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有味 汪曾祺 978751394146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民主與建設
NT$267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3*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人間有味
ISBN:9787513941464
出版社:民主與建設
著編譯者:汪曾祺
頁數:23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7080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人間有味》是汪曾祺的散文集,收錄了汪曾祺作品。如《昆明的吃食》《五味》《故鄉的食物》《食道舊尋》《四方食事》《泡茶館》等。 暢銷之作升級版,採用內外雙封裸脊裝幀,收錄汪曾祺先生自己的書畫作品。 《人間有味》的文字給人的是一種煙火人間、細水長流的美。 生活是很好玩兒的,活著多好啊!汪曾祺深活著的樂趣,幽默時不時跳出來讓人噗嗤一笑的段子。 汪氏版《隨園食單》讓人垂涎三尺、撫慰凡人心。柴米油鹽,一日三餐,家人閑坐,燈火可親。 這本書給我們一種生活的信念:以歡喜心過生活,生活處處有歡喜。

內容簡介

《人間有味》前兩輯盡寫吃食,譬如:《昆明的吃食》中,寫到過橋米線·汽鍋雞,乾巴菌、牛肝菌、青頭菌,護國路白湯羊肉,玉溪街蒸菜,蔥油餅、鍋貼、片兒湯,火腿月餅、酥皮包子,玉麥粑粑,洋芋粑粑,摩登粑粑;《五味》中說到山西人能吃醋,遼寧人愛酸菜白肉火鍋,北京人吃羊肉酸菜湯下雜麵,福建人、廣西人愛吃酸,南方愛吃甜,四川人口味偏愛麻辣等讓人不由在心中勾畫起一張美食地圖;《故鄉的食物》中,寫到炒米和焦屑,淌著紅油的鴨蛋,鹹菜慈姑湯,各種河鮮、野味和田間地頭的野菜;《食道舊尋》中寫老舍先生的好客、沈從文經常吃米線,陶重華、吳宓、張宗和、孫鳳竹、崔芝蘭、沈有鼎、吳征鎰諸先生在牛肉麵館的定期聚會;寫冰西瓜的技巧,寫豆腐的各種做法讓人不由覺得垂涎三尺,美味藏在街巷和普通人的廚房裡。后兩輯寫親情、友情、街巷之情和鄉情,充滿著濃濃的回憶。那種淡泊、洒脫、釋然的心境透過紙被,直抵人心。

作者簡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蘇高郵人,沈從文的高徒,中國現當代著名作家、戲劇家、小說家,京派文學小說的代表人物及傳人,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 汪曾祺早年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熏陶,1939年考入西南聯大中國文學系,師從沈從文先生。曾任中國作家協會理事、顧問,北京劇作家協會理事。他在短篇小說和散文創作領域成就頗高,充溢著濃郁的中國味道和靈性美質,語言平和質樸、清新雋永、娓娓而來、如話家常。著有短篇小說集《邂逅集》《羊舍一夕》《晚飯花集》,散文集《蒲橋集》《故鄉的食物》《逝水》,京劇劇本《范進中舉》《沙家?》(主要編者之一),文學評論集《晚翠文談》等。作品被譯成多種文字介紹到國外。

目錄

輯一 四方好食
昆明的吃食
故鄉的元宵
昆明年俗
五味
故鄉的食物
魚我所欲也
肉食者不鄙
鱖魚
貼秋膘
四方食事
輯二 至味在人間
吃食和文學
食道舊尋
宋朝人的吃喝
《吃的自由》序
國風文叢總序
《旅食與文化》題記
家常酒菜
麵茶
炸彈和冰糖蓮子
豆汁兒
尋常茶話
輯三 吾家小史
我的家鄉
我的祖父祖母
我的父親
多年父子成兄弟
我的母親
我的家
大蓮姐姐
輯四 那時巷情
草巷口
踢毽子
衚衕文化
北京人的遛鳥
午門憶舊
泡茶館
羅漢
城隍·土地·灶王爺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老舍先生
才子趙樹理
齊白石的童心
晚歲漸于詩律細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