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巴陵會館藏文獻中的中國敘事 陳悅 著 978710021967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NT$477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德國巴陵會館藏文獻中的中國敘事
ISBN:9787100219679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陳悅 著
頁數:22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2906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作為近代最早來華傳教的德國新教團之一,巴陵會對中國的描摹與塑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引導了德國讀者受眾對中國的整體認知。本書對德國巴陵會圖書館有關19世紀末至20世紀上半葉來華傳教士的館藏文獻進行史料爬梳和學理分析,涉及小說雜文、工作日誌和故事文集,涵蓋中國宗教與民間信仰、神話傳說、文化禮俗、在華傳教工作境況等題材。這些珍稀的史料文獻承載著傳遞中國社會文化信息、塑造中國民眾精神風貌的媒介功能,橫跨社會學、歷史學、人類學、地理學、文學等多重領域。 在巴陵會傳教士虛構、想象與真實雜然並呈的敘事話語下,中國既是反襯西方文明的晦暗底色,也是傳教士確證文化身份、緩解信仰危機、實現自我審視與想象的對照物。而其對中國神話傳說與民間故事的轉寫和譯介,以及對中國文學與篇章典籍的徵引和賞鑒,亦是西方文化中心鬆動與文化融合意識增強的體現,為德國讀者提供了遙看中國的獨特視域。

作者簡介

陳悅,上海外國語大學德語文學博士,現任教於北京語言大學德語系,德國柏林洪堡大學訪問學者,上海外國語大學中國話語與世界文學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從事中德文學關係研究,主持參与國家及省部級社科基金項目等4項,出版譯著《上海女孩》,在Jahrbuch fir Internationale Germanistik、《國際漢學》、《南方文壇》等中德學術期刊發表論文多篇。

目錄

緒論
第一節 虔敬主義浪潮與德國巴陵會對華傳教
第二節 德國巴陵會館藏文獻概介
第三節 德國傳教士與德國巴陵會研究現狀述略
第一章 西方傳教士中國書寫與東方主義敘事
第一節 西方傳教士中國書寫的嬗變與轉向
第二節 東方主義及其敘事特徵
第三節 德國巴陵會傳教士與東方主義敘事
第二章 德國巴陵會在華傳教概述與文字出版
第一節 德國巴陵會在華傳教史述
第二節 體裁溯源與出版動機
第三節 德國巴陵會傳教士筆下的中國故事
第三章 德國巴陵會傳教士中國書寫的敘事特徵
第一節 對立與比附:信仰劃界與自我美化
第二節 訛變與錯位:神話傳說的謬誤闡讀
第三節 互文與誤讀:假意趨附或經典復現
第四章 德國巴陵會傳教士對中國信仰的書寫
第一節 龍神崇拜:神異圖騰的祛魅化書寫
第二節 儒家倫理:「和平使者」築起的精神城牆
第三節 佛家義理:「虛妄的輪迴幻象」
第五章 德國巴陵會傳教士對中國儀式的書寫
第一節 喪葬習俗:陋俗事象的微觀細描
第二節 祭祖拜偶:「虛假神性」與「神權僭越」
第三節 禮節傳統:「形式化的表面客套」
第六章 「異教」符號暴力下的中國人形象
第一節 中國女性群像:迷信裹挾下的失語者
第二節 靈魂與肉體的雙重病態書寫
一、鴉片癮者:「迷途羔羊」或「異教惡果」
二、麻風病患:「道德鬆懈」與「神義懲罰」
第三節 飲食文化他者:從「飲食不潔」到「靈魂污穢」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