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生命的4大物理原理 拉古維爾.帕塔薩拉蒂 978757391114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浙江科學技術
NT$699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4*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塑造生命的4大物理原理
ISBN:9787573911148
出版社:浙江科學技術
著編譯者:拉古維爾.帕塔薩拉蒂
頁數:30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3049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主宰生活的科學之道」系列。
創造性地用4個物理原理揭示了複雜生命背後的統一性。從底層原理出發,破解生命密碼,預測生命科學的發展趨勢。
生物物理學領域最好讀的科普讀物之一。生物物理學領域已誕生46位諾貝爾獎得主,是當前最具前景的研究領域之一,被認為有可能掀起下一次科學革命。
生物學家葉盛作序推薦,西湖大學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邊文傑,《從光子到神經元》作者菲利普·納爾遜,《納米與生命》作者索尼婭·孔特拉,《分子開關》作者羅伯·菲利普斯,《書籤》雜誌、《選擇》雜誌聯袂推薦!
湛廬文化出品。

內容簡介
細菌為什麼不能像鯨魚一樣游泳?
螞蟻為什麼沒有肺?
大象為什麼有大得多的骨頭?
新銳生物物理學家揭示了大自然令人驚嘆的複雜性背後隱藏的統一性。
奔跑的獵豹的身體形狀和身體功能與紮根的樹木非常不同,人類與細菌或斑馬也非常不同。我們生活的世界是一個五花八門的生物王國,但一套共同的物理原理塑造了其中每一種生物的形狀和行為。《塑造生命的4大物理原理》表明,新興的生物物理學正在改變人們對地球生命的理解,並使潛在的可以拯救生命但有爭議的技術成為可能,如基因編輯、人造器官和生態系統工程。
帕塔薩拉蒂解釋了4大物理原理是如何從微觀分子尺度到巨型大象尺度塑造生命機器的,這4大物理原理分別是:自組裝、調節迴路、可預測的隨機性和尺度推繹。他描述了生物物理學如何有助於解開一系列自然現象的秘密,比如:你的四肢如何知道在適當的位置長出?為什麼人類需要肺而螞蟻不需要?帕塔薩拉蒂還探索了未來的尖duan生物技術如何使我們能夠以微妙和深刻的方式改變生物體。

作者簡介
拉古維爾·帕塔薩拉蒂
生物物理學領域新銳科學家。現為俄勒岡大學物理學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生物物理學、微生物群落、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和先進顯微技術。
2020年,他因在生物物理學,特別是在對腸道微生物群和脂雙層的理解方面的創造性和創新性貢獻,被選為美國物理學會會員。
[]
范克龍
l 貝時璋青年生物物理學家獎、中源協和生命醫學創新突破獎、國jia級青年人才項目獲得者;現為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是疾病靶向藥物載體的開發、納米?的仿生設計及其生物醫學應用等。

精彩書評
正所謂:一沙一世界。一個直徑為10納米的蛋白質分子與一個直徑為10萬光年的銀河系,都在物理規律的驅動下運行著。雖然生命還不能像恆星那樣直接以物理公式來計算,但生命背後的規律無疑仍是物理的。認清這一點,或許才能幫助我們真zheng認清生命,認清自己。
葉 盛
生物學家,科普作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
生命是蕞複雜的物理系統。本書將紛繁複雜的生物學現象與寧宙間蕞基本的物理學原理巧妙地結合起來,向我們傳達了這樣一個洞見:和無生命世界一樣,生命世界也是由物理原理塑造的。作者詳細闡述了4大關鍵的物理原理:自組裝調節迴路、可預測的隨機性、尺度推繹,讓讀者在輕鬆愉快的閱讀中,從基本物理學的視角窺探生命的奧秘。無論你是對生物學充滿好奇,還是對物理學感興趣,這本書都將為你打開一扇全新的窗戶。我強烈推薦這本書,它將帶你走進一個充滿驚奇和知識的世界。
邊文傑
西湖大學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毫無疑問,這是我讀過的蕞美的書生物學和物理學的交叉學科可能是科學界蕞被低估的交叉學科。
妮可·芭芭羅
《書籤》雜誌
作者的風格非常令人著迷,插圖為內文提供了獨特的支持帕塔薩拉蒂的以下觀點貫穿全書:「科學發現』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在當今世界中的地位無可置疑。
F W 尤
《選擇》雜誌
本書靈巧而迷人。帕塔薩拉蒂不斷地尋找蕞能闡明他談論的主題的隱喻。這是一個多麼好的主題啊——蕞新的激動人心的新發現與理解它所需的經典知識的完mei結合。本書每一章都給出了一個來自涉獵廣泛的智者的原創觀點,並統一了之前很少被一起提出的思想。
菲利普·納爾遜
《從光子到神經元》作者
帕塔薩拉蒂為現代生物學提供了一幅既好讀,又科學、準確的圖景,本書讀起來很愉快。
索尼婭·孔特拉
《納米與生命》作者
帕塔薩拉蒂為讀者提供了令人愉快的指南,介紹了物理學和生物學結合起來幫助我們理解生命物質的令人興奮的重要方式。我發現自己在每一章都學到了新東西,並且喜歡書中有趣的案例研究、絡繹不絕的洞見和迷人的插圖。
羅伯·菲利普斯
《分子開關》作者

