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沃天山綠萬秋-陳潭秋 劉鋒 978755116041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花山文藝
NT$114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血沃天山綠萬秋-陳潭秋
ISBN:9787551160414
出版社:花山文藝
著編譯者:劉鋒
叢書名:不忘初心緬懷先烈叢書
頁數:8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7071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陳潭秋,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
陳潭秋是一位兼有記者、教師、黨務幹部、戰士幾重身份的開天闢地者。
本書為陳潭秋的傳記,既注重史料的真實性與準確性,又重視故事的文學性與可讀性,以期照顧青少年閱讀習慣。

內容簡介
陳潭秋是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中國工人運動的播種者,黨的組織者和建設者,在20世紀中國革命歷史舞台上是叱吒風雲的、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
本書主要面向青少年讀者,記述了陳潭秋同志的崇高情懷和光輝業績,目的是鼓舞廣大青少年繼承革命先烈遺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努力奮鬥。

目錄
引子
一、陳策樓上抒壯志
二、向共產主義者轉變
三、參与創建中國共產黨
四、領導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
五、到安源礦工中去
六、積極推動國共合作
七、參加南昌起義
八、以中共中央特派員的身份親臨邢台
九、巡視順直省委和滿洲省委
十、主持中共滿洲省委工作
十一、領導江蘇、福建省委工作
十二、人民的好糧食部長
十三、革命伴侶徐全直遇害
十四、在蘇區堅持游擊戰爭
十五、領導東北抗日鬥爭
十六、與王韻雪相識相愛
十七、血沃天山綠萬秋
附錄 陳潭秋生平年表

精彩書摘
一、陳策樓上抒壯志
湖北省黃岡縣位於長江中游北岸,大別山南麓。在距離縣城50里的地方,長江支流的巴河西岸,有個陳策樓村。陳策樓村背靠烽火山,毗鄰黃浠公路;烽火山上青松挺拔,杉樹翠綠,狀如馬鞍。陳策樓村風景秀麗,湖光山色美不勝收。
陳策樓村70餘戶人家,村民都姓陳。陳策樓原叫陳宅樓,是陳氏家族的宗祠,矗立在村子中央,為一幢土木結構的三層樓房,村莊以此樓得名。
1896年1月4日,陳潭秋就出生在陳策樓村。他的祖父名疇,字壽田,曾經在清朝乙亥年,也就是1875年,參加鄉試,成績不俗,榜上有名,考中湖北舉人第六名。在還以科舉制度招攬人才的清朝末年,考中舉人就意味著取得了做官的資格,陳潭秋的祖父本來也有機會去做官,但他性情耿直,為人正派,看不慣那些貪官污吏橫行鄉里、欺壓百姓的行為,不願意與他們同流合污,所以,下決心不做官,只是在鄉里教蒙館,當起了一名教書先生。祖父生前用教書得來的薪俸買了30多畝水田,把整個家庭帶入到小康。
陳潭秋的父親名厚怙,號受之,字子瞻;守田躬耕,一生克勤克儉,因家裡人口多,勞動力少,晚年多病,加之稅賦多如牛毛,人不敷出,家道中落,但還有能力供陳潭秋上新式小學,併到武昌進入省立一中;到他和八弟陳蔭林大學畢業時,家中田地已所剩無幾了。陳潭秋的母親龔蓮馨,是個農村婦女,勤勞善良,終日勞作,操持家務,儘管家境每況愈下,卻樂善好施,逢年過節,鄰里鄉親有缺衣少食者,都給予資助。陳潭秋兄妹10人,八男二女,他排行第七。
陳潭秋,名澄,號潭秋,字幼先。年幼時,父親就教他識字,培養了他勤奮好學的習慣。陳潭秋聰明伶俐,獲得了鄉親們的稱讚。
陳家自陳潭秋的祖輩起,就深明知書達理的重要,家庭雖陷艱難,卻有「窮不廢讀」的共同信念。陳潭秋的父親常說,產可破而書不可不讀。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陳潭秋兄弟多人都入學就讀,特別是陳潭秋和八弟陳蔭林,都是在家道中落、瀕於破產的情況下堅持讀到大學畢業的。
陳潭秋從小聰明智慧,有過人的膽量,富有正義感。有一天中午,當地一個財主要強拔一個窮老漢在荒山坡上種的菜。老漢苦苦哀求,村裡人也趕來說情,固執的地主老財誰的話也不聽,執意要拔。老漢說:「我起早摸黑,開荒種地,種這點兒菜,還要精心培育,施肥澆水,這些菜長起來可不容易,我就是靠它養家糊口的。」地主老財不講理地說:「這山是我家的。」在一旁觀看的陳潭秋十分同情種菜的老漢,他沉思了一會兒,從人群中站出來問地主老財:「這荒山怎麼會是你家的?難道你會堆山?」財主不明就裡,回答說:「我爸爸在世的時候,這山就是我家的。」陳潭秋進一步追問:「那麼,這山是你爸爸堆起來的?好吧,我們把你爸爸的墳墓挖開,叫他給我們再堆一座山看看。」
一幫孩子們都樂開了,村民們也都吆喝著說:「走啊,去挖墳!」有的人興趣盎然,舉起鋤頭做出真要去挖的樣子。陳潭秋說:「他不拔菜,我們就不去挖墳!」財主害怕人們真的去挖他家的祖墳,只得灰溜溜地走了。孩子們高興地把陳潭秋抬起來打轉轉,高聲呼喊:「我們勝利了!」站在一旁的鄉親們都誇讚說:「這孩子真聰明,有膽識。」
少年時期的陳潭秋,在兄弟姐妹中,最欽佩的是他的五哥陳樹三,樹三也非常喜歡陳潭秋這個弟弟。正因為如此,陳潭秋受到五哥的影響比較深。
陳樹三自幼在武昌上學,在湖北工業學校讀書期間,就受到革命民主主義思想的熏陶,參加了當時湖北的革命組織——共進會,是同盟會會員,參加過辛亥革命,曾在孫中山南京臨時政府陸軍部任職,1911年在南京被反動軍閥槍殺。
P6-7

