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3*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與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ISBN:9787521851441 出版社:經濟科學 著編譯者:張佑林 叢書名:南方科技大學全球城市文明典範研究院城 頁數:32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3069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旨在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與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目標相結合,嘗試構建一套以文化創新引領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理論研究框架,基本思路包括以下四點:首先,從文化學與哲學文化的視角出發,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界定和分類,奠定本書的基礎和研究方向。其次,以西方文藝復興的成功經驗為例,說明文化創新是近現代西方文明和現代國家振興的內在動力,這可以成為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及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國際經驗借鑒。再次,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引領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運行機制展開深入研究,從理論上構建一套結構完善、功能齊全、內外協調的文化創新引領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理論分析框架。在此基礎上,圍繞著中華精神文化創新性發展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華制度文化創新性發展與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中華科技文化創新性發展與社會主義科技文明建設、中華生態文化創新性發展與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中華歷史文化資源創造性轉化與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五個方面的關係,詳細探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引領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具體路徑。最後,本書將利用以上建立的文化創新引領文化強國建設的理論框架,以2035年建成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為依據,提出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供相關決策部門參考。作者簡介 張佑林,湖南永順人,1993年畢業於湖南大學經濟系,獲經濟學碩士學位;2005年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師從發展經濟學大師張培剛教授,獲經濟學博士學位;2007年,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現為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院院長、教授,國家文化貿易學術研究平台專家兼上海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學中國西部發展研究院教授、文化與旅遊研究所副所長。 研究領域為文化經濟學、文化貿易學、區域經濟學和發展經濟學,長期以來,潛心於文化與經濟發展理論與實務研究,先後在《經濟地理》《改革》《農業經濟問題》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近百篇,獨立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3項,省部級等課題30多項;獨立出版經濟學專著5部,參編10多部。目錄 第一章 導論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思路、體系與總體框架 第二章 中華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文獻綜述 第一節 習近平關於「兩創」論述的文獻綜述 第二節 文藝復興運動與近現代西方文明崛起的文獻綜述 第三節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文獻綜述 第四節 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研究述評 第三章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形成、演化與創新性發展的必要性研究 第一節 中華傳統文化的形成與演化 第二節 中華傳統文化的分類 第三節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必要性與意義研究 第四章 文藝復興運動與近現代西方文明崛起的國際經驗借鑒 第一節 文藝復興運動興起的時代背景與發展歷程 第二節 文藝復興運動的定性研究 第三節 文藝復興運動與近現代西方文明崛起的關係 第四節 文藝復興運動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啟示作用 第五章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引領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理論機制研究 第一節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內涵、分類與原則 第二節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引領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運行機制研究 第三節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引領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路徑選擇 第六章 中華精神文化創新性發展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第一節 中華精神文化的界定與分類 第二節 中華精神文化創新性發展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形成 第三節 中華精神文化創新性發展引領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路徑選擇 第七章 中華制度文化創新性發展與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 第一節 中華制度文化的界定與分類 第二節 中華制度文化創新性發展與社會主義政治生態優化 第三節 中華制度文化創新性發展引領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路徑選擇 第八章 中華科技文化創新性發展與社會主義科技文明建設 第一節 中華科技文化的界定與分類 第二節 中華科技文化創新性發展與我國科技創新動力的形成 第三節 中華科技文化創新性發展引領社會主義科技文明建設的路徑選擇 第九章 中華生態文化創新性發展與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 第一節 中華生態文化的界定與分類 第二節 中華生態文化創新性發展與華夏文明綠色發展理念升華 第三節 中華生態文化創新性發展引領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路徑選擇 第十章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創造性轉化與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 第一節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的界定與分類 第二節 中華傳統文化資源創造性轉化對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的促進作用分析 第三節 中華傳統文化資源創造性轉化引領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的路徑選擇 第十一章 以2035年建成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為目標,促進中華傳統文化傳承、創新與發展的對策研究 第一節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和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關係 第二節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現狀及面臨的問題 第三節 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對策研究 參考文獻 附錄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經典案例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