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製造業智能化-進程評價與發展展望 ISBN:9787030779168 出版社:科學 著編譯者:李健旋 頁數:22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2930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在溯源中國製造業70年發展歷程和學術線索基礎上,分析了中國製造業智能化基礎,比較了中外製造業智能化戰略、舉措和路徑差異,從智能技術、智能應用和智能效益層面構建製造業智能化程度評價指標體系,展開整體程度的實證評價和細分評價,包括態勢評價、區域評價、省際評價、產業評價和企業評價,探討了金融發展支持製造業智能化的機制、模式與路徑,構建了智能化促進經濟綠色增長的理論模型,並實證檢驗了智能化對中國製造業綠色增長的作用機制及其溢出效應,展望了中國製造業智能化領跑全球新態勢,提出了中國製造業智能化進程思路與舉措。 本書適合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相關教學科研人員、政府工作人員、企業管理人員以及關心製造業發展的廣大讀者閱讀。目錄 前言第1章 中國製造業70年:簡易加工到智能製造 1 1 第一階段(1949∼1977年):從一窮二白到初步工業體系 1 1 1 蘇聯援建促進工業恢復和發展 1 1 2 「三線」建設優化製造業布局 1 1 3 「文化大革命」期間製造業停滯不前 1 2 第二階段(1978∼2000年):從經濟結構調整到外向型發展戰略 1 2 1 經濟結構調整拉開輕工製造業發展大幕 1 2 2 鄉鎮工業異軍突起闖出製造業發展新路 1 2 3 國有企業改革突破四大發展困境 1 2 4 借鑒「四小龍」經驗確定外向型經濟戰略 1 2 5 大規模引進外資帶動製造業快速發展 1 2 6 應對新技術革命發展高新技術製造業 1 2 7 利用香港回歸推進位造業合作發展 1 3 第三階段(2001∼2023年):從加入世貿到全球製造業榜 1 3 1 獲得WTO席位,融入全球製造業體系 1 3 2 中低端製造迅速成為世界工廠 1 3 3 新型製造業帶動產業轉型升級 1 3 4 製造業技術創新和效率提升 1 3 5 高新技術製造業產業集聚和區域集聚 1 3 6 製造業降污減排推進綠色化 1 3 7 製造業走出去深化全球化進程 1 4 智能製造:兩化融合的中國特色道路 1 4 1 信息化與製造業信息化 1 4 2 智能製造與製造業智能化 1 4 3 製造業智能化績效評價 1 4 4 製造業智能化發展路徑 1 5 結論與啟示 第2章 中國製造業智能化基礎:製造業態勢 2 1 中國製造業現實特徵分析:成就與挑戰 2 1 1 製造業規模全球最大但產業鏈位置不高 2 1 2 製造業創新能力持續提高但核心技術受制於人 2 1 3 製造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但環境壓力仍然很大 2 2 中國製造業創新能力分析:產品和工藝創新 2 2 1 分析框架與評價指標體系 2 2 2 產品和工藝創新協同發展程度評價 2 2 3 促進位造業協同創新的路徑與舉措 2 3 中國製造業創新效益分析:知識溢出影響分析 2 3 1 知識溢出內涵與溢出方式 2 3 2 模型的建立及指標說明 2 3 3 空間相關性檢驗與回歸結果分析 2 3 4 促進區域製造業知識溢出路徑與舉措 2 4 中國製造業創新方向分析:其中智能化是核心取向 2 4 1 綠色化:中國製造業持續發展必然 2 4 2 智能化: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核心 2 4 3 數字化:中國製造業全球爭先路徑 2 5 結論與啟示 第3章 全球製造業智能化實踐:國際比較 3 1 全球製造業智能化的實踐回溯 3 1 1 世界製造業智能化發展歷程 3 1 2 中國製造業智能化發展歷程 3 1 3 中外製造業智能化歷程比較 3 2 美國製造業智能化國家戰略與舉措 3 2 1 重振製造業的國家戰略框架 3 2 2 推進位造業智能化戰略舉措 3 2 3 聚焦製造業智能技術創新突破 3 3 德國製造業智能化國家戰略與舉措 3 3 1 德國製造業智能化戰略框架 3 3 2 德國製造業智能化發展重要舉措 3 3 3 德國製造業智能化三大行動 3 4 中國製造業智能化國家戰略與舉措 3 4 1 中國製造業智能化戰略框架 3 4 2 中國製造業智能化薄弱環節 3 4 3 中國製造業智能化重要路徑 3 5 中、美、德製造業智能化路徑差異分析 3 5 1 製造業智能化總體差異分析 3 5 2 製造業智能化側重點差異分析 3 5 3 製造業智能化主導方式差異分析 3 6 結論與啟示 第4章 中國製造業智能化整體程度:實證評價 4 1 製造業智能化程度評價指標體系 4 1 1 智能技術指標 4 1 2 智能應用指標 4 1 3 智能效益指標 4 2 中國製造業智能化程度評價方法 4 2 1 歸一化處理 4 2 2 熵值的計算 4 2 3 權重的確定 4 3 中國製造業智能化程度綜合評價 4 3 1 製造業智能化的態勢評價 4 3 2 製造業智能化的區域評價 4 3 3 製造業智能化的省際評價 4 4 中國製造業智能化影響因素分析 4 4 1 變數說明與描述 4 4 2 回歸分析 4 4 3 結果分析 4 5 結論與啟示 第5章 中國製造業智能化細分評價:產業評價 5 1 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智能化評價指標體系 5 1 1 製造業產業智能技術指標 5 1 2 製造業產業智能應用指標 5 1 3 製造業產業智能效益指標 5 2 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智能化評價 5 2 1 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智能技術評價 5 2 2 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智能應用評價 5 2 3 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智能效益評價 5 2 4 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智能化綜合評價 5 3 製造業智能化與數字經濟產業融合實證分析 5 3 1 製造業智能化與數字經濟產業融合發展 5 3 2 製造業智能化與數字經濟產業融合模型 5 3 3 製造業智能化與數字經濟產業融合實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