前言/序言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
日,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
代表大會在延安召開。6月9
日,中共七大選舉中央委員
會,選舉產生44名中央委員
,排名以得票多少為序:毛
澤東、朱德、劉少奇、任弼
時、林伯渠、林彪、董必武
、陳雲、徐向前、關嚮應、
陳潭秋
名列第十一位的是陳潭
秋。由於正處於戰爭環境之
中,消息阻塞,當時代表們
並不知道,早在一年零七個
月前,陳潭秋已被國民黨殺
害於新疆。
陳潭秋是中國共產黨的
創始人之一,中國工人運動
的播種者,黨的組織者和建
設者,在20世紀中國革命歷
史舞台上是叱吒風雲的、傑
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
1943年9月27日,那個黑
森森的夜裡,化名徐傑的陳
潭秋被新疆軍閥盛世才秘密
殺害於迪化(即今烏魯木齊
)。敵人生怕槍聲會驚動四
周,他們用麻繩勒死了陳潭
秋。當時,陳潭秋年僅47歲

在同一個夜晚被用繩索
活活勒死的還有周彬——亦
即毛澤民,毛澤東的胞弟,
與陳潭秋同齡。
還有林基路——廣東台山
人,中國共產黨黨員,新疆
學院教務長,年僅27歲。
這是中國歷史上黑暗的
一夜,是令人悲傷的一個夜
晚。三位烈士犧牲后,在迪
化獄中的中國共產黨黨員曾
為之寫下《追悼歌》,是悼
念陳潭秋、毛澤民和林基路
三位烈士的:
我們的兄弟,
在前方為國把命拼;
我們的全部力量,
正在消滅民族敵人。
我們光榮的同志,
誰想得到在抗戰遼遠的
大後方,
還有喪心病狂的敗類,
含血噴人,
暗害了你們寶貴的生命

