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與區域經濟研究 陶麗著 978751034789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商務
NT$471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數字經濟與區域經濟研究
ISBN:9787510347894
出版社:中國商務
著編譯者:陶麗著
頁數:14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2938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以網際網絡為標誌,廣泛滲透于高科技領域的數字革命浪潮,帶來比工業革命更快、更加深刻的社會變革,並且成為支撐未來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數字經濟的出現,孕育了新的消費模式,推動全球產業整合與升級,催生出新的生產模式,世界經濟進入新的歷史時期。中國應該積極完善與數字經濟相匹配的企業經營模式和市場環境,加快企業和市場的數字化創新步伐,建設服務型數字政府,平衡數字資源,提升數字經濟國際競爭力。《數字經濟與區域經濟研究》從數字經濟概述、數字經濟與產業發展、數字經濟時代商業模式研究、區域經濟發展研究、「一帶一路」背景下重慶經濟的發展、重慶經濟協調發展幾個方面進行研究,旨在為同行提供切實可行的理論借鑒和指導。

作者簡介
陶麗(1970-),河北滄州人 本科,畢業於新疆農業大學會計學專業。2014年從新疆第九師調入重慶市大足區委黨校,主要研究方向經濟、政治。獨立支持市級課題三個,參与主研多個市級重點課題,在《中國集體經濟》《知識經濟》《北方經貿》《商業2 0》等刊物發表論文十余多篇,撰寫的論文獲得黨校系統片區三等獎。

目錄
第一章 數字經濟概述
第一節 數字經濟理論體系
第二節 數字經濟的發展與未來
第三節 數字經濟賦能共同富裕
第二章 數字經濟與產業發展
第一節 數字經濟促進產業結構升級
第二節 數字經濟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
第三節 數字經濟推動下產業鏈發展與治理
第三章 數字經濟與商業模式
第一節 數字經濟與傳統商業融合的模式創新
第二節 數字經濟促進經營模式創新機理
第三節 數字經濟促進商業模式創新路徑
第四章 數字經濟與區域經濟發展
第一節 數字經濟與區域經濟發展格局的重塑
第二節 數字經濟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重大問題
第三節 數字經濟推動區域經濟轉型
第五章 「一帶一路」背景下重慶數字經濟的發展
第一節 重慶數字經濟發展的路徑選擇
第二節 重慶港口與城市數字經濟的協調發展
第三節 重慶軌道交通與城市數字經濟的協調發展
第六章 重慶地區數字經濟與區域經濟發展
第一節 重慶地區數字經濟與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第二節 以數字經濟為主導的重慶地區協調發展戰略
參考文獻
後記

