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器同一-岩彩繪畫創作方法 胡明哲 張新武等 978704060382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高等教育
NT$69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道器同一-岩彩繪畫創作方法
ISBN:9787040603828
出版社:高等教育
著編譯者:胡明哲 張新武等
頁數:452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2873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中國岩彩繪畫語言研究系列教程」以教學實踐、創作實踐、考察實踐作為基礎,系統呈現中國岩彩繪畫追蹤傳統並指向當代的獨特完整的語言體系,深入闡述岩彩繪畫的核心價值和文化含義。 《道器同一——岩彩繪畫創作方法》由「平凡物語」「本土採集」「載體拓展」三門課程共同構成。「平凡物語」既立足於對繪畫內容與形式的探討又對創作與創作者的關係進行了細緻的分析,引導學生對創作內核進行深入思考;中篇「本土採集」引領學生採集天然的大地物質並進行創作,旨在使學生意識到岩彩材質本身的藝術屬性與其在創作中可以發揮的價值;「載體拓展」挑戰「平面繪畫」常規邊界和常規載體,嘗試從不同角度探尋岩彩材質創意表達的可能性。三部分內容從載體到內容、從物質到精神對岩彩繪畫創作進行全面指導。

作者簡介

胡明哲,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上海美術學院特聘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綜合材料繪畫藝委會副主任、中國畫學會理事、中國工筆畫學會理事。 1988年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碩士研究生畢業。1992—1994年日本東京藝術大學日本畫系訪問學者。2000—2002年日本多摩美術大學日本畫系訪問學者。 1999年于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辦個展;2001年于湖北美術學院美術館、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福建省畫院美術館舉辦個展;2011年于中國美術館舉辦個展。 出版著作:《岩彩畫藝術》,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01年;《良師畫室》,人民美術出版社,2002年;《形態繁衍》,人民美術出版社,2003年;《色彩表述》,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年;《造形與形態》,河北美術出版社,2005年;《東方岩彩繪畫·胡明哲》,榮寶齋出版社,2008年;《胡明哲藝術創作狀態》,中國文史出版社,2009年;《微塵》,廣西美術出版社,2011年。

目錄

前言
上篇 平凡物語
引言 平凡物語——基於本體性思考的創作方法論
課題一 以己及物以物觀己
課題闡釋
課題方法
一 把作品當作鏡子
(一)作品體現著作者的人生態度
(二)作品銘刻著作者的人生體驗
(三)作品記載著作者的心路歷程
二 岩彩繪畫的啟示
(一)層面疊加
(二)反轉呈現
三 創作是沙裡淘金
課題實踐
一 感性選擇
(一)採集色彩
(二)選擇作品
二 理性分析
(一)色彩量化
(二)作品解析
三 綜合評判
(一)色彩分析
(二)結構分析
個案研究
課題總結
課題二 以小觀大借物達情
課題闡釋
課題方法
一 多視角觀看
(一)作者與觀者
(二)主觀與客觀
(三)宏觀與微觀
二 多層面造形
(一)用「造」來「營造」
(二)將「形」化為「形象」
(三)著眼于基礎的「造形觀」
三 本體性表達
(一)繪畫本體
(二)材質本體
(三)語言本體
創作實踐
一 寫生物品的採集
二 依據寫生物品生髮創作構想
三 以岩彩繪畫語言方式完成作品
創作案例
課題總結
作品欣賞
中篇 本土採集
引言 本土採集——立足中國本土的創作實踐
課程綜述
教師對談
教學案例
一 李瑪君作品案例
二 徐瀚作品案例
三 孔德軒作品案例
四 楊思瑜作品案例
五 周博楊作品案例
六 周龍敏作品案例
七 黃旭東作品案例
八 雷濤作品案例
九 馬楠作品案例
十 郭光磊作品案例
十一 李垚作品案例
十二 徐洋作品案例
十三 葉倩作品案例
十四 梅金洪作品案例
課程延展
重新認識腳下多彩的大地岩層——記福建武夷山地區本土採集
課程訪談
追蹤反思
一 課程關鍵點
二 課程難點
三 課程總結
下篇 載體拓展
引言 載體拓展——著眼物質媒介的創作實驗
課程綜述
課題一 載體實驗
課題闡釋
一 載體的概念
二 「載體拓展」課程的目的
三 藝術作品載體的變遷歷史
(一)原始藝術作品的載體是大自然
(二)早期藝術作品的載體是人造物
(三)繪畫獨立之後的繪畫載體解析
(四)當代藝術作品載體的多元狀態
載體造型拓展
一 課題方法
二 學生作業範例
三 個案研究
載體材質拓展
一 課題方法
二 學生作業範例
三 課題總結
課題二 載體創作
課題闡釋
一 課題要求
二 課題目標
三 課題方法
四 課題總結
課題講評
一 郭光磊作品點評
二 黃旭東作品點評
三 金音作品點評
四 李垚作品點評
五 梅金洪作品點評
六 楊思瑜作品點評
七 周博楊作品點評
八 周龍敏作品點評
作品欣賞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