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哲學講演錄 黑格爾 978701026147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人民
NT$76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3*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歷史哲學講演錄
ISBN:9787010261478
出版社:人民
著編譯者:黑格爾
頁數:47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3182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彙輯著名德國古典哲學家黑格爾在柏林大學的多次演講記錄,由其高足愛德華德·干斯教授整理而成。自問世以來,學術界公認為進入和研究黑格爾哲學系統的入門書籍。 黑格爾將世界歷史分為希臘、羅馬、基督教、現代四個時期,分別對應精神發展的四個時期。 他認為不存在一個構成了歷史的簡單的連續的傳統,而是我們在歷史中看到一系列的文明,每一個文明都有自己獨特的根基,然而每一個文明都能把它之前的文明據為己有,比如波斯帝國、古希臘文明、羅馬文明、基督教文明等等。它能夠容納的人類意識發展的層面,是之前的文明無法容納的,這就是文明的發展。 是黑格爾第一個提出了「世界歷史」的概念。但黑格爾並不是要寫歷史,而是要寫歷史的哲學。儘管他甚至被人指責為「歷史實證主義」,但他決不是要實證地描述具體的歷史進程,而是要提供一個全面理解人類歷史的構架。

作者簡介

黑格爾(1770-1831),德國哲學家,德國古典唯心主義的集大成者,人類思想史上的不朽人物。他創立了歐洲哲學史上最龐大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並極大地發展了辯證法。他的哲學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來源之一。但在他的哲學中,存在著體系和方法的矛盾,他保守的唯心主義體系終於窒息了其辯證法的革命精神。在美學上,他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強調藝術與人生重大問題的密切聯繫以及理性的內容對藝術的重要意義。 黑格爾一生著作頗豐,其代表作有《美學》《精神現象學》《邏輯學》《法哲學原理》《哲學史講演錄》《宗教哲學》等。

目錄

導論
A [歷史的研究方式]
B [世界歷史中精神的規定]
a)[精神的本性的抽象規定]
b)[自由的理念實在化的手段]
c)[自由理念實現的形態]
C [世界歷史的進程]
a)[發展的原則]
b)[歷史的開端]
c)[歷史進程推進的方式]
世界歷史的地理基礎
新世界
舊世界
[a)地理的差異]
[b)各個洲]
[非洲]
[亞洲]
[歐洲]
劃分
第一部
東方的世界
第一篇 中國
第二篇 印度
佛教
第三篇 波斯
第一章 贊德民族
第二章 亞述人、巴比倫人、梅迪安人和波斯人
第三章 波斯帝國及其組成部分
波斯人
敘利亞人和閃族前亞洲
猶太人
埃及人
向希臘世界的過渡
第二部
希臘的世界
第一篇 希臘精神的要素
第二篇 美的個體性的諸形態
第一章 主觀的藝術作品
第二章 客觀的藝術作品
第三章 政治的藝術作品
與波斯之間的戰爭
雅典
斯巴達
伯羅奔尼撒戰爭
馬其頓帝國
第三篇 希臘精神的沒落
第三部
羅馬的世界
第一篇 到第二次布匿戰爭為止時的羅馬
第一章 羅馬精神的要素
第二章 到第二次布匿戰爭為止時的羅馬歷史
第二篇 從第二次布匿戰爭到帝制的羅馬
第三篇
第一章 皇帝時期的羅馬
第二章 基督教
第三章 拜占庭帝國
第四部
日耳曼的世界
第一篇 基督教—日耳曼世界的要素
第一章 民族遷徙
第二章 伊斯蘭教
第三章 卡爾大帝的帝國
第二篇 中世紀
第一章 封建制和等級制
第二章 十字軍東征
第三章 從封建統治到君主制的過渡
藝術與科學作為中世紀的解體
第三篇 近代
第一章 宗教改革
第二章 宗教改革對於國家形成的影響
第三章 啟蒙與革命
附錄
導論的第一草稿:歷史研究的方式(1822-1828)
導論第二草稿的開頭:哲學性的世界歷史(1830)
《海德堡百科全書綱要》(第448-452節)
第12卷編輯說明
主要譯名德漢對照及索引
譯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