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行政制度比較研究 司紹寒 9787510230196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檢察
NT$668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司法行政制度比較研究
ISBN:9787510230196
出版社:中國檢察
著編譯者:司紹寒
頁數:49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3158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綜合闡述了中外司法行政制度歷史、現狀,從司法行政使命、職能、體制,司法行政與審判關係的異同、檢察關係的異同以及制度異同原因等角度,對我國司法行政制度同美英德法日俄等國的司法行政情況開展比較研究。如何更好的繼承我國司法制度和法律文化的優良傳統,借鑒世界各國的有益成果和良好實踐,把握當前歷史機遇,促進司法行政和法治事業的發展,為司法行政人士當然之責,亦是本書要旨。

作者簡介

司紹寒,法學博士,司法部預防犯罪研究所副研究員。 本書為作者主持的2013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社區矯正程序問題研究」最終成果。該項目研究報告「關於社區矯正立法中有關程序問題的思考」獲司法部部領導重要批示,相關觀點被用於社區矯正立法;項目另一階段性成果「社區矯正強制措施立法探析」發表在2018年2月《中國司法》上,被《複印報刊資料:刑事法學》全文轉載,並獲得了「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推動新時代司法行政改革發展」主題徵文二等獎。 作為司法部社區矯正立法領導小組辦公室成員,作者深入參与到《社區矯正法》和《社區矯正實施辦法》起草中,將該項目的研究與社區矯正法立法工作緊密相聯,向立法領導小組提交了關於社區矯正工作人員身份、社區服務、國外社區矯正體制等多篇研究報告,部分觀點被法律和規範性文件草案稿吸收,為社區矯正事業的發展發揮了建設性作用。 此外,作者多次參与《刑法》《刑事訴訟法》《監獄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的修改;參加了《中國和馬達加斯加引渡條約》《中國和馬來西亞引渡條約》談判;連續四年參加國際矯正與監獄協會年會;連續6年參加聯合國預防犯罪與刑事司法委員會會議;參与《聯合國囚犯最低待遇標準限度規則》(《曼德拉規則》)修訂文件的磋商。作者還對德國刑事執行法有比較深入的研究,其專著《德國刑事執行法研究》已成為研究德國刑事執行領域較有影響力的著作。

目錄

前言
中國篇
第一章 古代司法行政制度
一、秦漢司法行政制度
二、唐宋司法行政制度
三、元明清司法行政制度
四、古代司法行政制度的特點
第二章 清末司法行政制度
一、改「刑部」為「法部」
二、「司法」「行政」分離
三、設館修律變法
四、創設近代司法
五、改良監獄制度
六、培養法律人才
七、清末司法行政制度的特點
第三章 民國司法行政制度
第一節 北京政府時期的司法行政制度
一、司法行政機關
二、司法管理
三、制定法律
四、監獄管理
第二節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司法行政制度
一、中央司法行政機關
二、司法管理
三、法律制定
四、省司法行政事務的管理模式
五、縣司法機關的設置
六、監獄管理
第三節 民國時期司法行政制度的特點
一、繼承清末以來改革成果
二、引入西方法律司法制度
三、踐行發展「五權憲法」理論
四、司法行政職責歸屬不定
五、回歸中國傳統司法體制
六、理想與現實間的無奈嘆息
第四章 當代司法行政制度
第一節 歷史沿革
一、司法行政機關的歷史沿革
二、原政府法制機構的歷史沿革
三、2018年司法部的重組

外國篇
比較篇
參考書目
後記
致謝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