精彩書摘
《數字經濟與區域經濟研究》:
一、數字經濟對產業結構提升的作用機制
產業結構的升級和優化主要表現在產業效率的提高和產業結構的合理配置上,分為產業結構的升級和產業結構的合理化兩部分。先進產業結構,是指從低層次形態到先進形態發展,從低端到高端方向,從能源密集型、低效產業到低能源、高效產業,產品從低附加值到高附加值,從勞動密集型到資本、技術密集型的產業結構。產業結構合理化是指在現有資源的基礎上合理利用資源,提高生產要素利用效率,平衡協調各產業部門之間的關係,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主要反映在產業比例和技術相關性。
數字經濟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產業結構的升級轉型、傳統產業的有效改造和優化。在數字經濟中,互聯網平台為上游製造商和供應商、中游分銷商和下游產業鏈提供了便利。數字技術可以促進生產、經營和銷售各個環節的產業結構升級。數字化技術集成在生產線的每一個環節,極大地促進了資源的高效利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產品精度,進而提高了產品的質量,實現了產品從低附加值到高附加值,賦予了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的發展。與過去的線下門店相比,目前的互聯網平台普遍具有更低的維護成本,並且沒有真正的庫存,降低了每種產品的銷售成本,併為企業增加了銷售類別和銷售數量。特別是對於很多網絡虛擬商品,比如一些網絡遊戲、視頻音樂的下載,幾乎不需要倉儲和配送成本。數字平台的商業模式正在不斷完善,用戶數量、信息規模、精準匹配、運營效率都在不斷增長,使得平台經濟能夠按時高效運行,降低人工成本,更好地推廣產品,並進行定期、定點回訪,能夠更好地提升產品質量,促進產業結構升級,使產業朝著高端智能化的方向發展。
數字經濟為用戶和企業提供了更多的信息,並推動了多個產業的融合。通過數字技術把所有的產業聯繫起來,盡量減少信息不對稱,把原本孤立的產業和其他產業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數字經濟使得信息資源的搜索與交易費用、信息資源的有效利用成為可能。在過去,大部分的產業都是彼此獨立的,但是在數字經濟的不斷發展中,人工智能、5G和大數據的運用,使得更多的產業能夠彼此溝通和融合,從而逐步地形成了各個產業的產業鏈。數字平台的公平性和公開性,使得各個產業能夠在市場上有序地進行競爭,並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內部結構。當每一個產業的產業鏈都在不斷地完善的時候,各個不同的產業也都被打通了。例如,5G能夠更好地構建高清圖像,將通信產業和醫療產業結合起來,讓遠程手術變成可能;數字技術在交通行業中的應用,能夠更好地促進人們的智慧出行、合理的規劃路線、降低不必要的擁堵;在農業生產中應用人工智能技術,不僅可以提升農產品的產量,還可以使農產品的產業鏈更加完善。顯然,數字技術能夠使原本彼此獨立,甚至是不相容的產業得以整合。敦煌研究院院長樊錦詩,將敦煌文物保存業和旅游業這兩個原本互不相干的行業,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打造了一個全新的「數字敦煌」,讓遊客在不到實地的情況下,就可以在這個數字化的平台上遊覽。數字經濟可以幫助將單一的模塊發展成多條線,從而推動產業內部結構的升級。與此同時,還可以將各個產業之間的溝通通道進行打通,利用數字技術將一、二、三產業進行融合,從而實現整個產業鏈的升級。
同時,數字經濟的持續創新也能推動產業結構的升級。在數字經濟時代,可以採用產品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等方式,充分利用現有資源,賦能傳統產業,創造增值空間,實現傳統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例如,在金融行業,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行業對風險的控制能力,金融體系的保障體系也在逐步完善。目前,計算機語言更新相對較快,通過使用深度學習、自然語言和人工智能技術,我們可以發現之前不容易看到的聯繫。例如,通過使用AI技術,我們可以更快地找到藥物與疾病之間的明確關係,迅速降低開發新葯的時間成本。數字技術的智能化可以持續進行創造性學習,幫助人們做一些長期完不成的事情,從而縮短產業升級的周期,提高產業升級的效率。在傳統的產業結構中,各種業態和服務之間的分界線比較清晰,數字經濟使產業結構更加融合。由於數字平台和數字工具帶來的便捷、易傳播的優勢,線上線下融合、網絡直播等新的商業模式應運而生,為產品衍生和增值創造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二、阻礙數字經濟發展的因素分析
首先,數字經濟催生了新的產業、新的商業模式,產業數字化與數字產業化的趨勢日益顯著,但目前中國數字產業仍處於起步階段,存在著企業與消費者的需求與投資收益不確定等問題,限制了數字產業的發展。產業數字化轉型的發展,是以一定的數字基礎投資為基礎的,市場准入門檻比較高,因此許多利潤率不高的產業都無法向數字化轉型。其次,由於數字經濟具有「去中心化」「跨區域、跨產業」的特徵,產業鏈條長,產業融合程度高,各區域之間的治理方式與制度差異較大,難以實現全國範圍內的資源整合與協同,從而制約了數字產業系統的多樣化與柔性。再次,中國的數字產業發展仍處於初級階段,在晶元和高端軟體等領域缺乏重要的原創性成果,對數字產業的基礎研究亟待加強。最後,中國各產業的數字經濟發展極不平衡,互聯網、金融、電信等產業的數字化水平高,數據資源豐富,而公共服務、教育、就業等領域的數字基礎設施薄弱,數據資源匱乏,數字化水平亟待提升。
數字經濟給部分產業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但也有可能使產業因為過度依賴而放慢發展速度,甚至出現倒退。當今,許多產業與數字化技術的結合,給傳統產業帶來了新的活力。在過分依賴數字化技術的情況下,企業缺乏對人才的培育,缺乏自主創新的動機,難以實現創新突破。有些高科技企業過於依賴數字技術,因此對技術的開發可能就不會進行深入探索,也不會從基礎做起。
在「十四五」期間,中國的產業結構將以技術創新為主導。當前,中國數字技術的創新和應用能力仍需進一步提升,特別是在經歷了疫情衝擊后,自主創新能力、科技體系等方面的短板日益突出。一方面,中國的數字核心技術與系統還處於被限制狀態,關鍵技術的儲備相對匱乏,許多關鍵設備、關鍵零部件等仍嚴重依賴於國外,產業基礎能力相對較弱。另一方面,我國中小企業在促進數字化轉型發展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不足,許多企業對數字技術創新應用的關注程度也不高。數字化技術研發應用的特徵是:前期投入成本很大,投資回報比較長,而且還存在著一定的不確定性。這就造成了許多企業在數字化技術研發方面的投入積極性不足,技術創新應用能力也不強。企業的創新投入收益率越高,創新行為就越活躍,核心競爭力也就越強。數字技術的創新與產業結構的調整,離不開數字人才的支持。

前言/序言
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為分水嶺,全球經濟進入了深度調整的新階段。新舊經濟交替的圖景波瀾壯闊又扣人心弦:一方面是傳統經濟的持續低迷,另一方面是數字經濟的異軍突起。中國的實踐印證了這一歷程,也使得這一圖景更加清晰可見。在全球信息化進入跨界融合、加速創新、引領發展新階段的大背景下,中國數字經濟得到長足發展,正在成為全球創新經濟增長的強大動能,並不斷為全球經濟復甦和社會進步積累經驗。
本書共六章。第一章數字經濟概述,介紹了數字經濟理論體系、數字經濟的發展與未來、數字經濟賦能共同富裕;第二章數字經濟與產業發展,介紹了數字經濟促進產業結構升級、數字經濟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數字經濟推動下產業鏈發展與治理;第三章數字經濟與商業模式,介紹了數字經濟與傳統商業融合的模式創新、數字經濟促進商業模式創新機理、數字經濟促進商業模式創新路徑;第四章數字經濟與區域經濟發展,介紹了數字經濟與區域經濟發展格局的重塑、數字經濟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重大問題、數字經濟推動區域經濟轉型;第五章「一帶一路」背景下重慶數字經濟的發展,介紹了重慶數字經濟發展的路徑選擇、重慶港口與城市數字經濟的協調發展、重慶軌道交通與城市數字經濟的協調發展;第六章重慶地區數字經濟與區域經濟發展,介紹了重慶地區數字經濟與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重慶地區數字經濟引領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限於作者水平,書中難免存在紕漏及不妥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