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驅鐵肩擔道義-李大釗 殷允嶺 978755116035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花山文藝
NT$14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先驅鐵肩擔道義-李大釗
ISBN:9787551160353
出版社:花山文藝
著編譯者:殷允嶺
叢書名:不忘初心緬懷先烈叢書
頁數:10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7071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本書是李大釗傳記,傳主為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中英勇犧牲的革命先烈,入選2009年由中共中央宣傳部等11個部門聯合評選的「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希望通過宣傳他的崇高情懷和光輝業績,鼓舞廣大青少年繼承革命先烈的遺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內容簡介
李大釗同志的一生是光輝的一生。李大釗同志以他的奮鬥、探索、犧牲,為中國共產黨人作出了表率,他的革命思想、崇高精神、偉大人格值得我們永遠學習。本書以傳記的形式為青少年讀者講述了先驅鐵肩擔道義的李大釗。

目錄
引子
一、樂亭縣
二、大黑坨村
三、李大釗故居
四、大釗家世
五、「百靈」與「憨頭」的駁詰
六、神童塾學
七、少年壯志
八、宋館之誼
九、兄弟情深
十、早婚
十一、年輕骨重
十二、天傾一角
十三、永平、衛平
十四、兒女情長
十五、津門求學
十六、良師益友
十七、悲情憤詩
十八、探索濟世之道
十九、憂國詩文
二十、留學東瀛
二十一、志士歸國
二十二、非常歲月
二十三、李大釗與毛澤東
二十四、毛澤東話李大釗
二十五、五四「救陳」與相約建黨
二十六、天下義友
二十七、李大釗與孫中山
二十八、李大釗與蔡元培
二十九、李大釗與鄧培
三十、李大釗與馮玉祥
三十一、李大釗與胡適
三十二、李大釗與章士釗
三十三、李大釗與邵飄萍
三十四、李大釗與劉清揚
三十五、李大釗與楊扶青
三十六、李大釗與開灤工運
三十七、中國革命的使者
三十八、李大釗:1924
三十九、軍事覺醒者
四十、被捕前後
四十一、獄中自述
四十二、入獄之後
四十三、從容就義
四十四、大釗不朽
附錄 李大釗生平年表

精彩書摘
乙未仲秋日,朗亮的樂亭縣天空一碧如洗。六百歲古槐的蒼勁枝葉,在大黑坨村的頂空,編織出密綠的華蓋。古槐斜對著李大釗故居大門,渤海的潮風吹拂著槐葉,窸窸窣窣訴說著李家大宅的故事。大門邊的條石上,李家的族人、親鄰隨著風聲一齊站立,恭迎一位手執拐杖邁出宅門的老人——村中唯一的當年見過李大釗、已經93歲的李俊之老人的到來。
在這組鄉人組成的群雕背後,李大釗的塑像肅立於院中,寬闊的前額下,一雙亮星般的眼睛透過山河湖海,望向地平線以外的地方。一陣詩與歌和聲,自西天的燒霞處低回而至: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
這是李大釗的警世恆言,他的巨手著出的天下文章,改變著那個黑暗的世界:
他領導了五四新文化運動,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偉大旗手;
他在中國首先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是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
他最早提出中國要走社會主義道路,為中國昭示了新的發展方向;
他是中國共產主義的先驅,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
他建立革命統一戰線,促成國共首次合作;
他領導北方工農運動,是北方革命運動的偉大領袖;
他首倡黨抓武裝的軍事思想,培養了大批軍事人才;
他以偉大的革命思想,為我黨培養了一大批青年領袖人物。
他頂天立地,功勛蓋世!李大釗,他的名字如雷貫耳,如風常歌!他出生自河北省樂亭縣大黑坨村古槐樹對面的李家大宅。李俊之老人講述的追昔往事,娓娓動聽。
一、樂亭縣
史書載樂亭縣,距今已八百余年。這裏偏居海角,自古少遭刀兵戰亂,乃安居樂業之地。又有「樂安亭」之美名。
有灤河哺育,平原沃野,盛產高粱、小米、玉米、大豆、棉花等。卻因灤河水三年兩頭泛濫成災,「年穀難望順成,且地隘人稠,糧食維以自給。貧苦農民只有逃荒要飯,流落關外謀生」。
清末民初,樂亭縣已有手工業景象:如造車船、建築房舍、製作農具傢具等。農暇時,「女紡於家,男織于穴」。女子紡織,男子在地穴中製作的笸籮、簸箕、席子、笤帚等日用品,遠銷國內外。
清代后,樂亭人到東北經商者漸多。據樂亭縣誌載:「邑地近邊關,經商者多,出品貿易挾貨營運謂之財主,代人持籌謂之夥計,有『樂亭幫』之稱。」除佔領東北三省市場外,還分佈天津、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開店鋪,辦工廠,到德國、日本留學。李大釗的祖父李如珍亦到東北做過生意。他在不惑之年,在長春萬寶山一帶開雜貨鋪。
樂亭商旺錢多,文化教育發達,有「文化縣」之稱。縣誌雲:「樂邑人情急公好義,士守廉隅,民勤操作,而閨門之風謹飭誠有」;「自唐以迄民國,數千年不識刀兵,遵海而傍灤河,七十里惟安耕讀」。又雲:縣民「雅重讀寫」,「舉凡衣食稍足之家,無不令子弟就學,或延名師,或從外傅」。唐、宋以前名人志士不乏,廢科舉后,樂亭盛辦教育,考入大學和國外留學者眾多,悠久的文化傳統,深厚的民族文化積淀,使樂亭縣成為樂亭大鼓、樂亭皮影這兩朵中國民間藝術之花的誕生地。
P1-3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