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通史 (修訂本) (全兩冊) 馮瑋 978755204141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
NT$1,641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4*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日本通史 (修訂本) (全兩冊)
ISBN:9787552041415
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
著編譯者:馮瑋
頁數:134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3066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為《日本通史》全新修訂本,分上下兩冊。 上冊始於史前時代,終於江戶時代末,扼要闡釋這一歷史時段涉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主要論說「國家三個要素」即國土、國民、政權的形成;敘述「文化三根支柱」即神道、佛教、儒教的由來及思想主張;分析「武家三個時代」即鎌倉、室町、江戶時代的興衰和武士道的淵源;梳理「日本戰國三傑」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結束紛亂的戰國時代,使日本進入長期和平統一歷史的進程。 下冊始於明治維新,終於平成時代,主要闡釋下列問題:為什麼明治維新是一場集政變、革命、改革為一體的變革?為什麼甲午戰爭深刻影響了日本以後的歷史?為什麼日俄戰爭後日本加入了「白人俱樂部」?為什麼大正時代被稱為「日本的烏托邦時代」?為什麼昭和時代軍國主義甚囂塵上?為什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能夠迅速實現經濟復興和高速增長?為什麼平成時代日本會形成「泡沫經濟」?「泡沫經濟」崩潰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作者簡介

馮瑋,1956年1月出生,中學畢業後下鄉務農,4年後成為77級大學生,后赴日本京都大學留學,曾歷任日本慶應大學客座教授、日本神奈川大學訪問學者、韓國高麗大學訪問學者。現任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導,日本研究中心研究員。迄今獨立撰寫《日本通史》《日本經濟體制的歷史變遷:理論和政策的互動》等專著8部,合著多部;發表《昭和時代見證錄》《菊與刀》《猶太思想》《猶太人》等日譯漢、英譯漢著作6部;以中、英、日文在《歷史研究》《世界歷史》《史學理論研究》《日本學刊》和東京大學等日本大學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00餘篇,另擔任海內外報刊的專欄作者,發表評論文章400餘篇。曾獲上海市教學科研一等獎、復旦大學教學一等獎、「復華一等獎」、「徽閣史學」二等獎等多個獎項。

目錄

前言
史前和古代史
第一章 史前時代
第一節 列島、祖先的神話和考古
日本的「創世記」神話/列島形成的科學結論/日本先民的由來
第二節 無土器時代(新石器時代)
石器在日本的發現/日本石器時代發展階段
第三節 繩文時代三要素:陶器·貝冢·豎穴住宅
繩文文化的跨度/繩文文化的特徵/繩文文化的分佈
第四節 「彌生」四要素:陶器·銅器·鐵器·水稻
陶器·銅器·鐵器的發現/水稻的傳入
第二章 大和時代
第一節 倭·邪馬台·古墳
史籍中的「倭」和「日本」/邪馬台的歷史/作為時代標誌的古墳
第二節 「神話時代的天皇」與大和政權
天皇誕生的神話/「天皇」號的由來/大和政權的形成
第三節 「倭五王」和「部民制」
倭五王時代/部民制的建立
第四節 漢字和儒教:日本的路標
日語的語源/「真名」和「假名」/「去漢字化」歷史/儒教的傳入
第五節 內政外交的激變
乙巳之變/大化改新/白江之戰
第六節 佛教的傳入和「三寶」的興隆
佛教傳入/飛鳥文化/白鳳文化
第七節 宮闈內鬥和法制濫觴
壬申之亂/天武天皇的統治/持統天皇治國理政
第八節 律令制的確立與「萬葉時代」的開啟
《大寶律令》和社會管理/「萬葉時代」前期
第三章 奈良時代
第一節 律令國家的象徵
都城奈良的建成/和同開?的鑄造
第二節 女皇掌權的時代
女皇當朝和權臣主政/政變頻發的時局
第三節 統治的強化和版圖的拓展
強化統治的舉措/軟硬兼施收納熊襲/大軍壓境平定蝦夷
第四節 遣唐使的「榮光」和「屈辱」
遣唐史的歷史/遣唐風險和遭遇炎涼/大臣·朝衡·鑒真
第五節 「天平文化」和「南都六宗」
佛教興隆的天平/天平留存的文獻/「萬葉時代」後期/「南都六宗」
第四章 平安時代
第一節 光仁·桓武之治和《弘仁格式》
遷都平安京/光仁·桓武之治/「三代格式」的完成
第二節 「攝關政治」的形成和演變
「弱帝和幼帝接連登基」/「攝關政治」正式登場/醍醐新政/承平·天慶之亂/巔峰期的藤原氏
第三節 院政:太上天皇治國理政
從攝關政治向院政轉型/上皇成為權力核心/保元·平治之亂
第四節 「唐風文化」與「國風文化」
唐風文化/和歌·日記·隨筆/物語和藝術
第五節 平安佛教:天台·真言·融通念佛
天台宗的創立/真言宗的創立/融通念佛宗/平安佛教的特徵及神佛融合
中世篇
第五章 鎌倉時代
第一節 「源平爭亂」:時代的序幕
武士與平氏政權的形成/強勢的平氏政權/源賴朝舉兵
第二節 「鎌倉幕府」:二元政治的濫觴
鎌倉幕府問世/源氏將軍三代而絕
第三節 執權:無冕的「將軍」
承久之亂/北條泰時改革/鎌倉幕府滅亡
第四節 鎌倉幕府的支柱:御家人制和莊園制
御家人制的結構/莊園制的「名」與「實」/經濟結構的轉型
第五節 「忽必烈征伐」
「忽必烈征伐」的歷史原因/「文永·弘安之役」/「忽必烈征伐」的敗因
第六節 鎌倉時代的社會文化和文學
武家文化的形成和演變/軍記物語的興起/佛教文化和傳統藝能的進步
第七節 鎌倉新佛教:佛教的日本化
本土的始祖及其宗派/禪宗與日本文化
第六章 室町時代
第一節 「建武中興」和武家叛亂
皇朝復辟和「元弘之亂」/建武中興/「中先代之亂」/足利尊氏謀反
第二節 「一天兩帝」和幕府奠基
一國兩「號」和《建武式目》/「觀應擾亂」
第三節 兩朝統一和幕府盛衰
幕府的特性和「內訌」/從動蕩走向安寧/走向「戰國時代」
第四節 「一揆」頻發「惡黨」四起
「一揆」起因/「一揆」頻發/「惡黨」四起
第五節 日明復交與「勘合貿易」
倭寇猖獗/冊封與堪合/外交波折
第六節 文學與文化的繁榮和「神佛融合」
五山文學的興起和繁榮/佛教神道的嬗變
第七節 「傳承至今的日本獨特的文化」
公家武家「文化換位」/傳統藝能承先啟後/和式教科書與連歌
第七章 戰國時代
第一節 戰國序幕:「應仁之亂」
「應仁之亂」的「伏筆」/將軍繼嗣難題/「應仁之亂」爆發
第二節 「一揆」頻起體制巨變
「國一揆」/「一向一揆」/「明應政變」和幕府分裂/「大名領國制」的質變
第三節 織田信長「天下布武」
「近世的曙光」/織田廢立將軍/將軍借刀殺人/落日餘暉
第四節 安土桃山時代
本能寺之變/重建「日本之治」
第五節 檢地、刀狩令和侵略朝鮮
「太閣檢地」和《刀狩令》/秀吉侵朝原因/「文祿之役」/「慶長之役」
第六節 西商東進西教東傳
東西方變動的共時性/西學東漸的序幕/禁教投鼠忌器
第七節 「安土桃山文化」和「南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