目錄
推薦序 生物物理學:一沙一世界
葉 盛
生物學家,科普作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
引言 所有生命皆被4大物理原理塑造
第一部分:生命的主要成分:從 DNA 到細胞膜
第 1 章 DNA:構建生命體的代碼和繩索 015
第 2 章 蛋白質:分子如何自組裝 031
第 3 章 基因:DNA 與蛋白質的結合 047
第 4 章 基因的編排藝術:從簡單的基因到複雜的生命體
第 5 章 細胞膜:液態的皮膚
第 6 章 可預測的隨機性:所有生命過程的獨特背景
第二部分 更大尺度下的生命:從細胞到生物體
第7章 組裝胚胎:從受精卵到生命體
第8章 設計出的器官:物理特性如何引導細胞群的發育
第9章 體內的生態環境:人體細胞與「反客為主」的微生物
第10章 感受尺度:尺度推繹的魔力
第11章 在表面的生命:與呼吸相關的尺度推繹
第12章 尺寸和形狀的秘密:尺度推繹的局限性
第三部分 設計生物體:從讀取DNA到編輯DNA
第13章 我們如何讀取 DNA
第14章 基因重組:基因組可能和實際的物理重排
第15章 我們如何編寫 DNA:21 世紀的革命性技術 CRISPR
第16章 設計生命,設計未來
致 謝
譯者後記 生命如此紛繁多樣

