病毒對我們的威脅更大 第二章 我為難民做公益 第一節 我的前兩場難民危機分享會 第二節 18歲,我為自己而驕傲 第三節 種一顆關愛的種子 第四節 總有一次要面對零位聽眾 第五節 唱出自己的旋律,舞出獨特的節奏 第六節 結識「先鋒」:把難民公益帶入鄉村 第七節 大愛無疆,傳遞無限 第八節 根植於心,永不磨滅 第三章 尋找真正的自我 第一節 初到異鄉的見聞 第二節 一個人的旅行 第三節 來自「新朋友」的教訓 第四節 驚喜不斷的訪校 第五節 不是所有旅程都有美好回憶 第六節 少年心中的睡獅已覺醒 第七節 盡己所能感知這個世界 第八節 旅行中的實用技巧 第九節 三年,一個人的50城 第十節 終於找到真正的自我 第四章 我們能否改變難民的教育狀況 第一節 一個好漢三個幫 第二節 從四個人到一個團隊 第三節 從一個團隊到一個社群 第四節 一份學習物料 第五節 公益項目的風險 第六節 從一個社群,到一個印跡 第七節 從一個印跡,到一種傳承 第五章 非功利教育 第一節 教育是人生的基石 第二節 心理與人生 第三節 「梁斯喬,該幹活了」 第四節 從未出現在成績單上的課程——自治 第五節 一個學期的教師生涯——用失敗砌成的一門課 第六節 「我希望,我被世界記住的方式是曾經幫助過許多人」 第七節 父親帶大的男孩 第八節 父母的教育 第九節 論「去功利教育」 第十節 「非功利教育」「日常性」變革的三大維度及實踐 尾聲:回歸中東 附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