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丹花開紅似火-劉志丹 朱司俊 978755116045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花山文藝
NT$17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山丹丹花開紅似火-劉志丹
ISBN:9787551160452
出版社:花山文藝
著編譯者:朱司俊
叢書名:不忘初心緬懷先烈叢書
頁數:12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7070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本書是一部傳記文學作品。傳主劉志丹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工農紅軍高級將領,西北紅軍和陝甘寧革命根據地的主要創建人之一。
該書系「不忘初心緬懷先烈」叢書之一,作者既注重史料的真實性與準確性,又重視故事的文學性與可讀性,以期照顧青少年閱讀習慣。

內容簡介
本書是***傳記,傳主為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中英勇犧牲的革命先烈,入選2009年由中共中央宣傳部等11個部門聯合評選的「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希望通過宣傳他的崇高情懷和光輝業績,鼓舞廣大青少年繼承革命先烈的遺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目錄
引子
一、祖孫情深
二、挑戰陋規不畏權貴
三、「硬肚」造反
四、務農娶妻
五、榆林求學
六、管食堂的「劉灶長」
七、演女角的「劉會長」
八、學生運動的帶頭人
九、神秘的「趕腳人」
十、投筆從戎南下黃埔
十一、奉命改造舊軍隊
十二、車站脫險
十三、許權中旅整軍
十四、渭華起義
十五、保衛蘇維埃政權
十六、師生對話
十七、金蟬脫殼出西安
十八、堅持開展武裝鬥爭
十九、紅石峽會議提出「三色」革命理論
二十、智當縣「團總」
二十一、三道川事件
二十二、邠縣入牢獄
二十三、太白起義打響隴東第一槍
二十四、蕎麥麵魚水情
二十五、南梁成立了游擊隊
二十六、布袋做出小米乾飯
二十七、扎草人巧借子彈
二十八、出奇招飛兵取棉衣
二十九、杜衡專權
三十、兵敗廟灣子
三十一、太陽照在南梁
三十二、收編郭寶珊
三十三、「百衲衣」夫妻情
三十四、淚別謝子長
三十五、智取李家塌寨子
三十六、陰霾籠罩陝甘邊
三十七、烏雲散去見晴天
三十八、做雙棉鞋送給毛主席
三十九、大紅棗兒送親人
四十、誤殺狗自關禁閉
四十一、前線作戰壯烈犧牲
四十二、軍民同悲祭英雄
附錄劉志丹生平年表

精彩書摘
一、祖孫情深
素有八百里秦川之稱的關中平原以北,就是著名的陝甘黃土高原,自古就是兵家鏖戰的沙場。這裏出現過千百次為保衛民族生存和農民求得自身解放的戰爭。這裏曾是吳起、秦始皇、蒙恬、漢武帝、衛青、霍去病、唐太宗、郭子儀、范仲淹、狄青等歷史人物馳騁的疆場。吳起鎮就是為紀念吳起而命名的。秦始皇北巡時,修在陝甘交界子午嶺上的「直道」如今仍有遺?可查。遍布在陝北山頭上的城堡、關卡、烽火台就是戰爭的見證。
居住在這裏的居民,相傳多為古代兵將的後裔,剛直尚勇。當苦難使他們再也忍受不下去的時候,就起來造反。
隋朝末年,農民領袖劉迦論曾率十萬之眾起義于延安。明朝末年,出現了米脂人李自成領導的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20世紀初,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爆發了,人民對清朝的封建專制統治發動了猛烈的攻擊,陝北人民也紛紛起義。在保安縣,1907年發生了有4000人參加的「硬肚」起義,曾建立了農民政權18天。三年以後,又爆發了另一次起義,燒毀了保安縣衙。辛亥革命時,保安縣農民包圍了縣城,趕走了清朝知縣。
劉志丹就出生在這陝北黃土高原之上的保安縣金湯鎮蘆子溝村。說起保安縣金湯鎮蘆子溝村還有一段故事呢。
保安,在北宋時是邊防上的一個軍事要塞,金湯鎮則是前沿重鎮。這裏,西傍洛河,東依峻岭,十分險要。「金湯」二字就是古語「金城湯池」的省語,比喻城池之牢固,亦即「固若金湯」之意。
至於蘆子溝村,只知道自劉志丹的曾祖父劉存敏就生活在此。據劉家家譜記載劉存敏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名叫劉士傑,長到十四五歲,被送到保安縣一個秀才家當侍童。劉士傑勤奮刻苦,腦子靈,跟著秀才認下了不少字,漸漸能看懂一些書籍、文告,知道了許多國家大事。秀才死後,劉士傑看到中國在鴉片戰爭和中法戰爭中連吃敗仗,英國、法國、德國、俄國、日本等列強不斷蠶食和侵略中國的領土和屬地,十分氣憤,便跑到甘肅參加了清朝軍隊,以圖報國。但是不久,陝西爆發了回民起義,清政府對外屈服,對內則殘酷鎮壓,指派甘肅清軍,對起義回民進行圍剿。劉士傑不願屠殺同胞,當了逃兵,跑到山西臨縣躲避。
劉士傑在山西無以安身,以打短工為生,受雇於一個老農。一天,主人要給兒子訂婚,找不到寫婚書的人,劉士傑就毛遂自薦,說他能寫。主人露出驚訝而又困惑的表情,劉士傑將自己曾給秀才當侍童的事說了一遍。主人聽后就讓他寫了婚書,請人看過果然寫得不錯。這事一傳開,村中人說:「這年頭碰到一個識字人太不容易啦,就留他在村子里教娃娃們識字吧。」劉士傑為人正直,開通明理,貧寒人家都敬重他。教了兩年書,陝西平靜了,他又回到保安縣,回到了滿目荒涼,人煙稀少,只有一孔沒門沒窗的黑窟窿窯洞的家裡。條件雖差但這裏畢竟是生於斯、長於斯的家鄉,他還是打心眼裡熱愛它。
劉士傑和同村的農民一樣,從事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歸,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耕生活。不久,從甘肅逃來一個姓任的寡婦,非常可憐。經人說和,劉士傑娶她為妻。從此,金湯鎮蘆子溝又有煙火了。
一年以後,劉士傑得了一個兒子,起名叫劉培基,他就是劉志丹的父親。劉培基一會說話,劉士傑就教他識字,後來又送他上私塾。幾年之後,劉培基在延安府考中了秀才,回來在金湯鎮以教書為業,娶了鎮上一王姓女子為妻。
1903年10月4日,對劉家來說是一個大喜的日子,因為劉家又添丁了。
劉士傑年老得孫,甚是高興,給他起了個大名,叫劉景桂,字子丹。劉志丹參加革命后,自己改為現名,取自文天祥《過零丁洋》中「留取丹心照汗青」句,以示自己赤心為黨,忠心報國。
P3-4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