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生活濡化與知識演進 ISBN:9787519135867 出版社:教育科學 著編譯者:陶陽著 頁數:224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2903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本書運用個案深描和群體畫像的歷史敘事方式,呈現了近代知識分子早年的學習生活,進而探討了早年繼承的文化遺產對個體文化生產的影響。對於近代學人來說,家宅和自然空間中粘連的新舊知識和情感、學堂小社會中的師生交往、民間社會的禮儀和風俗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物件和身體感受,這些異質性的文化符號和因素構成了學習生活五彩斑斕的景觀,而從中吸收的認知模式、情感結構、交往方式、文化心理以及具身觀念,則為個體學術研究、文藝創作、社會行動、觀念形塑等文化生產提供了重要滋養。 作者簡介陶陽,深圳大學教育學部助理教授,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教育系訪問學者。主要從事近代教育文化史、教育與課程文化研究,在《全球教育展望》《中國教育:研究與評論》《教育發展研究》《比較教育研究》等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多篇。 目錄緒論 一、身處「轉型時代」的近代學人 二、何為早年學習生活 三、掃描:近代兒童的學習生活 四、聚焦:近代知識分子的童年 五、側面:近代中小學生史 六、鏡鑒:來自歷史的「他者」童年 七、工具:教育歷史敘事 第一章 家園:情感和知識流動的學習空間 一、「空間」在教育生活研究中的內涵流變 二、家宅空間里的情感和知識流動 三、對家鄉自然空間的多元體驗 四、家園中的知識準備與情感積蓄 第二章 學堂:公共行動發生的社會空間 一、公共交往與慣習 二、公共交往的議題 三、公共交往中的主體和行動結構 四、學堂公共交往的文化革新意義 五、作為文化行動的公共交往 第三章 物境:文化模式習得的日常生活 一、物質文化理論的視角:翻滾在凡塵俗境中 二、家庭禮儀:禮俗共生的教育隱喻 三、地方戲曲:聲色世界里的美學感染 四、動物與兒童:物我同一中的人性濡化 五、聲光機電:西方新奇物件引發的觸動 第四章 身體:具身實踐中的力量交織 一、學習生活中的身體內涵 二、疾病:對身體解放的挑戰 三、服飾:洋布長衫與身份焦慮 四、食物:味覺中的俗與雅 五、語言:文白夾雜的聽覺景觀 六、身體銘刻的文化轉型痕?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