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娘子-撒切爾夫人傳 約翰.坎貝爾 978757023073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長江文藝
NT$35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3*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鐵娘子-撒切爾夫人傳
ISBN:9787570230730
出版社:長江文藝
著編譯者:約翰.坎貝爾
叢書名:世界名人名傳典藏系列
頁數:35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3061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從雜貨鋪的女兒到英國女首相 打破男性主導政壇局面
英國政治作家約翰•坎貝爾全面解讀鐵娘子的政治之路
詳盡英國首位女首相的政治生涯 展現20世紀末英國政壇風雲
儘管飽受爭議,撒切爾夫人始終是世界政壇不可復刻的強大女性力量的代表

內容簡介
瑪格麗特·撒切爾(1925—2013),英國政治家,英國第49任首相,1979年—1990年在任,她是英國第一位女首相,也是自19世紀初利物浦伯爵以來連任時間最長的英國首相。在任首相期間,撒切爾夫人的政治哲學和政治主張對英國的經濟、社會與文化面貌作出了既深且廣的改變。
英國著名傳記作家約翰·坎貝爾用九年的時間對撒切爾夫人進行了細緻研究,深入探究了撒切爾夫人是如何從小鎮姑娘成長為叱吒風雲的鐵娘子的人生軌跡。瑪格麗特·撒切爾是一個雜貨商的女兒,自童年時代起成績優異,進入牛津大學攻讀化學和法律,后投身於英國政壇。她善於辯論、充滿激情與活力,漸漸在政壇上展露鋒芒,並於1979年出任首相,開始了長達11年的首相執政生涯。她率直、頑強有時甚至不留情面,同時充滿愛國情懷,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改變了英國,也間接影響了世界政治格局。
本書不僅是對撒切爾夫人的傳奇人生的記錄,也是對二十世紀問題叢生的英國社會以及冷戰背景下世界格局變幻的真實歷史記錄。

作者簡介
約翰·坎貝爾(John Campbell),英國著名的政治作家和傳記作家,他曾為勞合•喬治、羅伊•詹金斯、愛德華•希思等英國多位政治領袖寫過傳記,他憑藉《希思傳》 獲得NCR大獎(全英作家協會紀實文學獎)。他的《羅伊·詹金斯:全面人生》入圍2014年塞繆爾·約翰遜獎和2014年科斯塔傳記獎,並榮獲2014年政治類圖書獎的傳記獎。

目錄
第一章 孝順的女兒001
第二章 初出茅廬的保守黨人012
第三章 初露鋒芒022
第四章 在野時期029
第五章 教育大臣038
第六章 農民的反抗047
第七章 反對黨領袖054
第八章 隱藏的撒切爾主義064
第九章 進駐唐寧街072
第十章 巔峰上的瑪格麗特079
第十一章 意願的信號092
第十二章 直面艱難109
第十三章 大西洋的拯救行動128
第十四章 馬島效應144
第十五章 大眾資本主義157
第十六章 鐵娘子Ⅰ:特殊關係173
第十七章 鐵娘子Ⅱ:歐洲與世界193
第十八章 家門內敵/禍起蕭牆210
第十九章 愛爾蘭問題229
第二十章 選舉的獨裁239
第二十一章 低谷與復甦251
第二十二章 沒有所謂的社會264
第二十三章 靠布魯塞爾養活282
第二十四章 明日的世界292
第二十五章 沒完沒了308
第二十六章 掃地出門317
第二十七章 餘暉晚年331

