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皇后之死 (精) ISBN:9787520734714 出版社:東方 著編譯者:柏楊 頁數:58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2951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本書內容源於1979年6月起柏楊在《台灣時報》「湖濱讀史札記」專欄所刊載文章,分為《姑蘇響鞋》《長發披面》《溫柔鄉》三集。介紹了中國上古到東漢末,包括娥皇、妺喜、妲己、褒姒、西施等在內的中國古代歷史中命運最為悲慘的39位皇后妃妾的悲劇。在柏楊看來,皇后是世界上危險性最高的職業。在歷朝歷代宮廷鬥爭中,大批的皇后妃妾死於非命。故本書的一系列文章,就是要介紹中國歷史上那些被權力爭鬥犧牲的女人,探其成因,揭幕女性在宮廷中為了生存而拚命掙扎鬥爭的悲劇。 內容簡介 《皇后之死》一書,是集柏楊史學造詣和雜文功力的大成之作。綜觀全稿,具有以下特色:1 尖銳幽默的雜文筆法。柏楊行文左右逢源,酣暢淋漓。翻譯繁冗的文言精彩如小說,諸多登場人物,在他的筆下也栩栩如生,而連綴其間的「柏楊式」評論,獨特的文風和用語令人噴飯。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2 極具現代人權民主色彩的史觀。「為小民寫史」作為柏楊一貫的修史思路,在本書中繼續得以體現。高舉現代人權和民主思想的柏楊,嬉笑怒罵背後,是對成為古代宮廷權力鬥爭犧牲品的女性的切切同情,在敘述皇后妃妾悲劇的過程中,將注意力更多傾入到對封建專制制度本身的思索上,具有強烈的歷史感和社會使命感。3 對古史文獻的融裁活用。為完整呈現皇后之死的前因後果,柏楊旁徵博引,援引文獻包括《史記》《吳越春秋》《漢書》《漢雜事秘辛》《竹書紀年》《通鑒》,不一而足。此外,還多摘後世的嘆詠詩文嵌雜文間,橫生演義式的說書趣味。4 完備的歷史背景介紹。皇后附麗於帝王和宮廷,為了說清楚皇后的死因,柏楊對於「宮廷」這個特定的空間及有關制度,作了不少說明;對於古代的官職、地名,柏楊也將其轉化為現代官名和今地名加以備註,以便理解。 作者簡介 柏楊,河南輝縣人。中國當代作家,曾被列為「台灣十大影響力作家」之一。20世紀50年代起,以郭衣洞之名從事小說創作,為寫作生涯之始。60年代用筆名柏楊為台灣《自立晚報》及《公論報》撰寫雜文,被認為是繼魯迅之後最偉大的雜文家。1983年起,譯述司馬光的《資治通鑒》,使晦澀難懂的古代人文巨著有了全新的現代風貌。其創作生涯大致分為十年小說、十年雜文、十年歷史、十年《通鑒》,一生著述頗豐。作品類型廣泛,包括小說、雜文、詩、報告文學、歷史著作等。 目錄 姑蘇響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