你們寧死不屈的意志,
將永遠活在千萬人民的
心中!
瞑目吧!
光榮的同志!
你們的血跡,
揭露了民族敗類的無恥

你們的犧牲,
更顯示了八路軍偉大的
精神!
你們的英名,
將永垂不朽!
它鼓勵著後繼者的我們

向黑暗作英勇鬥爭!
瞑目吧!
徐傑同志!
周彬同志!
林基路同志!
1946年8月6日,延安為
在新疆犧牲的革命烈士舉行
了追悼大會。毛澤民的夫人
朱旦華代表新疆獲釋人員在
會上致了悼詞;因為沒有得
到陳潭秋和毛澤民犧牲的確
切消息,所以他倆的名字不
在被悼者之列。
之後,隨著時間的推移
,陳潭秋、毛澤民已被害犧
牲的事實逐漸***中央和
社會各界人士所接受。
陳潭秋的摯友董必武,
聞陳潭秋遇害凶訊時,淚如
雨下,當即賦悼詩一首:
戰友音容永世違,平生
業績有光輝。
如聞聲咳精神振,展誦
遺篇識所歸。
當陳潭秋被害的消息傳
到延安時,「延安五老」之一
的謝覺哉,寫下這樣的詩句
來緬懷這位中國共產黨的先
驅:
聞毛澤民、陳潭秋被害
聞毛澤民、陳潭秋兩同
志在新疆為盛世才所害,雪
夜獨坐燈前,吟作:
又是嚴冰至,難羈白日
馳。
捲簾觀雪積,展卷訴燈
知。
天際明如火,寰中亂似
糜。
友星邊塞隕,憤淚忽橫
滋。
任是老友的悲憤、戰友
的呼喚,英烈遠去,這是革
命者不懼的歸宿,也是每個
共產黨人在加入這個組織時
曾經的誓言。
「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
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
切,永不叛黨。」
任何一場偉大的革命,
無一不是波瀾壯闊,大潮迭
起。伴隨和影響著這些革命
的,是一代又一代偉大的革
命家。
崢嶸歲月,腥風血雨,
天翻地覆,可歌可泣。回顧
革命歷史,是燎原的烈火,
鍛造了一個英雄的國度;是
血染的紅旗,指引了一條正
確的道路。縱覽世紀風雲,
只有英雄的人民才能養育人
民的英雄。
翻開歷史長卷,中國共
產黨的諸多先驅可謂其中典
范。
時勢造英雄。櫛風沐雨
,金戈鐵馬,毛澤東、彭湃
、方誌敏等被稱為「農運大
王」,鄧中夏、劉少奇、蘇
兆征等是中國工人運動的著
名領導者。
中國人民解放軍自1927
年八一南昌起義建軍以來,
在革命的歷史長河中,湧現
出多位文韜武略、運籌帷幄
的統帥,更有許多身經百戰
、戰功卓著的高級將領。他
們是以毛澤東、周恩來、朱
德等為代表的著名軍事家,
韜略驚天地,睿智啟後人,
功績蓋世,高山仰止。
陳潭秋是傑出的中國無
產階級革命家中的一員,但
他更有區別於其他革命家的
地方。
中共一大代表中,有兩
位來自武漢黨組織的代表,
他們是武漢中學校長董必武
和該校教員陳潭秋。參加一
大的代表,大多是來自學堂
的知識分子,在他們之中,
雖出現過毛澤東這樣的軍事
統帥,卻只有一人以戰士之
勇持槍作戰過,火線負傷過
,那就是陳潭秋。
陳潭秋是一位兼有記者
、教師、黨務幹部、戰士幾
重身份的開天闢地者!
陳潭秋,1896年生,湖
北黃岡人。青年時代積極參
加五四運動。1920年秋,
他和董必武等在武漢成立了
共產主義小組;1921年7月
出席了黨的一大。
陳潭秋自覺運用馬克思
主義階級分析方法,1924
年底寫出了《國民黨底分析
》一文,指出國民黨的階級
實質,為我黨在統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