精彩書摘
引言 所有生命皆被4大物理原理塑造
生命是如何運作的?這個問題乍一看可能會令人有些不知所措,甚至會讓人覺得荒謬。生命體存在的形式多種多樣,既有疾馳的獵豹,又有靜止的樹木,還有體內存在數以萬億計細菌的獨特的人體。對於這些生命體而言,這個問題怎麼會存在普適的答案呢?即使是同一個生命體,其經歷也千差萬別:設想一下,一隻小雞從蛋中孵化出來,它第一次拍打翅膀,它看到一隻狐狸時心跳加速,以及它將吃掉的食物和喝下的水轉變成雞蛋。有什麼知識框架可以包含這一切呢?
我們試圖尋找答案,從生命的多樣性中尋找某種統一性。這一點在我們根據外表或行為的相似性對生物進行分類的古老衝動(本能)中有所體現。亞里士多德根據動物是產卵還是生育幼崽等特徵對其進行分類。古印度文獻記載了多種分類方法,其中包括按照起源方式進行劃分的方法:「卵生,胎生,濕生,芽生。」現代分類學起源於 18 世紀卡爾·林奈(Carl Linnaeus)在其作品中提出的分類學說,他將生命體的命名方式系統化,並基於生命體的共同特徵創造了一種等級分類體系。這種分類體系我們沿用至今。然而,分類本身並不能解答我們的疑惑。我們想知道使生物具有共同點的原因,而不僅僅局限於共同點是什麼。
在本書中,我們通過物理學的視角來尋找原因,揭示生物學中令人驚訝的精妙之處和井然秩序。當然,這不是深刻洞察生命的唯一視角。我們還可以通過生物化學的視角來了解原子怎樣結合在一起形成有機物的分子,能量如何存儲到化學鍵中和從中釋放,以及化學反應中物質和能量的不斷流動如何構成生命體的新陳代謝。但是僅靠化學,我們很難將視野從分子尺度轉換到我們身邊的動植物尺度,甚至是單細胞尺度上來,也很難理解形狀和形態的形成原因。
還有一個視角是進化論視角。自 19 世紀中葉達爾文和阿爾弗雷德·拉塞爾·華萊士(Alfred Russel Wallace)對進化有了深刻的理解以來,我們將生物的特徵視為更深層次歷史進程的體現。無論是解剖學上的可見特徵還是 DNA序列中的隱藏模式,其相似之處都可以反映出生命體共同的起源,藉此我們可以構建一個將所有生命體聯繫在一起的關係樹。生物所處的環境為它們的生存提供了不可預測的機遇,同時也帶來了壓力,這一切導致了生命體之間存在著差異。因此,生物現在的形態反映了過去的歷史。進化為理解生命提供了一個強大的框架。然而,進化不是本書關注的重點。因為已經存在很多關於這個主題的大眾讀物,更重要的是,僅靠進化論並不能解釋「為什麼」,它更多的是在解釋「怎麼樣」。
為了說明我所說的「為什麼」是什麼意思,我們可以用鰾來舉例。它是多種(但不是所有)魚類體內的一對充滿氣體的囊。將現存的和滅絕的生物進行比較可以揭示這個器官的進化歷史,它與達爾文所說的呼吸空氣的動物的肺的出現有關。然而,理解鰾的功能需要一些物理知識:封閉氣體的低密度抵消了硬骨魚骨骼的高密度,這些魚類因此能夠保持與水環境相等的平均密度,從而可以輕鬆地停留在任何它們喜歡的深度。鰾只是魚類改變自身密度的一種途徑。如果魚的體內含有大量低密度的油,或者其骨骼由軟骨而不是硬骨組成,那麼也可以達到改變自身密度的效果。沒有鰾的鯊魚採用的就是這兩種方案。軟骨魚和硬骨魚的最後一個共同祖先生活在 4 億多年前。從那時起,這兩個群體通過不同的進化路徑發展出了不同的方案,來應對水中運動這一共同的物理挑戰。我們認為,理解這些與密度控制相關的解剖特徵產生的原因,可以揭示出魚類共有的隱藏統一性,這種統一性超越了它們的進化差異,這是貫穿本書的觀點。然而,我們應該記住,正是變異和自然選擇機制,也就是那些在水中行動自如的生物通過世代積累不斷提高它們的生存概率的機制,使得生物體呈現出現在的形態。
除了生物化學和進化論,還有其他視角可以用來研究生命的廣度。然而,與其把它們一一列出,不如重點關注我們將要探索的方法。
正如我所提到的,本書的其餘部分都是以生物物理學的視角來探討的自然觀。生物物理學意味著生物學和物理學的融合。它提出了一種概念,即構成生命的物質、形狀和行為是受普遍物理定律支配和約束的,我們通過闡明物理規則和生物表現之間的聯繫,能夠揭示一個豐富多彩的生命框架。物理學之所以具有實用性,正是因為其具有普遍性,這也是物理學的魅力所在。引力原理既適用於從樹上掉下來的蘋果,也適用於圍繞太陽運行的行星。我們目前的工作目標就是要將生物物理學的範圍進一步擴大,以涵蓋量子世界的奇異行為。生物物理學將物理學對統一性的核心追求延伸到了生物世界。
這麼說來,生物遵守物理定律看起來是理所當然的。畢竟生物體也是由構成其他一切物質的基本粒子組成的,因此理應遵循相同的規則。人們可能會認為,粒子在物理力的作用下形成原子和分子之後,物理學的明確作用就結束了,複雜的化學作用將進一步影響分子的重新排列,而細胞和生物體的特殊偏好則負責塑造更大尺度的特徵。然而,這是不正確的。物理力既可以塑造冬季窗戶上複雜的霜花分支紋理,也可以支配廣闊沙漠上的有規律的沙丘外形,物理力的作用過程不需要從亞原子粒子層面進行解釋。物理機制在所有的尺度上塑造了生命。物理學的偉大成就之一,是讓我們理解了各種自然現象中產生的普遍規律,幫助人類掃清複雜的障礙以揭示深層的原理。這一點在過去的半個世紀尤其明顯。例如,將磁鐵加熱到臨界溫度以上,它就會消磁。儘管磁鐵是由許多不同的元素和合金製成的,每種元素和合金都有自己獨特的原子結構,但每塊磁鐵的磁場在接近其臨界溫度時都會以完全相同的形式衰減。事實證明,無論原子的具體結構如何,由原子間相互作用形成的三維排列足以決定它們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再舉一個例子,假設在一個容器中裝入各種不同的堅果,然後搖晃它。我們會發現,通常較大的堅果會集中到頂部,這就是眾所周知的「巴西堅果效應」。當然,這種現象並不是堅果所特有的,它普遍發生在穀物、河床上的岩石,以及任何攪動著的、無序的物體的混合物中。要想解釋這種現象,需要用到「顆粒流」這一概念,也要考慮到碰撞粒子集合為了移動所採取的創建和填充間隙的方式。
生物物理學是試圖將廣泛適用的物理規則應用於生物世界的一門學科。這一努力雖然尚未實現,但目前取得的進展已經比我們幾十年前預想的要好很多。利用物理學,我們可以了解 DNA 從病毒細胞中裂解的機制、思維速度的基本限制,以及人類脊椎骨的規則間距。運用這些知識,我們得以在塑料板上培養器官,並使用光脈衝讀取基因組,也得以揭示隱藏在生命世界中的簡潔性和優雅性。說它簡潔是因為很多現象只要通過少量原則而不是一堆細節就可以得到解釋;說它優雅是因為有生命世界和無生命世界共同具有以上統一性。這是一種不同尋常的觀點。希望接下來的內容能讓你信服。
然而,人類每一次在複雜性中尋求統一性都可能因傲慢陷入陷阱。我們很容易忽視多樣性提供的經驗教訓,或者將雜亂無章的數據強加到不合理的簡單框架中。站在物理學的視角看待問題時尤其容易出現這樣的錯誤,這可能是因為其理論上的優雅,也可能是因為其歷史上的成功。有些人認為物理學家就像大象一樣,總是堂而皇之地踐踏相鄰的研究領域而不懂得欣賞腳下的寶藏。身為一個物理學家,我不得不承認這一描述並非毫無道理。雖然這本書是對生物物理學的頌揚,但我也會描述它的一些紕繆。第 1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