精彩書摘
出生格蘭瑟姆
一位前任市鎮辦事員曾經形容格蘭瑟姆是「一座很小的城鎮,建在狹窄的街道上,裏面居住著一群閉塞的居民」。這是一個平淡無奇、樸實無華的地方,紅磚蓋就,建築低矮,乍看像是一個標準的英格蘭東中部城鎮。
比阿特麗斯·斯蒂芬森——瑪格麗特·撒切爾的母親就生於斯,葬於此。她於1888年8月24日出生,其父丹尼爾·斯蒂芬森,她就是撒切爾夫人的外公,被委婉地描述成一位鐵路職員:實際上他幹了35年盥洗室服務員的工作。1876年,丹尼爾與菲比·克拉斯特結婚。菲比是靠近波士頓的菲希特福特芬村人,在格蘭瑟姆的工廠找到一份機械工的工作。比阿特麗斯是他們的幾個孩子之一,住在南帕拉德的家裡,直到28歲當了裁縫才搬走。1917年5月28日,比阿特麗斯嫁給一位比自己小4歲、年輕志遠的店員,他就是她在教堂結識的阿爾弗萊德·羅伯茨,撒切爾夫人的父親。
阿爾弗萊德並非土生土長的格蘭瑟姆人。他於1892年4月18日出生在北安普敦郡昂德爾附近的靈斯泰茲,是班傑明·羅伯茨與艾倫·史密斯夫婦7個孩子中的長子。羅伯茨氏原本來自威爾士,但在北安普敦郡定居已有四代,一直以製鞋做靴為生。阿爾弗萊德打破了家裡製鞋的傳統。這個嗜書如命的男孩兒更想當教師,卻被迫在12歲輟學,貼補家用。雖不能上學,但他在閑暇時間決意讀書,儘可能補上所錯過的知識。他進入了食品零售交易這個行業,換了好幾份零活。1913年,在他來格蘭瑟姆的十年後,終於當上了倫敦路上克利福德食品行的經理助理。也正是在此期間,他遇到了比阿特麗斯·斯蒂芬森。阿爾弗萊德很快就對她展開了漫長的追求。
作為一個1892年出生的男子,阿爾弗(阿爾弗萊德的簡稱)能活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無疑是幸運的。他身量頗高,身板筆直,相貌上佳,卻嚴重近視,終其一生,都戴著厚厚的眼鏡。他曾想入伍,但由於視力缺陷未被選中。正因為擺脫了這個鎖住許多同輩人命運的枷鎖,他反而能夠自由地從事自己選擇的食品貿易。他勤奮工作,努力攢錢。最初,阿爾弗搬到碧蒂家與碧蒂和岳母同住。但不到兩年,他們就有能力在格蘭瑟姆另一頭的北帕拉德,按揭買下一爿屬於夫妻倆的小商店了。菲比便也搬來與他們在商店同住。1921年5月,他們的長女出生,受洗並取名為穆里爾。而他們的次女瑪格麗特直到4年後才出生,此時比阿特麗斯已經37歲。準確說來,瑪格麗特·希爾達·羅伯茨(家人從未解釋過為何如此命名)的出生日期是1925年10月13日。
羅伯茨商店是家綜合商店,還兼做郵局之用。撒切爾主義往往忽視這種半商半官的圖景,不過這種結合微妙地改變了阿爾弗萊德作為典型小生意人及私人企業捍衛者的形象。他的確是位商人,但作為郵政代辦所所長,他又是中央政府的代理人,算作某種低級公務員。這所特許郵局是他生意的重要組成部分。郵政存儲銀行是當時唯一一家被大眾熟知的銀行,1908年引入養老金機制后,養老金也是通過郵局發放的。從這個意義上講,早在20世紀20年代,阿爾弗萊德就已經是萌芽中的國家福利的代理人了,到了1945年之後更是如此。瑪格麗特正是在這種環境中長大,因此從小就對這一系統的運作有第一手的認識。
郵局從周一到周六,每早八點營業到晚七點,逢周四則提前下班。營業期間,不論是阿爾弗萊德還是碧蒂,總有一個人守在店裡。他們雇了兩三個店員,還有一個一直守在郵局的職員。後來女孩們長大了,上學之餘就開始在商店幫忙了。因此可以說,從孩提時代,瑪格麗特就在商店——這種最純粹的市場里工作,對市場有了深切的領悟。
這種亦商亦政的業務自然而然地將阿爾弗萊德推入了政治。像格蘭瑟姆這種地方,市鎮議會議員大都是各行各業的商人,他們有效地代表著商會。1927年,適逢格蘭瑟姆市鎮議會的規模從12人擴大到18人,增加的6人由商會推舉。阿爾弗萊德就是6人之一。從此時起他便一直代表聖·伍爾夫拉姆,直到1943年被選為市參議員。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