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女性職業地位獲得及其教育意蘊-基於企業女性管理者的質性研究 田蕊 978720120167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天津人民
NT$56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3*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知識女性職業地位獲得及其教育意蘊-基於企業女性管理者的質性研究
ISBN:9787201201672
出版社:天津人民
著編譯者:田蕊
頁數:34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3167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採用案例研究方法,通過對13名企業管理層知識女性深度訪談,一方面,全面、生動地呈現了知識女性職業地位獲得的動態複雜過程;另一方面,基於她們職業地位獲得的經歷,反觀她們所接受到的教育,同時,鑒於教育對知識女性職業地位獲得的影響具有連貫性,本書很難割裂地分析某一種教育類型或教育活動對女性某一方面發展所產生的影響。因此,本書將不同教育時空放在同一分析框架中,進一步將「教育意蘊」解構為三個層面,即教育的動力作用、阻力作用以及提升路徑。

作者簡介

田蕊,天津大學教育學博士,中國民航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天津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講師團成員,天津市河東區特聘思政課教師。目前擔任SSCI期刊Journal of Career Development的審稿人。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思想政治教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等方面。在SCI、CSSCI等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7篇,參与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2項。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與緣起
二、研究問題的產生與發展
三、核心概念界定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意義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義
第三節 文獻綜述
一、關於職業地位的研究
二、關於女性職業地位獲得的研究
三、關於教育對女性職業地位獲得的影響研究
第二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 理論基礎
一、社會互動理論
二、教育與社會關係的理論
第二節 研究過程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抽樣
三、數據搜集與分析
四、研究倫理與效度
第三章 知識女性職業地位獲得的「4A」路徑
第一節 目標(Aim):獲得多層次的職業地位
一、「小我型」職業地位
二、「大我型」職業地位
三、「小我型」職業地位與「大我型」職業地位的關係
第二節 行動(Action):物我互動、自我互動與人我互動
一、物我互動:積極應對職場環境的挑戰和阻力
二、人我互動:巧妙地處理人際關係
三、自我互動:在突破與超越中前行
第三節 能力(Ability):知識女性獲得職業地位的內在動力
一、對職場環境的適應力
二、對職業發展的規劃力
三、對行動計劃的執行力
四、對自我提升的學習力
第四節 特質(Attribute):知識女性的「魅力人格」
一、「雙性化」特徵
二、堅韌性
三、自信心
四、進取心
第四章 知識女性職業地位獲得的教育動力
第一節 生活時空:知識女性獲得的家庭教育
一、父母的「嚴格訓練」塑造獨特品格
二、父母的「身體力行」勝過一切
三、家庭環境氛圍:培養獨立與提供支持的土壤
第二節 學習時空:知識女性接受的學校教育
一、掌握生存的基本工具——「紮實的專業知識」
二、從零到「零」: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積極的師生互動:「老師的關注拉了我一把!」
第三節 職業時空:知識女性踐行的職后教育
一、職場環境的磨鍊:學會職場生存
二、不斷變化的工作挑戰:突破與前行並存
三、支持性人際網路:經驗積累與情感交流
第五章 知識女性職業地位獲得的教育阻力
第一節 生活時空:帶有性別標籤的家庭教育
一、對女性發展的低期待
二、對女性情感發展的忽視
三、支配型親子關係限制女性發展
第二節 學習時空:「去性別化」與「再性別化」的學校教育
一、「均衡與同一」背後的性別不平等
二、隱性校園文化對性別觀念的再塑造
三、課堂教學中女性的邊緣化
第三節 職業時空:性別差異「合理化」的職后教育
一、企業文化中對女性的「輕視」
二、繼續教育與培訓資源分配的不均衡
三、缺乏工作導師的指導
第六章 知識女性職業地位獲得的教育提升路徑
第一節 教育觀念
一、基於「新型兩性關係」的現代社會性別觀
二、以「女性全面而卓越發展」為核心的女性素質教育觀
三、基於「自我發展」和「服務社會」的女性理想信念觀
第二節 教育行動
一、生活時空:現代性別觀和個人品質初步形成的家庭教育
二、學習時空:以「賦能」為基礎的學校教育
三、職業時空:品格次級社會化與職業地位獲得的職后教育
結束語
附錄一:致可能參加此項研究的知識女性的邀請信
附錄二:個人基本信息調查問卷
附錄三:個人深度訪談的提綱
附錄四:訪談協議
附錄五:非參与式觀察記錄表
附錄六:其他人員訪談的提綱
附錄七:訪談資料一級編碼(貼標籤)結果匯總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