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德語左翼作家筆下的中國敘事 ISBN:9787100226547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陳麗竹 著 叢書名:上海國別區域全球知識文庫 頁數:26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2918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本書選取德語左翼作家筆下,英雄敘事、女性形象、空間敘事三個維度,探索東西方不同話語與文化體系中的契合點,拓寬中國革命作為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組成部分的世界性講述維度。 目前國內的德語文學研究中,尚無對德語左翼文學做出整體研究的專著,其中,德語左翼作家所創作的中國革命文本亦沒有得到系統性研究,而本書正好填補了這方面的空白。 作者選取文本巧妙、分析鞭辟入裡,而本書更重要的價值在於,向讀者呈現了這份國際主義精神和文學實踐,勾連起無產階級革命的世界性文學空間。內容簡介 二十世紀上半葉的歐洲,社會動蕩、思想紛爭、政治派別林立。工人運動的興起和俄國十月革命的成功,為德語國家的左翼知識分子批判資本主義制度和法西斯主義、實現平等民主的願景提供了思想資源和創作契機。一批具有世界革命意識的德語作家,如安娜·西格斯、弗里德里希·沃爾夫和埃貢·基希等將書寫視域延展至正在經歷無產階級革命與反法西斯鬥爭的中國,並選取中國革命題材進行文學創作。 本研究正是由此展開。作者選取其中典型的小說、報告文學和戲劇等作品,在「政治神話」(politischer Mythos)這一理論視域下剖析德語左翼作家筆下的中國形象,以情節類型學的研究方法切入文本,探討這一類型化文本的敘事特徵及內在邏輯。作者簡介 陳麗竹,上海外國語大學德語文學博士,現任教於重慶大學外國語學院德語系,德國弗萊堡大學、海德堡大學訪問學者,上海外國語大學中國話語與世界文學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從事中德文學關係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二十世紀德語左翼文學中的中國敘事研究」,出版譯著2部,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多篇。目錄 緒論第一節 「革命」的概念流變與中國革命敘事 第二節 「左翼」與德語左翼作家 第三節 研究現狀 第一章 政治神話與革命敘事 第一節 「神話」的關鍵詞:虛構與現實 第二節 政治神話的現實指涉:政治秩序與共同體意識 第三節 政治神話作為起源:虛構想象與歷史敘事 第二章 政治概念的人格化:中國革命英雄敘事 第一節 從個體到群像:標準化的英雄構型 一、個體英雄:「行走的黨」 二、群像速寫:覺醒的中國 第二節 從起點到終點:英雄成長模式 一、啟迪-覺醒 二、告別-叛逆 三、受難-殉道 第三章 政治新秩序的召喚:慾望書寫與中國女性覺醒 第一節 新愛情:革命倫理規約下的「強強」模式 一、革命的愛情:「紅色陣線!」 二、政治的身體:「探索一個火熱的靈魂」 第二節 新女性:「燃木與火星」 一、苦難:身體與階級 二、鬥爭:性別與革命 第四章 政治實踐中的空間神話:動蕩的中國 第一節 政治型塑的地理景觀 一、鄉土:革命詩情之審美 二、城市:工業文明之「審丑」 第二節 階級鬥爭的微觀場景 一、上海罷工潮與工廠:權力規訓下的鬥爭 二、省港罷工潮與輪船:流動空間中的反抗 結語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